與兒孫小飲
歲暮寒多雨,村深早閉門。
荒園摘葵芥,近市買雞豚。
短褐聯三世,幽窗共一樽。
吾曹常得此,余事不須論。
歲暮寒多雨,村深早閉門。
荒園摘葵芥,近市買雞豚。
短褐聯三世,幽窗共一樽。
吾曹常得此,余事不須論。
年末寒冷且多雨,村子偏僻早早關了門。到荒園中采摘葵菜和芥菜,去附近集市買雞和豬肉。祖孫三代都穿著粗布短衣,在幽靜的窗前共飲一杯酒。我們要是常能如此,其他的事就不必再提了。
歲暮:年末。
葵芥:葵菜和芥菜,泛指蔬菜。
雞豚:雞和豬,這里指雞肉和豬肉。
短褐:粗布短衣,古時貧苦人所穿。
吾曹:我們。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晚年隱居鄉村時所作。當時詩人遠離官場,回歸鄉村,過上了平淡的生活,與兒孫相聚,享受天倫之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鄉村家庭生活的喜愛與滿足。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淡泊的心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田園詩質樸自然的風格。
綵侍寧憂客路難,直從魚浦過嚴灘。吳山越水經游處,得似當時畫里看。
海風飄蕩水云飛,黎母山高月上遲。千里孤光一樽酒,此情惟有故人知。
道人容貌古,縹緲隔煙扉。采藥穿云去,尋真跨鶴歸。久嘗芝術味,慣著芰荷衣。拍手蓉峰頂,相招上翠微。
履印青苔跡未消,一編徑佐圣明朝。祖龍流毒如洪水,濟盡生靈是此橋。
老仙醉吸墨數斗,吐出梅花個個真。相見草嫌顏色異,山林別是一般春。面皮如鐵慣風霜,焉肯托根桃李場?轉首江南春似海,一聲簫管月蒼蒼。我家洗研池邊樹,朵朵花開澹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莫厭緇塵染素衣,山間林下自相宜。玉堂多少閒風月,老子熟眠殊不知。
風情常系白鷗堤,時序頻驚紫燕泥。造物無情人自改,山靈有相道盟齊。都將健體酬佳句,合把深杯酹此溪。一笑幾時頭轉白,煩君莫負手中藜。
天山一夜雪漫漫,虜去營空戰血乾。十萬征人回馬首,天邊烽火報平安。
幽光寂寂可中庭,挈侶來招舊日靈。千載龍噓松竹氣,一池波漾斗牛星。舞雩風向襟間繞,變雅聲從物外聽。學劍無成聊鼓瑟,觴流曲水酒飄馨。
秋草荒臺響夜蛩,白楊凋盡減悲風。綵箋曾擘欺江總,綺閣塵消玉樹空。寶閣排云稱望仙,五云高艷擁朝天。清溪猶有當時月,應照瓊花綻綺筵。素魄初圓恨翠娥,繁華濃艷竟如何。南朝唯有長江水,依舊門前作逝波。簫管清吟怨麗華,秋江寒月綺窗斜。慚非后主題箋客,得見臨春閣上花。
舍家學道,爭奈心魔。心中憎愛尤多。心意如猿如馬,如走如梭。心生塵情競起,縱頑心、不肯消磨。心念惡罪,皆因心造,怎免閻羅。奉勸專降心意,把勝心摧挫,如切如磋。心若死灰,自是神氣沖和。真心無染無著,起慈心、更沒偏頗。心念善道,皆因心造,超越娑婆。
一夜天風仙夢冷,春光淡到無痕。試裁冰纻罥芳魂。依稀留色相,未許著纖塵。照眼淩波曾幾劫,盈盈回雪豐神。偶因蘋梗示前身。翛然辭逝水,清境寄靈根。
何故多遺忘,知因心不存。水澄物自照,垢遠鑒靡昏。
帶露色鮮妍,相看我獨憐。休言滋味薄,清淡勝腥膻。
曠劫何當洗壒埃,凌高欲藉海為杯。巫山雨暗猿相引,汾水云深雁不來。新釀偶憑茅舍漉,寒花時向槿籬開。仲宣幸有荊州托,未厭吟邊數往回。
寒漪亂方拆,倒景蕩晴宇。濫觴側江海,盈縮見寒暑。下土方旱暵,神物閟霖雨。水上有佳人,不得與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