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答謝茂秦徐子與見贈
今夜為誰永,清尊只自持。歲華明日異,旅思故人知。坐待青春色,行傳白雪詞。梅花空復好,愁絕楚江枝。
今夜為誰永,清尊只自持。歲華明日異,旅思故人知。坐待青春色,行傳白雪詞。梅花空復好,愁絕楚江枝。
帝炎執鞭驅赤龍,火車萬乘燒長空。
長空萬里俱蘊隆,流金爍石天地同。
我來亭亭日當午,欲避驕陽竟無所。
愿求一灑楊柳枝,化作東閩萬家雨。
遠看空碧混崔嵬,近見重重翠作堆。
古木陰中藏洞府,亂云深處出樓臺。
文禽耀日來相喚,羽客乘風去不回。
惟有東坡舊游跡,屐痕猶自遍蒼苔。
云藏日影微吞吐,道是晴來又似陰。
秋色涵空醒醉眼,鴈聲到耳引歸心。
暴流決岸危橋斷,古木堆煙遠寺深。
自料短才無用處,任緣不復覓知音。
日杲杲兮風葉翩翩,饑我禾黍兮渴飲澗泉。
伏羲非畫孔非編,非有秘旨天外傳。
小黠大癡亦何苦,汗牛充棟終不補。
晴窗白發一事無,獨抱遺經吊千古。
讀書燈,明暳暳,溪堂故人親送似。
歷落平生未見書,與汝間關幾半世。
幾年來,味無味,并與青編共捐棄。
半身淪落浙江??,壁角破圈塵沒鼻。
新春忽爾思起廢,頃刻工夫依前具。
提入山翁結草廬,永夜虛窗照天地。
圣教衰,異端熾,千古冥行士何事。
人人有此大光明,埋沒荒唐渺漫處。
象山翁,天啟秘,嫡嗣慈湖更超詣。
陋儒俗學破沉疴,暗室迷途逢寶炬。
讀書燈,明一切,不是山翁愛文字。
逢人若問伏羲前,燈下齁齁方瞌睡。
璣衡占東南,老人方昭回。
明庭聚耆德,公難臥蒿萊。
行行出東門,丹心趨玉階。
雪棹乘興爾,云岫何心哉。
了卻濟世緣,應念金石臺。
天街躍馬余,就訪孤山梅。
和靖有兩鶴,他日騎歸來。
十里東風搖羽葆,高低遠近萬株松。
側身靠石牛揩癢,俛首穿林鹿護茸。
樵子登山云里過,詩僧采藥澗邊逢。
近傳有虎常來往,隔隴猶存舊腳蹤。
天生忠定公,為宋作柱石。扶日起東南,擎天補西北。
戎和不肯受,國蹙欲日辟。坐收兩河心,可制百年狄。
誰能七十日,有此功赫奕。汪黃信血指,老檜甘愧色。
云胡張趙間,不使虎而翼。循環起丁未,運至丁未極。
成書遺后代,曰此寄庵力。思皇陳了翁,直諫少與匹。
大科得聞孫,不救元符阨。讜議竟莫伸,嗟哉有何益。
令人讀遺事,一飯三嘆息。某昔守樵川,尊俎折群賊。
烏洲聚名勝,花陰滿光澤。通鑒揭綱目,國錄為刊刻。
嗟嗟斯文喪,吾道有余脈。感傷念理亂,同事異今昔。
新從姑蘇歸,疾病久成癖。齊云標杰閣,鵲橋記歸宅。
偉哉子章子,為我得佳客。母是了翁孫,身為寄庵適。
相求不相值,訪我茅山側。父昔仕九江,橫金悲易簀。
藁葬官路旁,過者為心惻。指囷與倒廩,縱性何所得。
顧予把釣竿,欲子將焉獲。世豈無忠宣,顧此舟中麥。
聞道深村里,結茅三四間。
買田因種秫,移樹為看山。
詩好人皆誦,身安心自閑。
有時思鴈蕩,依舊棹舟還。
午睡誰扣門,隔籬喚童子。
童子走來報,一二琴道士。
摘茗烹沙銚,推窗拂石幾。
高山流水音,屢彈不肯止。
我心本虛淡,無用宮商洗。
淵明未嘗弦,妙趣豈假此。
道士頗不樂,拂衣抱琴起。
要靜靜不得,風吹竹打簷。
欄摧呼匠葺,碑脫遣兒黏。
夜短睡常欠,天陰病轉添。
扶衰歸密室,更下面前簾。
滾滾千山入馬蹄,出游回首日平西。
人從杜宇鳴時別,天向蒹葭靜處低。
白鳥得魚閑釣艇,黃蜂抱蘂閙花枝。
好將太姥山前路,付與孤猿自在啼。
梯磴捫絕壁,題詩紀幽臨。
呵凍象管滑,墮崖千尺深。
群猿皆驚笑,看我攀蘿尋。
石罅忽搜得,大書足前吟。
誦詠猿側耳,頷頭似知音。
吟罷下山去,猿亦歸他林。
遶屋垂垂柳,當軒小小江。
買魚尋晚釣,浮蟻倒春缸。
山近云侵坐,月來梅印窗。
隠居誰似子,不羨鹿門龐。
橫笛秋篷底,銜山夕照殘。
孤音起水面,余韻到云端。
吹怨蘆聲慘,含凄鴈影寒。
有人江閣上,歛翠憑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