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懷李白二首 其二
扁舟依采石,牛渚浩風波。不見錦袍客,滿篷涼月多。
扁舟依采石,牛渚浩風波。不見錦袍客,滿篷涼月多。
佳人南國秀,夫婿謫仙才。禮為乘龍盛,樓因待鳳開。同心金作縷,長命玉為杯。醉倚如花女,同登行雨臺。月羞眉共出,云逐鬢飛來。彩旆縈新柳,仙虹蕩摽梅。綺羅芳院合,簫管畫筵催。誰免張華感,良時首重回。
故園猶得狎長裾,偶為尋僧過凈居。施食齋前禽乍散,經行壇下樹偏疏。菊花向晚猶堪摘,杮葉經秋盡可書。且莫攢眉便歸去,白蓮今日問何如。
懶共江籬杜若榮,聊依蘚石寄幽情。試觀種在階庭者,未必天然似此清。
雷海譚音出世雄,臺巖香社冠禪叢。紅爐點雪靈機密,翠徑斑苔道步通。珠水濾羅晨漱凈,豉莼縈箸午齋豐。歸帆已應王臣供,金地天龍繞舊宮。
竹枝何處引羊車,盡日凝妝候翠華。燕子不來春欲暮,東風吹老碧桃花。
七月七日風雨多,御橋南望水增波。鴛鴦自向沙頭宿,不管牛郎信若何。
曾從玉洞看云松,又向金門拜袞龍。四海豈無青眼士,滿船俱是白頭翁。夜瞻斗柄天旋左,朝望扶桑日上東。最喜太平今有象,賜歸何幸樂年豐。
上人白毫應壽昌,寄來草圣逼鐘王。蓮花漏點禪心靜,蕉葉雨聲詩夢長。出海神龍還問法,上堂侍者慣燒香。南州八月尚煩熱,渴想一杯甘露涼。
常在深閨不許窺,芳名裊娜喚羅斯。腰身滾滾風情好,如晤開元一美姬。
詞賦千秋自有神,誰從魚腹起靈均?椒漿寄奠丹楓暮,蘭佩凄涼綠水濱。日遠長安多逐客,秋高澤國怨騷人。勞歌一曲西風急,遙憶當年郢調新。
世人識真少,耳剽得驚坐。安知百尺樓,上有元龍臥。儒官為官曹,學子書吏課。長謠振商音,麗藻發楚些。獨有白雪章,妙絕無人和。
七尺衣冠儼古祠,一生身佩國安危。至今遼海殘霞外,猶有虞淵取日時。
十年一住廣寒宮,云戀歌聲慣繞空。長愛惜花花下唱,袖和金縷怕春風。
素月流天外,華燈出樹間。美人吹鳳管,秋水落龍灣。清露緣蘿墜,涼風傍竹還。遠懷當此夕,載酒過西山。
小山蔓蒼蘿,經時失崷崒。秋風忽披屏,姿態還秀出。層峰上崇垣,徘徊見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