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
秋草荒無路,來游感廢興。
殘僧僅粥飯,古像冷香燈。
扶病驚重到,題名記昔曾。
自量難笑汝,一嘆倚枯藤。
秋草荒無路,來游感廢興。
殘僧僅粥飯,古像冷香燈。
扶病驚重到,題名記昔曾。
自量難笑汝,一嘆倚枯藤。
秋天的荒草掩蓋了道路,我前來游覽,感慨著古寺的興衰。只剩下幾個殘僧僅僅維持著粥飯生計,古老的佛像在冷冷的香燈映照下顯得孤寂。我拖著病體驚訝地再次來到這里,還記起曾經在此題名的往事。自己思量著也難以嘲笑你(古寺)的衰敗,只能靠著枯藤長嘆一聲。
廢興:興衰。
殘僧:指寺中剩下不多的僧人。
僅粥飯:僅僅維持著粥飯的基本生活。
題名:在古寺留下自己的名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古寺已經衰敗,詩人拖著病體重游,或許是在人生經歷了一些波折后,看到古寺的變化,引發了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借古寺的興衰抒發人生感慨。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具體景象描繪傳達情感,語言樸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和歷史變遷的敏銳感知。
東皇弭節未多時,忽作漫空六出飛。
商略田功興嗣歲,翕張天巧惜陰機。
麥才覆土欣蘇醒,梅久烘晴稍發揮。
蕭寺掩關終日臥,忍寒不著獸紅圍。
邂逅非宿期,意行得奇眺。
三生湖山緣,青眼不改舊。
飛榜漾湖光,躡屐梯云嶠。
玉立緱嶺仙,灑落我同調。
沖懷寄寥闊,塵外恣吟嘯。
瞇目東華塵,誰識此中妙。
吾儕骯臟資,如痼不可療。
溷溷渠得知,不自恥牛后。
已矣毋復言,恐貽水仙笑。
憶曾款竹憩神輿,賡賦傳抄倦小胥。
偶復緣云尋勝踐,忽驚響屐慰逃虛。
卜鄰也擬營環堵,飽飯何當共趁墟。
浮世升沈何足計,得如一室靜翻書。
冉冉歲云暮,齊邱促戍忙。
倦憑南郭幾,靜寄贊公房。
夢想蠶絲軟,涎流蟻杓香。
循陔歸潔養,一笑樂哄堂。
圣道如太極,品匯自生成。二人各言志,點也心和平。
春風發高詠,懷哉沂水濱。千載寄遐思,光景無邊春。
一潭鑒寒碧,方寸洞虛明。執卷恍瞻前,舍瑟鏗有聲。
勿遣柱后文,醨我春風醇。穹舞麗景舒,琴歌南薰清。
誰知此中樂,天理皆流行。
南山翠鬅鬙,四荔拱故宅。
采衣侍三壽,教愛如夙昔。
曉然一夢闌,無復萬里隔。
了知恩愛縛,障我修行力。
亦嘗勤遍參,漸欲空結習。
妄念絕攀援,自性非假借。
百千三昧門,惟此一事實。
持問諸老禪,少露真消息。
進筑之法,自古兵法所未有,而始于本朝。予意其欲毀齒而兒不知,所以為是漸取而漸搖。
曾不虞乎兵分力疲,反足以啟戎心之驕。方圣主之側身,凜天變之未消。
章呂合謀,惟敵是挑。豈知夫璿璣七政之必齊,而舞干兩階之自足以格有苗哉。
我鼓其鼛,我弓其弨,此帖之存,圣心是昭。
湖海飄搖誤召環,春風入綴紫宸班。
恭聞聘幣及巖穴,不以多材遺蒯菅。
靜念升沉皆命分,喜因蹈舞拜天顏。
承明莫作官曹看,汗簡須憑直筆刪。
當平世而概想齋壇之國士,因送客而遂及陽關之舊知。
蓋拊髀之思,在上弗替。
故淳熙之士夫,亦不敢一日而忘可將之奇。
斯帖之傳,固未易例以近世之詩也。
四詩之作,句新而詞伉。兩軸之書,意軒而神王。合此名跡,奇變萬狀。
予得此詩,季春既望。風激海而濺霧,月穿云而崩浪。開函卷舒于小萬有之上,作而嘆曰,是可以領略山川之清壯矣。
予方望紫煙之岫,具黃篾之舫,友二妙于百載,寓三嘆于一倡。
正使持此而列衡門之素壁,亦足對云錦之九疊,而夸瀑布之千丈也。
瞿瞿彼奚窺,樊圃漫折柳。
金甌費將護,鼎??戒顛覆。
屯云曖將夕,西風一搔首。
沉思扶持計,誰是穎脫手。
需臑毋久翫,利處那得久。
癙思恐傷人,聊復一杯酒。
人生出處豈前謀,歲一星周再此游。
世故鼎來憂似海,壯心空在鬢先秋。
戎車擁路抽身去,僧缽分香勸我留。
擾擾戰爭何日定,從前變滅幾浮漚。
疇昔交諸季,曾聞說長公。
圣涯探窔奧,詞藻亦精工。
偶幸趨征詔,方當順下風。
飚斿無處問,延佇鬢飛蓬。
詞林巨擘久心降,萬斛龍文只手扛。
革履似因求見數,朱衣??隔引前雙。
明當歸辟翹材館,想未能忘濯錦江。
剩向云間籠白鶴,他年攜伴讀書窗。
二老俱黃發,遙憐望倚門。
凄涼游子意,慚愧主人恩。
酒舫湖光滟,書燈夜雨昏。
三山渺云海,何日聽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