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雜題五首 其四
南陌歸雖久,東籬興又新。
無求覺身貴,好儉失家貧。
引水常終日,栽花又過春。
桃源不須覓,已是葛天民。
南陌歸雖久,東籬興又新。
無求覺身貴,好儉失家貧。
引水常終日,栽花又過春。
桃源不須覓,已是葛天民。
從南邊的小路歸來雖然已經(jīng)很久了,但在東籬下的興致又有了新感覺。無所求就覺得自身很尊貴,喜好節(jié)儉就不覺得家里貧窮。整天忙著引水,栽花又度過了春天。不必去尋覓桃花源,自己已經(jīng)是像葛天氏時代的人一樣自在了。
南陌:南邊的小路。
東籬:取自陶淵明“采菊東籬下”,代指隱居之地。
葛天民:指生活在葛天氏時代的人,傳說中那個時代的人生活簡樸、自在。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已歸鄉(xiāng)隱居。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動蕩或世俗紛擾,詩人選擇遠離塵世,在田園中尋找寧靜與自在,以表達對淡泊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喜愛和滿足。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xiàn)了詩人不慕名利、安于簡樸的高尚品格,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田園詩追求自然、閑適的風格特點。
粵自居寒山,曾經(jīng)幾萬載。任運遁林泉,棲遲觀自在。寒巖人不到,白云常叆叇。細草作臥褥,青天為被蓋。快活枕石頭,天地任變改。
四海雍熙極,重闈孝養(yǎng)深。宮中無遂事,天下有徽音。壽祝千千歲,恩沾萬萬尋。那知遺詔下,哀動圣皇心。
敞麗譙,披綺寮。歌聲和夜漏,火樹似花朝。
笑笑解衣處,酒后耳先熱。筆端走精神,葉葉無差別。
事難處如易,役大辦若細。才力運有馀,大川更誰濟。
弄玉吹簫過洞庭,煙波渺渺接巴陵。朗吟仙子來何處,飛上君山玩月明。
史祝周壇日,人憂杞國時。飲池無善效,颒水有遺辭。仙仗朝三后,蕃儀集四夷。從今河與洛,長瀉鳳臺悲。
掖西千樹鬧春華,莫把芳容帶雨誇。看取一枝橫絕處,洗妝還是漢宮娃。
初說戍漁陽,俄傳出定襄。朝朝征馬過,春草不曾長。
吾郡紫玄洞,程生遠游遨。別懷不可寫,聽我哀弦操。茲山東南勝,秀色凌空高。細路積霜雪,長林帶湍濤。天雷震洶洶,飛瀑鳴滔滔。文豹晝深伏,窮猿夜嗷嘈。行行發(fā)猶詠,陟險無乃勞。昔繞洞空腳,天風入衣袍。王喬不可見,使我心忉忉。余本尚疏放,夙志思林皋。何當絕埃壒,高舉乘鯨鰲。頡頏飛霞佩,不必煩圭刀。
六溪疏柳幾條斜,不異柴桑處士家。日午山窗書薤葉,春深江閣畫梅花。鄰莊與弟同漁獵,古寺尋僧共結跏。獨有故人傷遠別,年年衰鬢客京華。
到處春山似若耶。云容水態(tài)艷于花。東風駘蕩日初斜。攘臂豪情仍玩世,捧心真意向誰家。只今人說浣溪沙。
故人適千里,臨別尚遲遲。人行猶可復,歲行那可追。問歲安所之,遠在天一涯。已逐東流水,赴海歸無時。東鄰酒初熟,西舍彘亦肥。且為一日歡,慰此窮年悲。勿嗟舊歲別,行與新歲辭。去去勿回顧,還君老與衰。
故人清晨來叩廬,野人尚作深巖居。握手掃地坐相語,憶昔交游俱不如。情真喚婦饌雞黍,道厚撫躬慚緒馀。多病尋常少筋力,感慨直欲凌空虛。
貂帽頻沾賜,今番新制奇。傳宣宵入直,戴月出宮墀。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