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落
昔聞少陵翁,皓首惜墮齒。
退之更可憐,至謂豁可恥。
放翁獨不然,頑頓世無比。
齒搖忽脫去,取視乃大喜。
譬如大木拔,豈有再安理。
咀嚼浩無妨,更覺彘肩美。
昔聞少陵翁,皓首惜墮齒。
退之更可憐,至謂豁可恥。
放翁獨不然,頑頓世無比。
齒搖忽脫去,取視乃大喜。
譬如大木拔,豈有再安理。
咀嚼浩無妨,更覺彘肩美。
從前聽說杜甫,年老時痛惜牙齒掉落。韓愈更可憐,甚至認為牙齒豁落是可恥的事。只有我陸游不這樣,愚鈍得世上無比。牙齒松動忽然脫落,拿來看后十分歡喜。就像大樹被拔起,哪有再安回去的道理。咀嚼起來完全無妨,更覺得豬肘子美味。
少陵翁:指杜甫,杜甫曾自稱少陵野老。
皓首:白頭,指年老。
退之:指韓愈,字退之。
頑頓:愚鈍。
彘肩:豬肘子。
此詩創(chuàng)作于陸游晚年。人到暮年,身體機能衰退,牙齒脫落是常見之事。陸游一生坎坷,歷經諸多磨難,到晚年時已能以豁達心態(tài)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變化,這首詩正是其這種心境的體現。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樂觀。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詩歌題材的多樣性,展現了他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發(fā)掘詩意、表達獨特感悟的創(chuàng)作風格。
舊憶青衿列講幃,片言先已識君奇。鄉(xiāng)闈果慰雙親望,國器曾因一策知。風折名花秋黯黯,日銜孤冢草離離。含情季仲過攜我,載掬清流寫挽詩。
偶到招提境,齋居興獨清。竹風消暑氣,松雨滴秋聲。揮麈談無倦,焚香坐到明。相逢似相識,猶恐是三生。
布水村連墨硯沙,真巖得自女兒家。蟾蜍滴滿三春露,翡翠床開六代花。弄粉沾書成垢膩,分朱點易出精華。還將劍器增飛動,草圣從今益自誇。
奉寢傳遺教,分香更系情。履猶明主跡,弦是向時聲。寂寞無新故,榮華有重輕。尚疑仙樂動,別院夜相迎。
獨倚遙空據道周,頹墉頑鐵兩悠悠。不辭瓦石形應丑,為換人民恨未休。沆瀣飲殘猶枵腹,煙云壓重自昂頭。真成久視仙人分,看盡豪華逐水流。
縣城當桂嶺,清晝白云垂。重到曾游處,偏增罔極悲。神游杳靄外,目斷蒼茫涯。五色衣裳在,承歡詎可期。
只有深閨養(yǎng)得成,百端嬌媚是天生。穿巖水響泠泠白,掠樹云飛淡淡青。人未識,且休驚,木靈山鬼本無名。泰嵩早失相看意,自向西南認小星。
坐看山花落幔顏,不知身在翠云間。食寒到處雨復雨,客里歸來山又山。□□孤燈閑□□,無心棲鳥暮忘還。世情分逐流年去,只有詩情老更慳。
知己世不易,知人吾亦然。方共東山隱,甚謂安石賢。物議善翻覆,時情多變遷。何如飲清泌,高詠白駒篇。
嘉惠承帝子,躧履奉王孫。屬叨金馬署,又點銅龍門。出入平津邸,一見孟嘗尊。歸來翳桑柘,朝夕異涼溫。
水色嵐光杳靄間,詩人得句意偏閑。我今收拾胸中去,歸賦淮南大小山。
秋序會平分,夕霽天宇澄。迢遙彩云沒,宛轉月華生。涼飔捲珠箔,銀壺坐自傾。樓上弦歌曲,嘆息有深情。鴻雁隔浦翔,促織近床鳴。佳人渺天末,終息思屏營。誰云千里隔,共此一宵晴。
何處尋幽好,春山高入云。石巖飛磴接,瀨道小橋分。度壑龍為杖,穿蘿鶴共群。禪房掩蒼翠,人語帶氤氳。問法隨真?zhèn)H,觀空息眾紛。鳥啼如有意,花落自成文。涼籟傳清梵,香臺送夕矄。空林孤磬寂,歸路一猿聞。煙樹浮清靄,霞天織錦文。時時回首望,行欲謝塵氛。
獨上高樓眼倍空,青蒼不盡意何窮。歌鸞舞鳳依稀見,銀漢星槎縹緲通。石榻幾宵眠傲客,洞門終日貯涼風。便應題作仙人館,浪說蓬壺第一宮。
園林寒色淡平蕪,公子邀歡興不孤。一片煙波清似鏡,不知載酒在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