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竹十二首 其三
野色入高秋,寒影逝湘水。日午思晚涼,清風為誰起。
野色入高秋,寒影逝湘水。日午思晚涼,清風為誰起。
黑頭交誼白頭傷,世路分明不可常。水部獨憐何遜老,鄉邦尤憾鄭君亡。標題貞操憑良史,收拾遺文有阿郎。怪殺青天偏太靳,不留忠藎佐陶唐。
暌違將及十年來,君在冬曹我外臺。書札只言雙鬢改,行藏誰料九原催。馬經唐肆原難駐,人到華胥竟不回。未染彩毫題墓碣,哀歌先漫剔燈裁。
君家兄弟比慈明,夜雨荊花次第零。別駕在人留惠愛,部郎平日著賢聲。三千世界孤芳盡,五十年華一夢醒。寄問久要羅令尹,能無揮涕過東城。
襟宇憐公養得高,詩家翹楚酒家豪。風流有樣希千古,廉介遺聲在兩曹。許國精忠曾未究,修文消息卻難逃。他年我乞林泉去,煙雨憑誰共濁醪。
綠云多學術,黃發竟無成。
酒縱山中性,詩留海上名。
讀書新樹老,垂釣舊磯平。
今日悲前事,西風聞哭聲。
素蜺橫臥作雷吼,日射細鱗銀雪光。安得此身如白鷺,修然終日在梅梁。
過盡水禽并野鳧,風標惟許一舂鋤。可憐久立梅梁上,不為溪光祇為魚。
聞說朱門夜半開,
楚王時喚莫愁來。
于今滿地皆荊棘,
野鳥不啼人自哀。
秋思漸逐曉云空,秋夢還須夜月同。從此香泉留萬壑,每依霜木散馀風。
未必京泉遂可深,頗因空色自搜尋。迎風小燕多端舞,吊月寒蟲幾處吟。
每當斜月到幽扃,幾度臨風拂翠屏。三載天涯流恨水,百宜山下結愁亭。
竹影微搖秋露殘,分明咫尺意中看。倚欞目斷如千里,羅袂無聲一水寒。
蔦附游絲一樹牽,風飛木末倍纏綿。久拚秋葉為雙鬢,留取寒枝共百年。
別酒欲傾愁兀兀,客子聽雞待月發。
陟屺無辭行路難,肯使倚閭悲寂寞。
咫尺天涯言笑隔,行跡旋看雪花沒。
嚴冬于役愁衣薄,舟楫馬蹄銷歲月。
行人嗟嘆農人樂,雨雪載涂寒惻惻。
從來志士恥溫飽,轉眼百年易悠忽。
起登高閣望歸人,人去江空景蕭瑟。
莫因惜別慘離顏,早去娛親供子職。
鳶亦不在天,魚亦不在淵。
飛躍察春草,窗下呈機筌。
大哉造化心,萬類無私偏。
天懷暢無礙,適意盡目前。
荊棘起方寸,蘭蕙色不妍。
此中識真趣,悠然悟前賢。
中興宰相誰最優?
唐惟李文饒,漢則魏弱侯。
風蕭蕭兮疏林葉落,
月皎皎兮虎嘯猿啼。
或聞或見,或悟或迷。
會與不會,脫體全提,
鼻孔元是向下垂。
繞徑秋容靜。卻喜花開并。
倚檻頻看,拋書欲問,自饒佳景。
遲賞音、邀月品寒香,對雙雙瘦影。
位置清虛境。不怕霜來屏。
陶令籬荒,羅含宅冷,夢遙鄉井。
剩一叢、嘉種好徵詩,贈司馬總領。
鼷鼠食牛,維口實甘。角之觓觓。爰飽爰饞。
豈不觳觫,乃餌以餂。匪惟忘苦,反嬉而恬。
一恬一齧,用售其貪。牛身如葉,鼠口如蠶繭。
栗有盡,果腹未厭。剝膚孔亟,以痛厥心。
牟焉長號,命隨以斬。嗟爾利口,君子何堪。
履霜有始,由來者漸。夫焉處之,不惡而嚴。
桃花開已繁,
溪水濺濺去。
不見持杯人,
自嘆來何暮。
劈開玉閘涌青蓮,絕頂幽花見此泉。
遠度松風歸雨腋,自流清響答諸天。
白云倒影穿林出,明月扶人上閣眠。
野客生涯隨處好,間從老衲補茶箋。
落紅鋪滿樓前路。淚也無彈處。
雨停得意鵓鴣聲。只恐殘陽難作幾時明。
隔溪斷續連山屋。萬樹濃堆綠。
可能容我岸烏巾。做個晚花幽草畫中人。
白社能頻訪,烏衣亦可游。
花含三徑色,木落一庭秋。
海鶴寒相傍,山池澹不流。
持觴遙問月,猶自戀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