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張供奉歌赤壁二首 其二
銅臺翠瓦散春煙,歌舞人空曲尚傳。不意秋風寥落后,江南更識李龜年。
銅臺翠瓦散春煙,歌舞人空曲尚傳。不意秋風寥落后,江南更識李龜年。
山林堂總好,六十有余年。
轉變人常爾,興亡事亦然。
僧廬雖一坐,道院尚相連。
彈指三家住,蒼茫起白煙。
好客不常遭,登臨眼自高。
湖山起煙霧,江海暗風濤。
酒美情尤暢,詩清氣本豪。
相從真可樂,左手記持螯。
曉起百無營,山空一澗清。
林霜知爽甚,簷日覺寒輕。
靜整遺編讀,閑循古道行。
囂塵不到眼,禽鳥亦忘情。
未踏得要亭,先寫得要詩。
識賞無遠近,渺然西江涯。
薰風入山水,佳趣罔不宜。
想見昏旦候,云鳥日參差。
主人應飄灑,何時同酒巵。
三嘆玉局仙,為我先及茲。
每恨居山淺,扶輿過九峰。
溪清通亂石,路暗失長松。
須鬢時時換,身心事事慵。
雨寒樵牧斷,朝暮聽鳴鐘。
溪山有佳月,可以永今夕。
驚心總悠悠,過眼紛籍籍。
何為秋向深,甚是老已逼。
長謠陶一觴,懷抱所共席。
披衣步良夜,奈此佳月何。
太虛澹以闊,青景轉覺多。
風微泛家山,露湛明庭樹。
烏鵲無停棲,稀星片云度。
光冷秋氣肅,感時唯自驚。
徘徊亦已久,不知更漏深。
嫦娥在高高,傳聞殊恍惚。
雙鶴快飛來,駕我探月窟。
約我沙坑外,南豅共說詩。
山林已黃葉,籬菊尚青枝。
良晤真難事,相期若舊知。
翩翩乘果下,想像入城時。
南風吹時雨,襟抱忽然開。憑軒一長謠,清句亦滿懷。
當年沮溺心,自覺未為乖。桑麻澗上泉,何不返故棲。
帝城塵埃中,隘巷多涂泥。擺落更奚道,強顏終莫諧。
規規二十載,今日始知迷。仰視天宇高,歸云去難回。
一自離城府,經年欲從游。
豈曰秋氣高,粲然在林丘。
酒熟未易飲,詩好未易酬。
幽窗展席地,宛轉十日留。
才如不羈馬,胸次貫九流。
??云有霄漢,跼蹐不足憂。
駕言驪駒歌,散處非阻修。
鴻鴈天南飛,時當寄綢繆。
二士我所尚,得閑遂幽尋。
盤桓南豅中,迤邐梅巖深。
長日蘊輕暑,宿雨收積陰。
飄飄吹薄衣,遙遙豁煩襟。
綢繆敦宿好,留連匪他心。
泉石縱惟宜,爵服豈不任。
天運每如此,歡言理清斟。
松雪照殘臘,溝流起輕冰。
倦身固蹣跚,睡眼猶瞢騰。
塵埃與野馬,何急來相仍。
東隣可以飲,一舉宜數升。
經年仕吳會,風埃滿書劍。
迢迢秋夜長,靜坐生百念。
浮榮本何益,微祿已屬饜。
露氣入窗寒,青燈散余焰。
坐臥一榻殊執熱,到手清言解煩結。
是誰所作疑彈丸,定自不凡如玉潔。
昨夕之夕飲固多,今日之日調則別。
山園空瑣楚臺風,水路猶思剡溪雪。
須知野老本憂深,何事騷人更愁絕。
題輿倒載真世賢,伯仁可與智者說。
吾愛陶詩中,靜寄東軒語。
試取作佳名,朝夕相與處。
薰風一榻閑,轉覺遠煩暑。
試問軒外人,紛華今幾許。
三月多風雨,門前澗水侵。
岸花無一片,園柳忽成陰。
有客因留飲,呼兒取次斟。
橋南春郭外,珍重肯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