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弄筆戲書三首 其三
胸懷幾云夢,形骸一槁木。
雖客長安城,未始忘退縮。
古來豪杰士,強半死空谷。
耐事勿動心,貧賤豈汝獨。
胸懷幾云夢,形骸一槁木。
雖客長安城,未始忘退縮。
古來豪杰士,強半死空谷。
耐事勿動心,貧賤豈汝獨。
胸懷能容納幾個云夢澤般寬廣,身體卻像枯槁的樹木般寂寥。雖然客居在長安城,卻從未忘記退隱之心。自古以來那些豪杰之士,大半在空谷中了卻一生。要能忍耐世事,不為所動,貧賤又怎會只降臨在你一人身上。
云夢:古代大澤名,在今湖北、湖南一帶,這里形容胸懷寬廣。
形骸:人的形體。槁木:枯木。
未始:未曾。退縮:指退隱。
強半:大半,過半。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詩人客居長安,面對都市的繁華,可能感受到了現實的無奈和理想的難以實現,從而引發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歸隱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的退隱之心和對人生的豁達態度。其特點是情感深沉,思想深刻,以樸實語言蘊含哲理。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思考。
吳漢仙翁丹井西,君家高閣俯清溪。泠泠修竹鶯時到,井井空煙鸛晝啼。解帶欲圍蒼雪遠,敲門待看綠陰齊。何當試答登臨愿?系馬宅前楊柳枝。
長裾不為王門賓,千金散盡江湖人。菰城一臥三十春,看爾紅顏逐燕雀,終然白發行風塵。
湖風細拂藠頭香,豌豆雙眸兩對望。野外無人草無限,山羊最解品春光。
數里春蹊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千玳瑁簪。綠玉脩脩冷罩煙,一溪春雨洗嬋娟。不知徐福歸何處,丱女童男泣海田。一夜春雷起舊根,亂披煙籜出溪門。稚川龍過頻回首,認得青青數代孫。
年來孛窣與誰□,林下婆娑萬事休。草淺沙平溪路穩,漫郎空棹小回舟。
淚灑梨云作雨痕,半生春事不堪論。游絲怪底無拘束,逢著花枝便斷魂。
欒巴飲酒空中噀,屏翳疾驅回祿遁。火鳥無數西南飛,化作榴花赤光噴。南風五月庭院涼,滿地云陰覆煙蔓。眼明見此珊瑚枝,猶信群芳未荒頓。猩紅綃巾曉初蹙,血色羅裙春未褪。芙蓉開遲不復怨,海棠香減寧無恨。謾憐地僻車馬稀,空嘆春歸蜂蝶困。人生有花且對酒,一舉金觴須百勸。移根當得乘槎騫,作詩喜有梅花遜。君看上苑芳菲時,紅紫東風自千萬。
讀書不逢萬乘君,垂老愿依千鶴群。澗底客身和月去,云中仙樂有時聞。珠懸露樹明堪摘,玉長霜田□不耘。道士若知人世事,笑憑殿檻說朱云。
西北多奇峰,云深香難認。漢廷無謀臣,黃綺皆真隱。
我昨掛席彭湖東,箕踞望見匡廬峰。匡廬瀑布吹不斷,搖曳更益生天風。風吹片席過湖去,夢中怨不匡廬住。今日還家復送師,依稀對月知其處。
名山佳處孰同游,白發緇衣四五流。青眼古銘鄉士彥,燈前夜夜話臺州。
一雨時物潤,壺瓜皆可烹。情知飽食愧,所樂在良朋。寄跡且仁里,四鄰多俊英。句讀脫陳朽,意氣淩高冥。能來共菲惡,多謝樓君卿。
耕有春雨濡,耘有秋陽暴。二物應時須,九州同我服。欲為生少慕,得此自云足。君思周伯陽,所愿豈華轂。
遺文重讀半模糊,我亦高陽舊酒徒。風雪一篷成故實,江湖卌載老今吾。即尋舊夢愁難拾,縱返韶顏愿總虛。自念馀生復傷逝,已無多淚灑黃壚。
霧外江山看不真,只憑雞犬認前村。渡船滿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