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張子恭督兵衢州二首 其一
舞階干羽未班師,命將南征即陛辭。繡斧風行迎暴勝,羽書日報獲仙芝。憲曹得士資謀畫,才略如公出等夷。儒術可親軍旅事,投壺相與雅歌詩。
舞階干羽未班師,命將南征即陛辭。繡斧風行迎暴勝,羽書日報獲仙芝。憲曹得士資謀畫,才略如公出等夷。儒術可親軍旅事,投壺相與雅歌詩。
吳門西路版橋通,萬室鱗鱗水接空。鶴市雞陂何處是,繁華都在畫圖中。
梵宮千尺擁姑蘇,勢壓吳江與太湖。惟有生公堂下石,不知今更點頭無。
十里樓臺綠映紅,酒旗輕閃楝花風。橋邊樹樹聞鶯語,總付游人半醉中。
紺殿重重隔翠微,石門中望四山圍。飛仙自別支公去,縞袂何年更一歸。
峰巒突兀郡城西,萬樹松杉落日低。何事吟筇不歸去,白云馀興尚堪攜。
越來溪畔石湖開,范蠡扁舟去不回。蕩漾何人還釣雪,夜寒山月幾裴徊。
華山奇石倚蒼屏,下有池蓮冉冉青。聞道玉人曾羽化,愿從風御出滄溟。
一泓青徹碧山頭,綠染絺衣五月秋。綽約荷花飛雨過,只疑神女弄珠游。
萬峰寺下五湖水,漾漾溶溶掩映中。獨倚層欄看不盡,一時樓閣起秋風。
太湖三萬六千頃,渺渺波濤自古今。日晚湖南望湖北,布帆天際弄輕陰。
吳苑娃宮舊有名,只今云樹望中平。瀟瀟梵宇風鈴響,猶似當時步屧聲。
甫蠕祠堂歲月深,秋風瀟瑟滿平林。不知笠澤人歸后,千載誰同遁世心。
花事闌珊又一年,
當門巖壑總依然。
落紅滿地休輕掃,
也算留春在目前。
百辟素歸重,三朝俱受知。
風棱振臺省,名字落戎夷。
召節叨同命,幾廷踵舊規。
隧銘書不盡,歸泣峴山碑。
移種青松數寸苗,
俯看微小識孤標。
他年夭矯擎寒重,
莫引閒藤上碧霄。
九隴分形怪,蒼龍據厚坤。
洞寒清水脈,石潤養云根。
探遠塵應斷,窮高斗可捫。
江湖倦行者,對此欲忘言。
閩海金波返照開,一星南極傍三臺。君家天上張公子,曾向郎官宿里來。
十二梁山青刺天,寧陽七十二飛泉。一泉一歲釀春酒,好致梁山張果前。
蠟湖春漲讀書堂,紗帽膝衫坐隱囊。總為新詩似何遜,山人今帶水曹郎。
詞客幕天清露下,
老翁臥病破窗中。
高吟大醉輸公等,
不見嫦娥與我同。
九年洪水,
七年大旱。
非堯與湯,
民死過半。
一夜西風急,
聲如班馬鳴。
開門尋不見,
梧葉舞縱橫。
楚山行盡總征途,
誰向黃陵唱鷓鴣。
煙火不禁愁日暮,
江鄉還憶煮雕胡。
客愁不為食無魚,倚劍臨風嘆索居。
燕地雪深寒獨早,衡陽雁遠信應疏。
狂來阮籍惟耽酒,病去虞卿祇著書。
滿目烽煙關塞隔,故人消息近何如。
蝶魂驚。東皇辭我返蓬瀛。留不住,雨絲風片太無情。愁紅飄逝水,恨紫落空庭。惱流鶯。傍回欄、有意喚聲聲。
平鋪曲徑,粘翠袖,拂雕欞。簾半捲,尚看天女散瓊英。風前情脈脈,月下影婷婷。更相盟。約明年、亭畔獻瑤觥。
一代風騷起海湄,千秋忠憤剩荒祠。興亡并作斜陽色,如此江山合賦詩。
五百年間幾劫灰,南園非復舊池臺。溶溶玉帶河邊水,曾見張喬照影來。
豈獨傷心為古人,五年前事跡俱陳。青青幾樹河橋柳,不待飛花已送春。
女墻殘月度鐘聲,捉鼻微吟笑洛生。不信風流今歇絕,夜烏啼雨過春城。
春潮欲上水松陰,春夢迷離不可尋。人去堂空簾不卷,碧闌干外晝沉沉。
綠窗睡起怯憑闌,小立東風敵晚寒。一笑尊前殊邂逅,百年身外幾悲歡。淡云螺岫橫天末,落日鷗波點雪團。何事休文尚詩瘦,鏡中華發易彫殘。
北望神州倦倚闌,帝城三五尚馀寒。玉堂夜直追殘夢,金谷春游憶舊歡。綵仗鳴騶驕馬過,絳紗籠燭舞蛾團。山城此夕渾愁絕,獨對青燈待漏殘。
小樓醉起怕危闌,豪杰當年骨已寒。漢武虛聞召徐樂,宇文肯復識高歡。草荒陋巷車無跡,花滿征袍錦作團。昨夜壯游還入夢,蒼龍觀闕月初殘。
征人戒永夜,斷夢警鳴雞。
搴帷瞻衡宇,月明星已稀。
晨風飄紅燭,零露駕雙騑。
撫劍一長嘆,欲別復依依。
佳人枕前起,紅粉裛妝啼。
纖纖出素手,密密結我纚。
盈盈低翠黛,問我以歸期。
哽結不能語,淚下忽沾衣。
衣沾誰為浣,去去復何疑。
死當同幽壙,生當長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