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二首 其一
雪后晴初快,春前日漸長。
菊根萌已動,梅藟意先香。
禽語驚幽枕,冰消漲野塘。
衰殘難出戶,不是懶衣裳。
雪后晴初快,春前日漸長。
菊根萌已動,梅藟意先香。
禽語驚幽枕,冰消漲野塘。
衰殘難出戶,不是懶衣裳。
雪后初晴令人心情暢快,立春之前白晝漸漸變長。菊花的根已經開始萌動,梅蕾仿佛提前散發著香氣。鳥兒的啼鳴聲驚醒了我幽靜的睡眠,冰雪消融漲滿了野外的池塘。我年老體衰難以走出家門,并非是懶得整理衣裳。
藟(lěi):藤,這里指梅蕾。
幽枕:幽靜的睡眠。
衰殘:年老體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描繪雪后初春景象推測,應是在冬末春初時節。詩人可能處于年老體衰階段,在雪后初晴時,觀察到自然界的變化而有感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雪后初春之景,突出其生機。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銳感知和細膩情感。
紫泥初出大明宮,端為朝廷知弱翁。
平地便開丞相府,烏臺先跨玉花驄。
一時治行無前輩,共喜君王記自公。
暫假雙旌臨近輔,聊觀海日正曈昽。
邂逅他鄉識,艱難此地逢。
扁舟逆春水,一缽趁晨鐘。
便欲依風穴,寧辭上雪峰。
老禪行履處,著眼看機鋒。
士元來訪潁川公,桑下清談有素風。
不扣洪鐘安識響,更聞妙句豈宜蒙。
如君晚節猶堪奮,期我高名莫大穹。
此別應難問消息,寄書無惜到山中。
饑來驅我去,去去復何之。
西風迎馬頭,背日霜林披。
十年京洛塵,衣弊因改為。
豈惟衣日化,面目亦已緇。
功名誤少小,辛苦道老黧。
追惟中自驚,恍聲失旦雞。
安得如虛空,萬境俱一齊。
我心無去來,我馬隨東西。
晉朝人物渡江初,為郡風流只載書。
臨水重開數間屋,宿兵仍富九年儲。
英豪系出三公后,磊落胸蟠萬卷余。
東觀諸郎未堪比,登車不落問何如。
掖垣清近泰階傍,新賜魚書綰郡章。
手把玉堂青縷管,坐褰刺史赤帷裳。
紅旗照日三千騎,白粲連帆一萬檣。
幾夜紫微躔次靜,飛星今入斗南光。
鑒湖列嶂自天開,云色嵐光入酒杯。
忽遣同游有陶謝,故應交契擬陳雷。
他鄉日日典衣醉,公事時時牽馬來。
要買扁舟窮勝絕,共追樵徑晚風回。
一樽相屬兩華顛,落日臨分更泫然。
蹀躞鳴珂君得路,伶俜散策我歸田。
近聞南國生涯盡,厭見西江殺氣纒。
欲買扁舟吳越去,看山看水樂余年。
敲撐振策上嶙峋,亂石逢迎領略頻。
風竇靜吟吹地籟,澗泉高瀉曳天紳。
云山勝景身無累,觴詠清懷筆有神。
殘夢驚回三十歲,瑯玕芝草一時新。
盜賊猶如此,蒼生困未蘇。
今年起安石,不用哭包胥。
子去朝行在,人應問老夫。
髭須衰白盡,痩地日攜鉏。
呼童急碾建溪春,麗句兼收掌握珍。
陸納家風元冷澹,庾郎詩句自清新。
推之不去真何物,試與偕來端可人。
當面輸心多背笑,愛君高義似雷陳。
春風桃李花,結實老人候。
桃李初不言,人跡自奔走。
恭惟大雅姿,篤實謝雕鏤。
使之立本朝,一世可仁壽。
??磴緣梯興未窮,青冥有路欲乘風。
朝云暮雨在腳下,井鉞參旗落手中。
比世此身長作客,半癡半黠忽成翁。
枕拋偃蹇巔崕上,一洗平生眼界空。
憶昔平原客,曾叨十九人。
懷沙正愁苦,負土更悲辛。
冊府三年滯,樞庭一見新。
今來揮涕淚,為國惜良臣。
野寺瓶甖至,吾廬水竹幽。
開緘喜風韻,喚客少淹留。
蕨帶寒山醤,筍兼頭子油。
誰能知許味,一飽并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