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泊秭歸吊三閭屈先生 其二
舉世纕蕭艾,搴芳得更那。卜居心有托,天問語非婆。七澤披荃芷,千秋嘯汨羅。獨醒了此意,漁父漫勞歌。
舉世纕蕭艾,搴芳得更那。卜居心有托,天問語非婆。七澤披荃芷,千秋嘯汨羅。獨醒了此意,漁父漫勞歌。
古今何事不思量,
盡信鄒生感彼蒼。
但想燕山吹暖律,
炎天豈不解飛霜。
一樹寒林外,何人此地栽。
春光先自暖,陽艷暗相催。
曉覺霜添白,寒迷月借開。
余香低惹袖,墮蕊逐流杯。
零落移新暖,飄飏上故臺。
雪繁鶯不識,風裊蝶空回。
羌吹應愁起,征徒異渴來。
莫貪題詠興,商鼎待鹽梅。
本自江湖遠,常開霜露余。
爭春候秾李,得水異紅蕖。
孤秀曾無偶,當門幸不鋤。
誰能政搖落,繁彩照階除。
公齋一到人非舊,詩板重尋墨尚新。
醉眼從伊百度斜,
是他家屬是他家。
低聲向道人知也,
隔坐剛拋豆蔻花。
珠瓏翡翠床,白皙侍中郎。
五日來花下,雙童問道傍。
到門車馬狹,連夜管弦長。
每笑東家子,窺他宋玉墻。
巖岫碧孱顏,靈蹤若可攀。
樓臺煙靄外,松竹翠微間。
玉液寒深洞,秋光秀遠山。
憑君指歸路,何處是人寰。
樓上坐見九子峰,翠云赤日光溶溶。
有時朝昏變疏密,陽烏生子偶成數,丹鳳養雛同此名。
日日遙看機已靜,玉漿瑤草不可見,自有神仙風馬來。
楚甸嘗聞旱魃侵,
從龍應合解為霖。
荒淫卻入陽臺夢,
惑亂懷襄父子心。
曾當一面戰,頻出九重圍。
但見爭鋒處,長須得勝歸。
雪沾旗尾落,風斷節毛稀。
豈要銘燕石,平生重武威。
行若獨輪車,常畏大道覆。
止若員底器,常恐他物觸。
行止既如此,安得不離俗。
舟中采蓮女,兩兩催妝梳。
聞早渡江去,日高來起居。
半額微黃金縷衣,
玉搔頭裊鳳雙飛。
從教水濺羅裙濕,
還道朝來行雨歸。
五色有名翚,清晨挾兩雌。
群群飛自樂,步步飲相隨。
覘葉逢人處,驚媒妒寵時。
綠毛春斗盡,強敵愿君知。
帝舜南巡去不還,
二妃幽怨水云間。
當時珠淚垂多少,
直到如今竹尚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