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舍雜書十二首 其二
中春農在野,蠶事亦隨作。
手種臨安青,可飼蠶百箔。
累累繭滿簇,繹繹絲上篗。
老子雖安眠,衣帛可無怍。
中春農在野,蠶事亦隨作。
手種臨安青,可飼蠶百箔。
累累繭滿簇,繹繹絲上篗。
老子雖安眠,衣帛可無怍。
仲春時節農民都在田野勞作,養蠶的事也隨之開始了。親手種下臨安青這種桑葉,足夠飼養上百箱蠶。蠶繭累累掛滿了蠶簇,抽絲時蠶絲連續不斷地繞上篗子。我雖然安穩地休息,穿上絲綢衣服也問心無愧。
中春:即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
臨安青:一種桑葉的品種。
箔:養蠶用的竹篩子。
簇:供蠶作繭的用具。
繹繹:連續不斷的樣子。
篗:繞絲的工具。
老子:詩人自稱。
怍:慚愧。
這首詩是陸游晚年在山陰農村居住時所作。當時他回歸鄉村,對農村生活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和感受,寫下了一系列描繪鄉村生活的詩作。
此詩主旨是描繪鄉村仲春的農事活動,展現農家生活。其特點是語言質樸,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田園詩的內容,體現了陸游詩作題材的多樣性。
黃鶴還來舞醉鄉,調歌不用紫云娘。一瓢連月揮春甕,大醉長安幾百場。
不是桃源深處士,那來脫俗釋形詩。茅廬竹徑水清淺,黃菊秋云煮亦宜。
山居雙屐不曾休,更為看山旋筑樓。倚檻時飛丹嶂雨,隔城常對白云秋。逃名自可成巢隱,縱目還堪作臥游。數卷殘書一杯酒,此中合作小菟裘。
不徒說劍與談兵,況是文章動兩京。屢欲上書勤漢室,時教捫舌易齊城。帆檣遠雁江開楚,衾枕清?路入荊。落落長游半天下,不知歸計幾時成。
敗壁午禽啼美睡,樹影合、涼陰滿地。石腹泉飛,云根篴響,別有羲皇意。夢不散、相思江上醉。又商略、黃昏滋味。種秫天荒,蒔花人老,冉冉愁云起。
竹下幽泉細細流,寺間人去暮煙愁。獨憐千里來京客,腸斷龍河寺里秋。
攜家晝錦行,山驛接江城。使是皇華貴,人還故國榮。離筵青杏小,別夜子規鳴。鸚鵡洲邊宿,無忘吊禰衡。
錦江只見薛濤箋,吳郡今傳蘭蕙篇。文采風流知有日,連珠合璧照華筵。
薰風吹淺蘆江,盤蛇小巷穿深窈。朱樓枕水,青旗換世,鏡中飛棹。岸鎖危檣,沙沉斷戟,跳魚翻藻。望鱗波萬點,陸離光皺,繁華夢,知多少。誰向津頭凝佇,指滄桑、疾爭飛鳥。管弦吹市,可憐銷盡,殘陽畫稿。細履街塵,三分逸興,七分愁抱。問何時系纜,煙蓑雨笠,入滄波釣。
一尊判袂闔閭城,莫指青山管送行。芳草綠波千萬里,不聞杜宇也傷情。
歲寒不作還家計,倚遍仙人十二闌。霜殘臘梅殊草草,苔深墨竹卻桓桓。時彈焦尾清還絕,不酌流霞興自寬。二友風流知我者,恥將心事學馮驩。
片片秋田總過犁,滿原晴色樹高低。欲從父老諏生聚,清晝無緣駐馬蹄。
雷霆號令雪霜威,二獄東西鎖翠微。彷佛酆都叢棘地,巖扉應是古圜扉。
四壁蕭然一室風,只多詩債與詩窮。枯梅盡日臨窗舞,時有寒禽動竹叢。
何言垂白始為郎,十上公車意未央。入洛風流追小阮,過江門第數諸王。傳呼曙應金雞唱,立仗春分玉筍行。況是朝端多父客,到廳丞相為施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