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罷偶書
新溉東皋畝一鐘,烏犍粗足事春農。
灞橋風雪吟雖苦,杜曲桑麻興本濃。
老大斷非金谷友,生存惟冀酒泉封。
莫嘲野餉蕭條甚,箭茁莼絲亦粗供。
新溉東皋畝一鐘,烏犍粗足事春農。
灞橋風雪吟雖苦,杜曲桑麻興本濃。
老大斷非金谷友,生存惟冀酒泉封。
莫嘲野餉蕭條甚,箭茁莼絲亦粗供。
剛澆灌完東邊高地的農田,這一畝地能有一鐘的收成,耕牛也基本足夠用來從事春耕農事了。像在灞橋風雪中吟詩雖辛苦,可我本就對杜曲那樣種桑麻的田園生活興致濃厚。我年紀大了,絕不是石崇那樣金谷園里的朋友,只希望能得到酒泉那樣美酒之鄉的封號。不要嘲笑我這野外的飯食如此簡陋,竹筍和莼菜也勉強能供應。
溉:澆灌。東皋:東邊的高地,常指田園。畝一鐘:一畝地有一鐘的收成,鐘是古代容量單位。
烏犍:指耕牛。事春農:從事春耕農事。
灞橋風雪:灞橋在長安東,古人多于此送別,也有文人在風雪中吟詩的典故。杜曲:地名,在今陜西西安,唐代杜氏世居此地,多為田園風光。
老大:年紀大。金谷友:指西晉石崇金谷園里的文人朋友,石崇生活奢華。
酒泉封:傳說東漢官員孔融曾說希望能封到酒泉郡,因酒泉以美酒聞名。
野餉:野外的飯食。箭茁:竹筍。莼絲:莼菜。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處于晚年,經歷了人生起伏后,回歸田園生活。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動蕩或世俗的追名逐利之風,詩人選擇遠離喧囂,在田園中尋找寧靜與滿足。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堅守,不慕富貴。其特點是將田園勞作與文人情懷結合,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追求和創作風格,反映了田園詩對寧靜生活的贊美。
短日荒荒入亂流,隔年重見望津樓。檣梢一雁悄然立,天外群山相向愁。論世不妨存幻想,微吟時復觸沉憂。支離一覺虔南夢,針孔光陰笑白頭。
桃花小雨柳條風,山近高樓窄徑通。一局殘棋日當午,更催童子取焦桐。
白蘋洲渚垂楊岸。藕花未放青蒲短。斜日畫船歸。背人雙鷺飛。醉眠金馬客。不道風塵隔。紅影上窗紗。小庭空落花。
早遇齊侯游柏寢,晚從漢帝祀甘泉。不須苦學飛騰術,更看泥金檢玉年。南山手自斸蒼苔,竹閣柴扉次第開。二十里間云不斷,豈容一點市塵來。靈府寧容一物侵,此身只合老山林。何由挽得銀河水,凈洗群生忿欲心。赤米熟炊元自軟,黃齏頻倒不多酸。縱令酒負尋常債,也勝人求本分官。冰壺冷浸玉芙蕖,三伏炎蒸一點無。凈洗硯池潴墨沈,乘涼要答故人書。硯傳百歲璽闕角,筆擅一時錐出囊。紙欲窮時瘦蛟舉,已看雷雨跨蒼茫。扁舟夜載石帆月,雙屨曉穿天柱云。八十老翁能辦此,不須身將渡遼軍。犀象本安山海遠,楩楠豈愿棟梁材。伏波病困壺頭日,應有嚴光入夢來。粟無人饋方差快,門有僧敲未絕幽。豈是耄荒深絕物,從來不慣惹閑愁。瞿聃楊墨寧非學,治獄行兵亦有師。惟是儒生知擇術,百年窮達守書詩。
眇眇憑高暮,凄凄景物閒。秋陰生巨壑,云氣度西山。一郡寒煙畔,千門落照間。此時瞻北極,萬里欲飛攀。
幾年不作九龍游,扶病行來解宿愁。經過古藤依舊在,忽看新雨半空浮。雕欄曲檻臨霄漢,華棟珠簾俯澗流。坐憩意在泉共徹,登臨身與境俱幽。大湖月滿南窗入,疊嶂云深北牖留。冉冉平疇來霧靄,陰陰廿里布松楸。上方禪寂疏鐘度,下界人喧細管稠。水帶玉虹晴亦雨,山飛翠浪夏疑秋。賓朋不數三賢筆,意氣應依百尺樓。曾見靈臺成不日,共聞花縣治難侔。未因喜雨追坡老,自布淳風比太邱。欲識憑高無近遠,延陵處處有歌謳。
山龜有殼藏頭尾,七十二鉆不奈何。恰似秀峰空首座,嘉招不肯出煙蘿。
四十年間利祿身,平生疏拙任天真。慚無治跡留青社,喜奉恩華覲紫宸。去國早逢關右雪,下車還入劍南春。為憐錦里風光好,不倦從來作主人。
一曲驪歌起。太匆匆、神仙梅尉,移官鏡水。獨有瓊林佳話在,艷說狀頭名字。畢竟是、君家故事。滿縣栽花聊小試,喜頻年、治譜參圖史。幾禿盡,管城子。霜天催老秋光矣。話昔游、謝公雙屐,豐碑還峙。綠籜紫茸吟嘯處,試問眼中人幾。盡付與、黃花香里。壽客使君齊不朽,便流傳、抵得甘棠美。古彭澤,信知己。
曉霜猶濕徑,驅馬望山城。鄉月臨關近,歸云傍嶺生。人今辭北地,雁始背南征。去住雖殊致,同為羈旅情。
人靜臺深思獨幽,讀書兼律足銷憂。雨饒石壁苔花厚,日午磚階樹影稠。客子光陰過四月,鄉園桑梓夢孤舟。東西奔走紅塵倦,此足何年濯粵流。
君本關西人,乃作關西行。往年使榆林,今年使朔方。西度黃河四千里,眼中見此誠莽蒼。賀蘭山高五千仞,翠壁蒼峰削孤峻。清泉百道草樹濃,雄哉蟠據河南鎮。山西胡虜東中國,何必長城分南北。君不聞胡云奪我燕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賀蘭固是中國望,可容胡虜為巢穴。我聞朔方兵,不若榆林強。不有賀蘭山,朔方誰其當。王公設險計守國,地險如此功可量。君赍公帑十七萬,作氣鼓力功可斷。死魚芳餌有明言,要在得人富籌算。古有班定遠,克收西域生封侯。亦有傅介子,借劍立斬樓蘭頭。甲兵百萬范老子,西賊膽破誠壯猷。君抱濟時具,未償投筆懷。此行亦是棄繻意,賀蘭入眼何壯哉。左顧黃河流,石摩賀蘭頂。賀蘭日高河日深,會當勒功摩石廩。黃河洗甲山掛弓,西望龍沙滅胡影。
誰恃王深寵,誰為楚上卿。包胥心獨許,連夜哭秦兵。千乘徒虛爾,一夫安可輕。殷勤聘名士,莫但倚方城。
絡緯聲如勸飲,筼筜青好題詩。風轉銀燈不動,月來瑤席頻移。草色亭西晚徑,水聲籬外秋池。此夕龍灣佳會,南樓千載襟期。
昨歲古城隅,喧闐逐馬跡。茲游復何有,敗葦如折戟。山僧閱世變,惘惘肅行客。興來泉悅耳,事往塵涴壁。偶然會心處,豈必夙所歷。笑語得春先,馀寒覺晝寂。遠望牛首山,小于坐旁石。六代興亡圖,一一羅幾席。薄晴有新意,春氣相與白。不有江山助,風光亦虛擲。感念半山老,大名毀所積。是非逐世改,來者又誰惜。明日約探梅,回視今復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