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景山水 其二 夏
崖斷石林合,風高云葉飄。人歸雨腳外,高閣望中遙。應是天臺路,幽期在石橋。
崖斷石林合,風高云葉飄。人歸雨腳外,高閣望中遙。應是天臺路,幽期在石橋。
歸舟古渡頭,水急沙力薄。
參差水竹中,石頭何磊落。
高浪見漁翁,膚黑發益白。
盡日守繒繳,交談見素樸。
稱彼讀書人,云是游仙客。
家住河上村,近亦走風鶴。
天不眷微生,難以事耕鑿。
膝邊兩小兒,食魚棄魚骼。
豈知翁力竭,十繒九不獲。
世路多艱虞,人生苦纏縳。
萬事可鏡心,茲游信行樂。
腳頭常跨碧山尖,荷斧入林景自添。
鳥語關關巖際落,霞光冉冉帽邊粘。
枯枝為業聊家計,野曲無腔信口占。
歸徑隨云茅屋晚,門連山色翠當簾。
飄泊寒城兩歲年,
巧妝那記紫微篇。
毛嬙不用驚飛鳥,
買藥韓休更可憐。
倦飲情懷春晼晚,
宮槐新葉未成陰。
和風習習簾簾捲,
輕絮翩翩院院深。
尋尺袈裟地,依然列梵筵。
高城分碧柳,勺水得青蓮。
幻化孤云變,聲聞獨鳥傳。
會瞻千佛手,一指借通禪。
月向西樓下,天光候日開。
殘星明寶鑒,百舌響宮槐。
玉井傳新汲,金爐換宿灰。
黃門馳有詔,唱第許卿來。
如絲細雨南山里,山青如洗心如洗。
幽徑幾盤盤,叢叢紅杜鵑。
笑留花下影,轉覺風清冷。
何事惹輕愁?群峰遮遠眸。
白衱與烏藤,相邀訪定僧。
君言未合齒,吾屐已先登。
但省乾無事,何憂百不能。
如臨幽澗水,雖小卻清澄。
一夢華胥到古稀,回頭六十九年非。
名花愛看栽偏懶,美酒貪嘗量不依。
欲適人情難免俗,靜思世味坐忘機。
晴窗日煖繞生意,柳眼梅心春欲歸。
君莫笑萍梗,來往上滇云。
我本圣之徒,七十而從軍。
沱若竟何益,濁酒且酣欣。
天心何處問,默坐正寒更。
古調今疏越,天和此太羹。
夜深群動息,冬老一陽生。
料得梅花月,乾坤只么清。
箕尾出東隅,牛斗在其側。如何分野內,燕越殊南北。與君隔萬里,衰晚始相識。鴻飛與虬潛,事異中心得。君才具匡濟,少小富學殖。方壯已為郎,纂修曾借職。雍容著作場,出入東西掖。祿養逮高年,公馀事登陟。家近盤山陽,子春有遺洫。青鞋結兩耳,健足生八翼。一線天門開,三潭龍霧黑。長嘯踏煙蘿,高吟呵鬼蜮。虎穴亦偶眠,僧廚頻寄食。越險倍驍騰,耽奇忘偪仄。細寫北岳真,傳之子卿墨。九重有眷命,五馬來南國。始至合江樓,溪山似能憶。豐鱷滌胸懷,羅浮在封域。時當廢弛后,萬緒紛如織。公事有期程,案牘常充塞。然膏繼落晷,伏枕思嘉則。頻年滋汗漫,一旦皆修飾。驅車四百峰,聊以適吾適。維時建子月,落木飛淅瀝。野燒斷復明,溪聲淺猶激。南中冬向暖,雪下俄盈尺。煮茗斫層冰,題詩坐孤石。韻窄語有神,杯寒酒無力。夜宿就禪衣,朝行共山屐。茲山信奇秘,抱樸初來宅。近揖鮑使君,遠招浮丘伯。三十二代仙,并注長生籍。家老野人黃,孫子真人白。相示有新銘,至理符玄易。遂造飛云巔,夜半光赫赫。初日上空濛,重昏頓昭晰。建亭名子日,用示丹砂的。至后一陽生,夜氣中宵覿。大道本目前,世人自沉溺。真機一似握,百感無不寂。坦步任窮通,直心以行德。見義勇于為,與民共休息。宏才旋氣化,遠略銷奸慝。干旌孑四郊,羔裘絲五緎。湖橋時命舫,郡閣頻留客。風流古有人,文采今誰敵。席門寄窮巷,往往勞熊軾。唱和靡不同,篇章漸盈百。吾生丘壑志,賴以遣晨夕。內顧何所長,諸郎謬求益。去歲雨為災,及秋更其劇。野吏古亭西,書齋寸苔積。一跌出不虞,右股幾成躄。師資諒非據,造物來深責。臥疾十馀旬,至今猶怵惕。送君川之南,遠想縈肝膈。洞庭四際天,巫峽雙懸壁。扁舟溯浩渺,百丈行荊棘。白帝古高城,竹王舊疆域。仍當度瀘水,葛相曾于役。使節此經臨,所向皆名跡。邊陲況少事,行邁多馀隙。妙筆發幽妍,閑心恣摹畫。文章自千古,物色增高格。西蜀宦游人,杜陸為巨擘。花溪與劍南,鼎足看今昔。弱冠事遠游,中歲聊停策。河漢一沿洄,衡廬常藝植。裹足太行西,北睇徒踧踖。峨嵋心所往,擬得同探索。藥石更精奇,仙靈留采摘。兔絲下有苓,烏頭小為荝。絕壑長空青,方流饒水碧。老態未龍鐘,馀生況雞肋。去志乃勃然,兒曹阻行色。今晨屆弧矢,幾日移旌戟。四座稱萬年,下民歌九罭。語別在須臾,重期莫能測。各為南北人,復作東西隔。人生感知己,握手殊憫默。何以贈仁言,高明尚柔克。
野店鳴雞促曙光,練衣淩亂敝春霜。
泉聲瘴后回龍井,夷聚山晴趁馬場。
戍壘人稀軍吏逸,驛庭花淡鶩妖藏。
獨憐歸燕無機事,兩兩低飛掠艷陽。
日高花影重,風暖鳥聲碎。
在在圓通門,門門觀自在。
寶陀峰頂較些些,片月分輝照滄海。
金鋪半掩銀蟾滿。個人應恨歸來晚。
軋軋櫓聲遲。那知心已飛。
迎門一笑粲。嬌困橫波慢。
偎倚綠窗前。今宵人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