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十首 其八
倚墻有鉏耰,當戶有杼軸。
雖云生產薄,桑麻亦滿目。
況承先人教,藏書令汝讀。
求仁固不遠,所要念念熟。
喟然語兒子,勿愧藜莧腹。
亦勿慕虛名,守此不啻足。
倚墻有鉏耰,當戶有杼軸。
雖云生產薄,桑麻亦滿目。
況承先人教,藏書令汝讀。
求仁固不遠,所要念念熟。
喟然語兒子,勿愧藜莧腹。
亦勿慕虛名,守此不啻足。
墻邊放著鋤頭和耙子等農具,門前有織布機。雖說家中產業微薄,但滿眼都是桑麻。況且秉承著先人的教誨,有藏書供你閱讀。追求仁德本就不遠,關鍵是要把相關道理牢記熟悉。我感慨地對兒子說,不要為只能吃粗茶淡飯而羞愧。也不要羨慕虛名,堅守這些就足夠了。
鉏耰(chú yōu):鋤頭和耙子,泛指農具。
杼軸(zhù zhóu):織布機。
藜莧(lí xiàn):藜和莧,泛指粗劣的飯菜。
不啻(chì):不止,不僅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詩人處于一個相對寧靜的田園生活環境,秉持著傳統的家庭觀念和道德準則,希望通過自己的教誨讓兒子傳承家族的優良傳統。
這首詩主旨是教育兒子堅守簡樸生活,追求仁德,不慕虛名。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體現了傳統的儒家道德觀念和家庭文化,在家庭教育類詩詞中有一定的價值。
折來才見開三四,但覺槎牙亂經笥。遲明已復吐六七,頗怪鮮明侵竹隔。多花璀璨固可人,疏花的皪意逾真。固知此物無不可,風月婆娑仍著我。
文杏梁,盧婦郁金堂。下臨玉池水,雙棲紫鴛鴦。春風楊柳堤,堤前步步得相將。文杏梁,趙女昭陽殿。綺闥十二重,瓊檐語雙燕。春風桃李花,花前歲歲還相見。
舊歡新寵未分明。向誰行、眉語忪惺。手把白羅扇子,掩秋星。釵朵重、云鬢輕。將脈脈,訴盈盈。踏春陽、綺緒難縈。尋遍吳山越水不勝情。瑤瑟倚湘靈。
解組歸來芒屩輕,春郊覽勝寄吟情。桃花認得河陽令,含笑先從道左迎。
雙塢人煙外,蕭蕭松雪翻。老農今日事,古色數家村。鵝鴨通前浦,豺狼到小園。何須不來往,鄰里數相存。
乙丑新題筆,先春領去年。濃云初落紙,幽思已潛天。門冷堪羅雀,風恬未放鳶。白頭無限興,揮破曉窗煙。泥牛初破臘,雞骨未占年。云霧揮盈紙,蛟龍欲上天。悠悠拚日月,了了見魚鳶。溫養爐中火,香飄一線煙。
紫薇供奉幾經春,麟趾書成奏御頻。待曙禁鶯千囀近,拂煙宮柳萬條新。詔留句曲陶居士,詩讓樊川杜舍人。乞得鑒湖游未倦,白鷗何事便相親。
遙遙太清家,灼灼開紫霞。萬朵英瓊瑤,不數萼綠華。昔侍明光宮,昭容美如花。戶外小垂袖,六龍駐云車。歸來閱秋霜,對爾何所嗟。璧月流素天,皎鏡涵萬里。澄澄交影中,見此娥仙子。霓衣曳明霞,微步綠云起。嫣然東籬下,黃金何足睨。莫問桃花源,煙津渺流水。
酒載劉伶百世芳,高風荷鍤憶佯狂。荒涼古墓今猶在,碑字模糊認夕陽。
如愿頻呼,癡情易遂,殷勤托付東風。但愿明年,歡樂一家同。北堂萱草春長在,似海上蟠桃千載紅。又山妻,病去孫兒孫女,關煞開通。更愿兒曹得路,聊博一官捧檄,免嘆飄蓬。快婿連翩,翔步到蟾宮。山人竊據名山席,看公鼎侯碑加倍豐。正烽煙凈掃,年豐民樂,四海擁擁。
甕頭噴液處,盞面起花時。有客來相訪,通名曰伏羲。
落盡殘荷草樹荒,天留晚節傲嚴霜。東籬冷倚三更月,老圃寒余一瓣香。雅稱攜尊添逸興,有時插鬢學新妝。風流陶令真知己,合并蒼松殿眾芳。
岷南土色赤,返照萬峰濯。金焰出火出,槎丫歧鹿角。今夕尚在平,不寐聽仙樂。山影墨頭上,天倒壓屋桷。推窗看西嶺,林木遠如幄。月落未落時,紫翠眩斑剝。三峨蕩云海,波心一錐卓。光怪悸我魂,夜寒夢游岳。
酒興何如畢吏部,詩情已過鮑參軍。醉吟自足了一世,肯羨飄飄出岫云。
青萍照綠蕪,細柳漾新蒲。翡翠金堤并,鴛鴦玉水俱。時逢湘浦駕,來弄漢皋珠。春和日載陽,春思復多傷。野色含朝靄,流文蕩曉光。游心不自已,步步惜時芳。人行丹嶂里,鳥度綠蕪中。煙霧藏春寺,湖山繞故宮。蘭葉搴猶短,花枝折未空。湖鏡何曾拭,山眉本自舒。葉稠初隱鳥,花落乍驚魚。自有淩波步,回看擲果車。上路填車馬,中流沸管弦。折花傷玉手,照水落金鈿。及此芳春日,俱宜妙麗年。銀鞍馳白馬,玉軛駕黃牛。來往紅塵陌,嬉游綠水洲。鶯啼喧桂席,魚戲動蓮舟。寶袖拭瓊簫,金妝隱翠翹。衫長風裊裊,釵重步搖搖。鳴佩游三竺,回鑣度六橋。燕巢知歲別,鶯語識年華。獨坐閑調瑟,明妝出浣紗。春風日暮起,愁殺上湖花。青陽既蕩渭,綠水復盈淇。有女懷春出,容顏不可思。流光一拋擲,沉嘆返空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