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有畫醉僧醉道士醉學究者皆見于傳記及歌詩中予暇日為各賦一首 醉學究
圣師飲百觚,儼然常齋莊。
弟子習禮余,兕觥躋公堂。
至今遺風被洙泗,諸生雅歌老儒醉。
衣冠簡樸未可輕,安知中無魯二生。
圣師飲百觚,儼然常齋莊。
弟子習禮余,兕觥躋公堂。
至今遺風被洙泗,諸生雅歌老儒醉。
衣冠簡樸未可輕,安知中無魯二生。
圣人孔子能飲很多酒,卻始終莊重嚴肅。弟子們在學習禮儀之余,拿著兕觥到公堂敬酒。至今洙水和泗水一帶仍受其遺風影響,學子們唱著雅歌,老儒士沉醉其中。他們衣冠簡樸不可輕視,怎知其中沒有像漢初魯地那樣堅守禮儀的兩位儒生呢。
圣師:指孔子。
百觚:觚是古代酒器,百觚形容飲酒很多。
儼然:莊重的樣子。齋莊:端莊恭敬。
兕觥:古代酒器。躋:登。
被:覆蓋、影響。洙泗:洙水和泗水,在今山東曲阜附近,是孔子聚徒講學的地方。
雅歌:高雅的歌。
魯二生:指漢初魯地的兩位儒生,堅持禮儀不肯迎合劉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當時社會文化氛圍有所變化,詩人看到一些人輕視傳統文化和禮儀,便借描繪古代醉學究的形象,強調儒家文化的價值和傳承意義,表達對傳統文化的堅守。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儒家文化和禮儀的重要性。其特點是借古抒懷,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對文化傳承的思考。
一種孤荄,四出清芬,半秋始花。只些兒肌骨,才逾一芥,許多韻度,迥壓群葩。得雨相催,隨風所到,較七里山樊尤遠些。紛紛輩,笑渠儂桃李,徒競春華。試容老子婆娑。恍身在廣寒仙子家。任殷勤喚酒,恣從君賞,徘徊待月,剩向人夸。我有家林,舊栽巖壑,得歸去相延方是佳。姑先約,拼共橫船玉,教墮巾紗。
目斷秋江欲暮時,天邊落葉弄愁飛。翠華幸北平安信,只愿新鴻帶得歸。
萋萋芳草真成帶,寂寂落花何用茵。一老只今詩酒廢,未應孤負滿城春。
憑渠百步穿楊手。七札難穿犀甲透。眾心無異筑堅城,兒戲安能知細柳。豐碑刻玉三年就。一簣先加看領袖。紛紛壽夭較彭殤,唯有國殤千萬壽。
偕老亦既老,所欠惟一死。先行子不憚,繼往吾何餒。小別良可哀,顧此堂下晷。叩棺幸未闔,累喚寧能起。素衣空輯杖,雪涕隨逝水。相從五十年,十日靳我俟。茫茫望前路,目極天與海。入室日已晏,離魂在此榻。冥追試就枕,藥氣猶繞頰。中宵影隨形,徒倚還躞蹀。吞聲端有失,苦淚空凝睫。心知成永訣,未免戀一霎。我如夢為周,君如夢為蝶。去年菊花時,廊下偶攜手。花前憔悴人,悵然若難久。當時苦無覺,輕別將誰咎。一悲悲何窮,倏忽馀鰥叟。
秋豈悲人,人不悲秋,比春更濃。有蕙蘭風度,尚存芳菊,牡丹之獻,猶在芙蓉。舉蟹持醪,得鱸作鲙,晉宋間人有此風。休輕笑,彼柴桑傲吏,齷齪籬東。攜壺與客還逢。愿時許先生杖履從。嘆塵蹤如寄,鷗鳧江海,性真聊適,蜩鴳蒿蓬。刮眼青天,驚心黃葉,立盡梧桐月正中。凄然久,看物情終竟,不似春容。
玉輦愁經草地腥,酸風頻捲馬頭塵。我朝三百年忠厚,不信山河屬別人。
復見飛飛雪滿天,瑤林瓊樹皆可憐。屬予一病姑置酒,對此欲醉將無緣。
甃階綴蘚,波鏡涵空,來訊幽圃。露濕蓮房,粉泣似傷遲暮。追念昔同游,暗怊悵、光陰迅羽。感絲縈、寸藕萬縷,味同茹蓼辛苦。恣眺遠、煙霏深處。城號芙蓉,知更誰主。半幅鮫綃,淚血舊盟空誤。老病覺新秋,怕重見、黃花滿路。過今宵,判禁受、冷風澹雨。
弧矢四方,江漢一萍,少年壯游。嘆而今老矣,祗宜野服,欲何為者,還著輕裘。匹馬蕭蕭,孤鸞杳杳,城郭重來空白頭。西風里,對一番新月,又荻花秋。依然千古荊州。問劉表諸人還在不。向亭前舉酒,不堪北顧,船頭擊楫,忍負中流。遠水長天,淡煙衰草,還是當時王粲樓。何如且,倩吳歌楚舞,一洗新愁。
閶門城外水涵空,雁影凄涼落照中。一望秋風數千里,不知何處是行宮。
柴門草閣李生家,雪壓幽篁特地斜。寡鶴啄馀畦碎玉,連錢飛起樹零花。
嗟矍鑠翁,對嬋娟月,懷汗漫游。悵江湖幸有,季鷹鱸鲙,田園忍負,晏子狐裘。丹桂開時,青蘋渺處,家在三吳天盡頭。庭皋靜,又一番葉落,天下皆秋。少年弓劍邊州。驚轉首黃粱還夢不。嘆悠悠千載,關山無恙,滔滔一水,歲月俱流。鏡老菱花,笳悲蘆葉,新雁數行人倚樓。君知否,把眉峰蹙破,豈為身愁。
山行千岸翠作堆。
指非煙。蓬萊宮闕有無間。小玉扶頭,太真回面倚朱闌。無端。淚潸然。愁心宛轉憶長安。當年七夕盟誓,要將釵股比情堅。春睡驚破,漁陽烽舉,翠華從此西遷。悵梨花映雪,羅綺埋土,空委嬋娟。魂返太液池邊。珠露正泫。綠柳間紅蓮。依稀似醉,勻脂點鏡掃眉彎。更留連顧影,自舞翩翾。宛若鳳翥鸞騫。暗思舊日,寵極恩深,翻作長恨綿綿。事往成新感。逢生死別,萬緒縈牽。駱馬楊枝去也,又朝云、瘴海送華年。不須賦擬江郎,笳賡蔡女,今古同悲歡。漸數行、天際廢歸雁。懷遠道、行旅羈單。試問伊、獨往關山。竟何似、蛻骨向黃泉。料停驂處,鈴聲碎雨,共損宵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