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十首 其三
三山鏡湖上,出郭無十里。
結廬非所擇,但取便薪水。
間亦出從宦,安能慕園綺。
地主卜林塘,亦復異子美。
籧篨方丈室,僅足容臥起。
吾意本扁舟,陸居聊爾耳。
三山鏡湖上,出郭無十里。
結廬非所擇,但取便薪水。
間亦出從宦,安能慕園綺。
地主卜林塘,亦復異子美。
籧篨方丈室,僅足容臥起。
吾意本扁舟,陸居聊爾耳。
鏡湖之上有三座山,出城不到十里路。建屋不必刻意選擇地方,只要取水砍柴方便就行。偶爾也外出做官,哪能羨慕園公、綺里季那樣隱居。當地主人選的林塘,和當年杜甫的境遇又不同。那狹小如籧篨的方丈室,僅能容下睡覺起身。我本意是駕著扁舟漂泊,在陸地居住只是暫且如此罷了。
蘇叔黨:即蘇過,蘇軾幼子。汝州北山雜詩:蘇過在汝州北山所作的詩。次其韻:依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寫詩。
三山:指鏡湖附近的山。鏡湖:在今浙江紹興會稽山北麓。
出郭:出城。郭,外城。
結廬:建造房屋。薪水:砍柴汲水。
從宦:做官。園綺:指“商山四皓”中的園公、綺里季,他們隱居商山。
地主:當地的主人。子美:杜甫,他曾有過艱難的居住經歷。
籧篨(qú chú):本指用竹或葦編的粗席,這里形容屋子狹小。方丈室:一丈見方的屋子。
扁舟:小船。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蘇過有汝州北山雜詩,作者依韻而作。當時作者可能有過為官經歷,也有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有所徘徊。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和現實的無奈。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心境和創作風格。
翠幄臨都尚駐郊,言瞻龍漠度前茅。雨馀草氣千原合,日下云章五色交。給札修辭持玉筆,賜羹充腹出珍庖。白頭感遇知何補,阿閣清嚴棲鳳巢。趨召顛隮嘆目昏,旋聞予告荷深恩。藥頒西域千金劑,酒賜初筵九醞尊。默憶舊書忘晝永,行吟冷署覺春溫。摩挲素壁光于雪,思得參書寫樹根。
幾許秋風嘆息過,而今黃葉已無歌。我心不幻釋迦路,剩得孤星入夜河。
辭家譯遍五天書,避亂聊尋廢剎居。片月池中觀色相,千花塔下禮清虛。行隨流水因齋后,坐得新詩是偈余??凑f到城還不住,余生汨汨竟何如。
春到江波綠,潮來浦溆深。曉風看五兩,家信抵千金。笑讀謫仙句,病為莊舄吟。世途游歷遍,歸去老山林。
月色四時好,人心此夜偏。
盛名豈敢儕三俊,痛飲猶堪入八仙。屈指淳熙遺老少,到頭元祐幾人全。松為明誤夭千歲,薰與蕕并臭十年。立傳臣僚宜自愛,追懷此語一悽然。童蒙頗慕舞雩樂,老病猶參立雪碑。愧我高年成后殿,輸他半夜得單傳。著書有子詮中說,覆瓿無人守太玄。董薛程仇皆已矣,螢窗誰共輯遺編。
熟視天機日日新,無邊物色盡橫陳。從教巧手工摹寫,粉墨何能便逼真。
紫夾春衣可曾絮?絲竹西州可曾去?秋水微波木末亭,秋花半菊吳陵署。從官迫郁有三年,似汝驕奢留幾處?邀歡托宿故言寒,罷酒更衣幾愁曙。新林小婦寄書來,一種風流許君據。朝落鉛華妾自知,夜拂蘭幬君不御。梅生開書欲長跪,托道留連在山水。即知游子幾曾游,自說美人詎知美。先時拾翠凌陽池,憶汝吹笙出桃李。天涯此日龍使君,世上何人沈太史。已覺叢殘姜令非,空驚綽約梅生是。津途變化裁十年,光響消浮只千里。潮水長看三往還,交態今誰一生死。何況青眉并皓齒,美酒銷憂只如此。
四海干戈尚未平,不如歸隱聽歌聲。情知文武都無用,罷讀詩書不學兵。
噫吁嘻雄哉,俯視人間崔且嵬。氣勢平分千雉出,精華遠接萬峰來。赫赫民瞻那可及,耽耽爾輩情胡急。此石孤高插漢霄,朝嵐暮靄相呼吸。南燕歸飛嶺外翔,北鴻斂翮衡陽立。楚天云雨夢魂殘,粵地風煙眄望難。絕塞空留玄菟想,炎荒錯擬白狼看。三時磨洗烏孫佩,光射陰山片石寒。羈人久對生奇狀,寄言李廣弓休向。飲羽精誠莫漫嘗,置此金獸西崗上。
紛紛世事不堪論,典午乾坤勢已分。書罷黃庭無個事,閑開池館看鵝群。
兀坐郡齋里,遠憶黃冠客。洞口采芝歸,群羊臥白石。風吟落葉秋,雨翳殘鐘夕。攜酒欲相尋,山深斷行跡。
屏跡良吾性,逢辰每壯心。花含向日霧,柳變隔年陰。行坐自芳草,依棲還舊林。高樓出迥絕,無日不登臨。
高林霜落萬星攢,論品先應薦太官。不是詩家評素定,閩南合讓荔枝丹。
灝氣集云壑,群峰微雨晴。商飆起蘋末,木葉澄秋聲。山色依孤棹,天寒潮信平。滄浪有清處,可以濯吾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