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十首 其一
暑耘日炙背,寒耕泥沒腳。
眾人占膏腴,我獨治磽確。
力盡功未見,厥土但如昨。
豈惟窘糠粞,直恐轉溝壑。
今年雨旸時,天如相耕獲。
屋傾未暇扶,且復補籬落。
暑耘日炙背,寒耕泥沒腳。
眾人占膏腴,我獨治磽確。
力盡功未見,厥土但如昨。
豈惟窘糠粞,直恐轉溝壑。
今年雨旸時,天如相耕獲。
屋傾未暇扶,且復補籬落。
夏天除草太陽曬著脊背,冬天耕地泥水沒過雙腳。眾人都耕種肥沃的土地,唯獨我整治貧瘠的田土。力氣用盡卻不見成效,那土地還是和從前一樣。豈止是缺糧受困,真怕會餓死棄尸溝壑。今年雨水和陽光都很適時,上天像是在幫助耕種收獲。屋子傾斜來不及扶正,暫且先修補一下籬笆。
暑耘:夏天除草。炙:烤。
膏腴:肥沃的土地。
磽確:貧瘠的土地。
厥土:那土地。
窘糠粞:為缺少粗劣的糧食而困窘。糠粞,指粗劣的糧食。
轉溝壑:指餓死棄尸于溝壑。
雨旸時:雨水和陽光適時。旸,日出,晴天。
相:幫助。
籬落:籬笆。
蘇叔黨即蘇過,其《汝州北山雜詩》描繪了汝州北山的生活。此詩作者次其韻而作,可能當時社會農民生活普遍困苦,作者通過和詩表達對農民生活的關注和同情。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農民勞作的艱辛和生活的困苦,突出了耕種條件的差異。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對民生疾苦的關注,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講盡華嚴偈,
攝衣辭世塵。
泉淙死前語,
玉凝塔中身。
玉骨解藏歲月,饑膚不受塵埃。落筆驚鴻掠紙,延僧春露浮杯。
寂寥空山獨夜,蕭條古木清秋。風月誰家搗練,江頭何處釣舟。
塞上同游處,經(jīng)秋不見君。
酒杯誰共把,書札曠相聞。
木落陰山雨,沙昏瀚海云。
干戈仍未息,一倍惜離群。
千官催入紫宸班,縹緲爐煙夾仗間。曉日洛中新甲子,春風燕甸舊河山。凱成驃騎頻歸闕,詔許呼韓近款關。共聽太平元會曲,彩云飛處候龍顏。
寂寂復寂寂,夢境去來疾。頃涉三千里,不覺關山黑。飄飄入庭闈,怡怡語相接。門外藤蘿紅,窗前柳條碧。諸阮猶垂髻,二老發(fā)增白。七載依戀思,一訴累時日。天雞喔喔鳴,瞿然秋鐙側。鄭人埋野鹿,莊生化胡蝶。此境本人間,急追杳無跡。悔我向夢中,多費一回別。攬衣起徘徊,梅花印殘月。
性質孤高絕點埃,法華山上久培栽。中虛不異龍光出,曾帶曹溪衍派來。仙石壇邊景最清,寫成相贈見多情。歲寒不改心長在,枝葉從來一本生。霜雪難欺久抱堅,出塵標格凈娟娟。移根今向花宮里,中有虛心即是禪。
廣陵秋節(jié)半,旗鼓迓靈濤。鰍沈云海遠,風激雪山高。壯哉水濱人,游為水中豪。弄濤若平地,輕命如鴻毛。古稱公無渡,弱渡堪悲號。憑深良足畏,知險可先逃。甘言毒人藥,巧笑刳腸刀。狎玩終罹禍,險甚于滔滔。昭然□圣誡,勉旃于爾曹。
獨倚紗窗畫閣深。秋千架上月相侵。天街今夜涼如水,露滴芭蕉珠淚傾。風淡淡,夜沉沉。那堪愁緒苦縈心。彈琴欲遣胸中悶,撥盡朱弦悶轉深。
圣道濟天下,鯫生詎辦此。聿受孔子戒,遂學孔子仕。行義齊險夷,受任無遠邇。轍環(huán)不到秦,我行萬里許。未曉上征鞍,既昏猶未止。出都閱旬余,計程乃方始。愧彼鋤田人,一生守桑梓。中有沮與溺,應笑棲皇子。
學本先天造化中,希夷康節(jié)與磨礱。光明照破人心事,一片靈臺不是銅。
五朵青蓮簇翠鬟,峨峨一朵涌中間。近來若個宗風徹,至此方知佛日閑。采菊梵仙歸洞去,踏花獅子自空還。法身寶塔門門現(xiàn),畢竟游人未到山。
顏遠詩名四十年,風流今借義聲傳。獨留霜發(fā)還家廟,不遂潮頭上海船。萬卷書隨神女散,一家忠動敵人憐。九原絕少同鄉(xiāng)伴,猶賴延平太守賢。
舊說詩壇不可攀,豈期于此得窺斑。茫茫世事催人別,數(shù)見猶期數(shù)日閒。
堂上嬰啼五色衣,堂前荊樹爛相輝。流塵不到文江曲,家慶須知自古稀。家聯(lián)節(jié)孝先生譜,堂有文安學士書。具慶百年兼具翕,人間一樂有誰知。
投降趙卒本求生,坑后誰人不死爭。三召三辭寧自刎,邯鄲料不再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