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石鱉崖口潭舊廬招王學士
驟雨鳴淅瀝,颼飗溪谷寒。碧潭千余尺,下見蛟龍蟠。
石門吞眾流,絕岸呀層巒。幽趣倏萬變,奇觀非一端。
偶逐干祿徒,十年皆小官。抱板尋舊圃,弊廬臨迅湍。
君子滿清朝,小人思掛冠。釀酒漉松子,引泉通竹竿。
何必濯滄浪,不能釣嚴灘。此地可遺老,勸君來考盤。
驟雨鳴淅瀝,颼飗溪谷寒。碧潭千余尺,下見蛟龍蟠。
石門吞眾流,絕岸呀層巒。幽趣倏萬變,奇觀非一端。
偶逐干祿徒,十年皆小官。抱板尋舊圃,弊廬臨迅湍。
君子滿清朝,小人思掛冠。釀酒漉松子,引泉通竹竿。
何必濯滄浪,不能釣嚴灘。此地可遺老,勸君來考盤。
驟雨淅淅瀝瀝地響著,溪谷中寒風吹來讓人覺得寒冷。碧綠的深潭有千余尺,往下能看見蛟龍盤伏。石門吞納眾多水流,陡峭的岸壁像是張開大口的層巒。幽美的情趣瞬間有萬千變化,奇異的景觀不止一種。我偶然追隨追求功名利祿的人,十年都只做小官。拿著笏板回到舊園,破舊的房屋面臨湍急的水流。君子們在清明的朝廷為官,我卻想辭官歸隱。釀酒時過濾松子,引來泉水通過竹竿。何必去滄浪之水洗滌,也不能像嚴子陵那樣在嚴灘垂釣。這個地方可以讓老人安度晚年,勸你也來此隱居。
颼飗:形容風聲。
蟠:盤伏。
呀:張開大口的樣子。
干祿徒:追求功名利祿的人。
抱板:拿著笏板,指做官。
掛冠:辭官。
漉:過濾。
濯滄浪:出自《楚辭·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表示避世隱居。
釣嚴灘:嚴灘即嚴子陵釣臺,嚴子陵是東漢隱士,曾拒絕光武帝劉秀的征召,隱居垂釣。
遺老:指隱居養老。
考盤:出自《詩經·衛風·考盤》,指隱居。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在官場不得志,做了多年小官后,對仕途感到失望,回到舊廬,被自然景色觸動,從而創作此詩邀請友人一同隱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歸隱之意并邀友人同隱。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先寫景后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由閑適生活的追求,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的心態。
東閣郎官巧寫真。西湖處士妙傳神。嫣然一笑臘前春。
斗好雖無冰骨女,相宜幸是雪髯人。且煩疏影入清尊。
旭日藏山徑,
肩輿傍險行。
林深秘鳥語,
風細帶泉聲。
酒向麻姑覓,
詩緣老杜成。
平生塵土夢,
都付此山靈。
十條街巷九經過
那個相逢不綺羅
呼童好好注名籍
今日門庭好客多
左軍滇溟秀,剖符石阡守。
云貴本同賓,如鄉東西道。
云山識舊面,回馬知熟路。
何況諳土俗,善政因俗好。
君行毋謂遐,二方隨左右。
燕無消息雁都回
三疊陽關笛更哀
可惜梅花逢夜雨
一場春怨滿蒼苔
良夜何其。記古無鐘表,以香代之。般般鑄將新式,按節占時。銀箭金壺相應,五更中、幾轉相思。相思盤中字,燒到天明,字字成灰。
文人多好事,制篆文詰屈,草筆離奇。一端初爇,相績不斷方直。此際寒家夫婦,映孤燈、磨豆支機。要知幾更點,但聽村中,幾度鳴雞。
又到今年矣。甚流光、暗中吹過,東風似水。脫了青衫還戲彩,春在壽萱花里。聽爆竹聲聲不止。笑捧一卮為母壽,倩屠蘇、凈把愁腸洗。飲此者,大歡喜。
梅花算個真知己。任終朝斷風殘雪,閉門而已。阿父天涯攜弟妹,悵望二千余里。想寂寞應無異此。骨肉無端分五處,猛思量、舊恨重提起。倦且坐,烏皮幾。
百戰英雄老。向南山、短衣射虎,應弦而倒。如此將才無用處,一代風云氣小。讓豎子成名去了。矍鑠據鞍空復爾,故將軍、不畫云臺表。種瓜者,青門道。
記曾放馬天山草。剩此日溪山驢背,夕陽秋好。照水頭顱千丈雪,波底魚龍驚攪。野戍外角聲吹曉。聽罷荒雞頻起舞,撫雕戈、誓把煙塵掃。虎頭相,已枯槁。
學究先生樣。半生來、青鐙黃卷,烏皮絳帳。三字頭銜窮措大,不諱含酸骨相。難得是斯文未喪。一第蹉跎頭白早,嘆磨穿、鐵硯心徒壯。功名路,恐難望。
濟南博士江都相。溯流傳漢家真派,何嫌依傍。辛苦儒林謀絕業,全力名山休讓。覓冷蠹堆中同葬。七貴五侯君不見,牧豬奴、轉瞬青云上。得富貴,且無恙。
生死蘋鄉里。有同盟、舊鷗三兩,是他知己。明月一江吹笛響,拿個扁舟去矣。或雨細風斜不止。漁弟漁兄身世感,怕滄桑、換到閑煙水。漁兒女,又如此。
聯篷夜火鐙成市。正家家柁樓炊飯,酒香魚美。袖手江天垂釣罷,看盡來頭去尾。問順水順風能幾。飛到浪花頭也白,況禁他、世上風波起。漁唱遠,暮霞紫。
無計留春住。聽簾前、一聲杜宇,喚他歸去。多少鶯花都命短,散了彩云無數。剩憔悴章臺舊樹。留得縷金衫子在,認紅心、碎點燕支污。風與月,等閑度。
秋娘老矣憑誰顧。莫思量琵琶江上,荻花飄曙。愁壓眉尖和黛重,那有鏡中人妒。怕照影驚鴻相遇。月地花天無恙否,是當年、一曲銷魂處。青衫客,淚如注。
乾坤莽莽又今朝,
憂憤填胸郁不消。
殺運未終天道渺,
生機才轉吏人驕。
祗聞攘臂爭金帛,
可有驚心到斗刁。
坐擁貔貅空束手,
連營將帥已無聊。
雍門妙弦歌,哀響激人耳。
偉哉孟嘗君,慷慨淚如水。
當生復念死,誰謂悲能已。
絲桐信感人,世固乏之子。
堯自牽牛舜著鞭,
雖勞未必適牛天。
君今馴養犢成牯,
飽臥太虛游自然。
畫地為獄。
議不入。
刻木為吏。
期不對。
帆開天欲曙
星斗尚招搖
漸覺村居遠
方驚客路遙
不禁風獵獵
相送水迢迢
夜泊知何處
晴云隔暮潮
松竹繞吾廬,戶庭匝繁陰。
耽此日幽雅,而無塵鞅侵。
好風天際來,于以滌煩襟。
花鳥有深契,泉石諧知音。
有時發天籟,妙合無弦琴。
上憶千載人,朗然恣孤吟。
秦關迢遞南山曲,
漢閣嶙峋北極長。
揚策恥誇終孺子,
上書不學老馮唐。
斗邊銀漢仙槎影,
天上春云晝省香。
此去中朝才予列,
定知詞賦有輝光。
君家賢從子,嘗誦四愁篇。豈意隨仙吏,相逢在海天。風騷今幾變,金石爾相宣。樂府聲多楚,惟應知者傳。
往日稱詞伯,長州一迪功。今君起吳下,亦可傲空同。家在闔廬苑,客游扶木東。三閭乃騷圣,與子溯流風。
麗玉箜篌引,中郎黃絹辭。勞君抽象管,為我吊蛾眉。花好難成子,桐孤未有枝。胡香求四兩,將以慰相思。
朝露托桐葉,人生能幾何。須君東海月,長照北山蘿。二十已高尚,平生惟嘯歌。相期作嵇阮,飲酒養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