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翠虛亭廿絕 其十一
晉代諸名流,清談自相詫。何如阮嗣宗,長嘯深林下。
晉代諸名流,清談自相詫。何如阮嗣宗,長嘯深林下。
扁舟一葉泛江天,坐憶先生曠代賢。
乞食不妨輕五斗,高情何止邈千年。
自搔短鬢秋風里,誰種幽花細雨邊。
歸就東籬作重九,南山相對亦悠然。
巍巍金闕聳瑤天,
羽蓋朱輪滿大千。
慚愧野人樗散甚,
侍香親到至尊前。
望佛佛猶臥,還尋舊路回。
野禽隨上下,流水亦瀠洄。
來處云何在,歸途日已頹。
回看深翠里,瞬息隔塵埃。
大禪痛與藤條四,
林際輕彈蒿指三。
皮肉枉遭人戮辱,
面顏猶使我羞慚。
鶯啼燕語,又匆匆一月,好春過矣。冷到熏篝無夢在,種種惱人滋味。草綠如茵,花開似錦,庭院清于水。呼童掃徑,更看舊雨來未。
惆悵幾日登臨,危樓小坐,看蒼煙莫起。十二欄干閑倚遍,消受風斜雨細。濁酒添愁,新詞帶恨,判取瞢騰醉。維摩善病,傷時長灑清淚。
官事何時了,郊行亦興佳。不因修佛供,端為憶詩家。歌棹浮春浦,吟筇倚暮花。翻思紅蕊句,想像怨年華。
不作春游去,那能詩思佳。春山長在眼,白酒不謀家。泛泛一蓑釣,冥冥幾樹花。相從有真趣,無夢到京華。
寒食江頭去,精藍景象佳。懷人悲往事,得句念無家。飄泊苦多病,顛狂因惱花。那知三百載,崇祀有光華。
今昔名流幾許人,況于室邇更身親。
南州行卷雖云舊,東閣知名固若新。
再見每懷風度遠,兩年空恨往來頻。
其誰為我談名姓,車轍勤公野水濱。
西莊枕江側,頗足供釣弋。
鶯揚上苑聲,柳露章臺色。
知道早春回,欣陪上客來。
脫屣坐曲岸,沿流命酒杯。
三面開窗不向西,
半弓割取作花畦。
曉來一雨活新竹,
便有水蟲清夜啼。
別是江南一種梅,年年先占早春開。
東風有意憐冰骨,凍雪無情壓絳腮。
仙子自知豐格在,北人寧作杏花猜。
雖然未見調羹實,一寸丹心絕點埃。
枝強干弱鹿為馬,舜放堯囚龍作魚。
蒼梧山深鬼嘯雨,當殿無復群臣趨。
夜郎供奉古別離,拾遺杜鵑再拜詩。
苕苕君門門九閨,淚盡心摧君豈知。
兄弟交偏久,風波別奈何。
編韋家學貴,汁竹世臣多。
山氣聊支笏,江煙不廢蓑。
主恩元自厚,行矣慰蹉跎。
不破一甲折一矢,數十賊魁同日死。賊自殺賊誰所使,死不忘君一烈士。
烈士少孤氣崢嶸,弱冠膠庠已有聲。往年長沙賊攻急,曾參籌筆攖危城。
功成身退名不居,先人金陵有敝廬。冒雪沖風返故里,轉身賊來如搗虛。
城陷人思脫虎口,烈士搖頭獨否否。公等行矣了一身,我愚欲展回天手。
詭作書吏冀賊容,密封細字達軍中。元戎讀罷手加額,謂此上策吾當從。
長發毿毿小袖衣,出城入城賊不知。軍門立談定大計,約期內應迎王師。
大事垂成謀竟泄,可憐壯士空相結。毒刑備受命如絲,且竭吾忠用吾舌。
縱不能斫妖鳥頭,盍剪羽翼無使留。縱不能制猛虎命,盍斷爪牙無使橫。
瞋目大呼認不諱,同謀尚有老兄弟。指引某某皆其尤,賊怒切齒驚奪氣。
果然同類自相戕,烈士亦死神揚揚。傳聞慷慨捐軀處,云慘風凄小教場。
吁嗟乎!金陵節烈俱捐生,烈士鐵中之錚錚。一息僅存尚報國,臨危不亂尤難能。
他日褒忠恤典大書烈士名,江寧府學廩生張繼庚。
先開媚晴昊,孤艷斷魂時。
繞樹沈煙度,凌寒檀暈披。
參橫明月觀,雪細影娥池。
結實冥冥雨,君看雀啅枝。
君不見春風枝上華灼灼,春風日日吹華落。
人生且莫戀悲歡,朱顏卻被悲歡爍。
悲歡未盡年命盡,罷卻悲歡兩寂寞。
惟馀夜月流清暉,華間葉底空扉扉。
君不見垂髫兒,倏忽為人父。
君不見青蛾女,終作東家姥。
又不見華堂列綺筵,清歌雜妙舞。
須臾燭盡樂無聲,寂寂寥寥何所睹。
人生亦如斯,一往無今古。
白日不肯住,紅顏漸成土。
短歌行,聲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