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六夜聴雨
新春尚七日,小雨暗江城。
茆簷夜點滴,已作春雨聲。
輕黃上柳枝,嫩綠抽菊萌。
造物本何心,誰主此發生。
頗疑重云外,斗杓已東傾。
老至不可卻,一尊忘濁清。
新春尚七日,小雨暗江城。
茆簷夜點滴,已作春雨聲。
輕黃上柳枝,嫩綠抽菊萌。
造物本何心,誰主此發生。
頗疑重云外,斗杓已東傾。
老至不可卻,一尊忘濁清。
距離新春不過才七天,小雨暗暗籠罩著江城。茅草屋檐夜里傳來雨滴聲,已經像是春雨的聲響。柳枝上泛起了淺黃,菊花嫩芽抽出嫩綠。大自然本沒有什么心思,是誰主宰這萬物生長呢?我很懷疑在重重云層之外,北斗星的斗杓已經指向東方。年老的到來無法拒絕,我端起一杯酒,不再計較酒的清濁。
新春尚七日:距離新春才七天。
茆簷:茅草屋檐,“茆”同“茅”。
輕黃:指柳枝剛泛出的淺黃色。
菊萌:菊花的嫩芽。
造物:指大自然。
斗杓:北斗星的斗柄。
一尊:一杯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內容可知是新春之際。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對時光和自然變化有所感悟的心境,看到新春初至的景象,觸發了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借新春景象抒發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將新春生機與自身感慨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特別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深刻思索。
林密戶稍陰,草滋階欲暗。風光蕊上輕,日色花中亂。相思不獨歡,佇立空為嘆。清談莫共理,繁文徒可玩。高唱子自輕,繼音予可憚。
九五飛龍寶殿高,朝回常倚赭黃袍。星祥一過天王目,長夜經綸不厭勞。
豫章官逸遠,直筆非謗史。天遣來黔涪,詩鳴配子美。
風雨罷天涯,坐處萬蟬聲咽。遙想騷人狂狷,擁嵯峨高節。隔江船鼓已沈沈,臂縷還輕絕。休恨更闌枕上,任鬢邊橫雪。
寒骨千年飲恨埋,馀哀空寄望思臺。縱令曲沃精魂見,寧與商山羽翼來。趙虜典刑何足正,周公畫像可憐開。忍心本自窮兵起,巫蠱焉能作禍胎。
摘歸羅袖滿,行與美人隨。鉤弋拳難啟,兜羅手易垂。橘林無此種,花氣有馀吹。歲歲留過臘,芬芳總不衰。
車兵絕多膂力,黃奴全沒心肝。可惜金昌致踣,輸他醉死長安。
步出清涼界,山川入望來。云光宮闕近,野色畫圖開。地可登高賦,人宜避暑杯。不堪仍送遠,徙倚思悠哉。
久病鮮塵事,溪山遂相安。欲知生息意,自樹庭中蘭。靜睹花葉榮,春風吹亦難。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瀾。同在天地中,安能測其端。夜澄眾境寂,月小松聲寒。言念御風人,感茲清露漙。悲來心自微,凄然竟長嘆。月至林木異,心空來遠聲。草根幽響奏,小葉孤螢明。靜念既有在,久之無可名。輕云自閑暇,坐久山風鳴。微雨偶然過,清心相向生。鳥亂南山云,日照南山綠。東風語流鶯,相吹還斷續。撫彼石上泉,平生自云足。浮榮不常御,回薄無停矚。茍非女蘿枝,焉能事屈曲。峨峨高山松,漾漾深溪淥。持此云外心,一謝西飛鵠。灼灼山半花,閑閑水中藻。茍無松柏心,飄零向誰道。蜉蝣炫衣裳,楚楚苦不保。野老惜春色,間籬薙青草。青草忽已繁,蘭蕙日已老。蘭蕙日已老,我心當奈何。人生貴適意,所樂豈在多。卓然負書翁,悠悠謝山阿。
酒熟行間便酒筵,何如諸老共花前。風軒有興還邀客,嘉會難逢肯吝錢。懶服苓參方外士,不離詩酒地行仙。元神共等乾坤老,莫問今年是去年。
落日蕭蕭天已昏,梅花月色暗銷魂。冷風古道無人跡,一樹枯楊蓋墓門。
春江淥凈帶晴煙,曉發蒼梧萬里船。酒盡長亭賓客散,有人極目楚南天。
廿年曾記住朱明,飽食丹砂道未成。暫到此間修白業,更無馀力種黃精。煙霞久別休心住,藥石應難與化爭。不見苧蘿溪畔女,顰眉捧腹更傾城。
兩地禪林一日窮,角巾面面折沖風。花枝作雪浮天上,酒禁從誰到寺中。坐指帆檣江色暗,買看池館枝頭空。歸來正上南城月,醉臥松根聽暮鐘。
寶月團圓開素波,宮娥前隊引笙歌。白云鄉遠應難到,爭似琳池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