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蜀三首 其三
譚侯才氣敵文園,日日銀鞍畫戟門。
奇句入神聞鬼泣,巨觥如海看鯨吞。
一官胄監能令死,萬里銘旌忍更論。
湖上秋來頻入夢,憑誰詞翰與招魂。
譚侯才氣敵文園,日日銀鞍畫戟門。
奇句入神聞鬼泣,巨觥如海看鯨吞。
一官胄監能令死,萬里銘旌忍更論。
湖上秋來頻入夢,憑誰詞翰與招魂。
譚侯才華可與司馬相如匹敵,每日騎著銀鞍馬出入畫戟高門。他的奇句出神入化,連鬼神聽了都悲泣;豪飲時大酒杯如海洋,仿佛能看他像鯨魚般吞咽。只做個胄監小官竟能致死,萬里之外的銘旌之事更讓人不忍再提。入秋以來我常在夢中回到蜀地的湖邊,憑借誰的文筆去為他招魂呢?
譚侯:指譚某,具體不詳。
文園:指司馬相如,他曾任孝文園令,后世稱其為文園。
銀鞍畫戟門:指富貴人家。銀鞍,裝飾華麗的馬鞍;畫戟,有彩飾的戟。
巨觥(gōng):大酒杯。
胄監:即國子監,這里指在國子監任職的小官。
銘旌:豎在靈柩前標志死者官銜和姓名的旗幡。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身處異鄉,友人譚侯懷才不遇而死,詩人有感于此,寫下此詩以表對友人的懷念與惋惜,也可能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友人譚侯,突出譚侯才華橫溢卻命運不濟。其特點是情感濃烈,豪放與哀傷交織。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及較高的詩歌創作技巧。
黛眉蹙,減容光。歷盡風霜苦未央。斛剩馀愁動斗量,還須車載付滄浪。
學求入處須師授,此外難為盡靠師。但向行時無息處,進前曲折自能知。
念汝西河戚,身罹隔谷悲。人生缺陷地,同是白頭時。
風信吹涼入鬢清,悠然目送一鷗輕。鷗飛不盡天回影,練色波光曳曳明。
茯苓龜鳥形,華山生者好。千歲附松根,赤白長相抱。
鸂鶒將雛護石根,莓苔綴纜雜衣痕。幾椽茅屋生春色,無數桃花燒野村。祈歲鄉儺簫鼓咽,坐風舟子笑歌喧。蓬窗興劇誰憐汝,喚取青峰映綠尊。
永夜發孤笑,起看河漢流。群山涌翠浪,纖月掛瓊鉤。豈謂艱難日,翻成汗漫游。虛舟全不系,暮景付滄洲。酷暑事行役,瘴云天一方。曉登丞相嶺,夜宿翰林堂。月落星河耿,軒開風露香。微涼生枕簟,歸夢到江鄉。
高侯挾我游盤山,下盤已見凌大荒。一峰長懸遼海色,千澗暗發松花香。寒流觸磴掛玉乳,老檜破石垂青裳。虎豹盤挐斗屈強,虬龍甲鬣森開張。芒鞋恍躡元氣度,竹榼欲借春云裝。行窮杳靄徑將絕,忽有鐘聲來上方。排空獨創舍利塔,鑿壁更筑支公房。我疲足力欲就枕,高侯賈勇不可當。俯看群山一培塿,榆關鐵嶺橫蒼茫。建牙吹角浩無際,飛芻轉餉遙相望。天門絕頂僅咫尺,安得送侯北斗傍。坐揮如意奪敵膽,萬馬不敢驕秋霜。野夫飽弄茲山色,何似日作尚書郎。
碧梧翠竹兩清姿,豈但高齋坐對宜。裁管斲琴堪大用,不然須見鳳來儀。
大君重九節,下輦上林中。酒闌嘉宴罷,車騎各西東。時余守西掖,脂車歸北宮。車分獨坐道,扇拂冶城風。落照漸中滿,浮煙槐外通。長樂含初紫,安榴拆晚紅。
飛鴻銜尺素,秋杪是歸程。掃徑迎霜色,留杯醉月明。窗虛看雁影,院靜聽砧聲。好踐庾樓月,狂歌整舊盟。
一宿雨狂暮色昏,傷春心事莫重論。樓上珠簾慵不捲,花帶清露垂淚痕。拈得一枝香未歇,道逢知己勝感恩。欄曲漸高花影移,西風小立動愁思。花開花落應時節,秋月春風任所施。今日花飛汝相惜,明朝又墜幾多枝。早知一般歸搖落,何必年年苦爭春。魏紫姚黃轉眼盡,玉堂金馬俱埃塵。由來萬物有常則,遞換因循隨大鈞。著意葬花人易老,惜花未必知花人。畫師近日性何孤,寫出惜花仕女圖。圖成索詩要自作,操翰慚吾濫吹竽。燈前讀畫頻嘆息,寒夜敲詩酒一壺。淺水揚舲徒費力,佛頭點污論豈誣。匆匆寄去衢江上,開卷能博一笑無。
青云得路問誰先,講下諸生汝最賢。帖仿鐘王書半草,經談虞夏古無前。辛勤慎勿渝初志,顯達應須趁妙年。別后臨風聽消息,狀元多是出莆田。
觀心原是妄,論舊莫生愁。麋鹿煙霞晚,魚龍澤國秋。海月不可拾,銀河空自流。夜涼猶露頂,趺坐竹林幽。
鎬京臘日開芳宴,春滿仙桃侍九重。擊壤只今垂白發,揮杯何處覓黃封。金鑾每見瑤詞妙,玉兔長聞瑞氣濃。寄與掖垣風月道,別來誰聽景陽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