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和孟天煒都司見寄五首 其四
婁上人家不識春,檐頭蛛網亦生塵。朱門桃李皆零落,只有東風未嫁人。
婁上人家不識春,檐頭蛛網亦生塵。朱門桃李皆零落,只有東風未嫁人。
古人重結交,一諾輕千金。
嗟我與夫子,論交歲月深。
一別三十年,兩鬢霜雪侵。
愿言益自強,雁來時寄音。
乍向曹溪路,緇塵迥已分。風清盤細草,徑繞出香云。松影千峰暗,泉聲兩岸聞。遙聆持妙偈,不覺意先醺。
夙昔懷真秘,褰帷訪路微。一機原不二,是了更何非。山即毗盧帽,云如壞色衣。天開能祖意,漫語道南歸。
白云鼓起沒弦琴,
一曲冬來意甚深。
清韻至今猶未泯,
江南江北少知音。
花上盈盈人不歸,棗下纂纂實已垂。
臘雪在時聽馬嘶,長安城中花片飛。
從師學道魚千里,蓋世成功黍一炊。
日日倚門人不見,看盡林烏反哺兒。
幽人慣調鶴,散步臨前墀。
興來觀其舞,開籠無常期。
胎仙若解意,小立修容儀。
徐焉頓修趾,雙翮俄參差。
暫離芳春地,不上喬松枝。
徘徊弄逸態,宛轉矜殊姿。
驚鴻方振迅,翔鳳偏威垂。
煙霧隱芝圃,風雨生瑤池。
詎嫌心目眩,祇覺精神移。
軒翥亦已久,斂翼還自持。
橫空騁天步,華表忘歸時。
顧念馴養恩,云外憑招之。
低徊同戲彩,不愧林家兒。
遮坐銀屏度水沈。障風羅幕皺泥金。日遲宮院靜愔愔。
繁杏半窺紅日薄,小憐低唱綠窗深。試拈犀管寫春心。
世事方屯艱,經營賴上材。
小心參帷幄,大力運昭回。
入座香風滿,懷人梁月催。
笑言通夢寐,杯斝屢追陪。
徐孺沈憂久,元龍爽氣開。
旅途雖偃蹇,高義感風雷。
頻有西園賞,無虞江夏災。
欣逢瑤海使,新自日邊來。
正值龍山會,兼陳戲馬臺。
可令南極老,黃發倚鄒枚。
江縣看花后,山城種柳時。
布袍竹杖鬢如絲。
今日畫圖相對、系人思。
黑水白山云影遮,滄桑幾度到龍砂。
上通玄黃三千史,下逮韓歐八十家。
桃李向陽皆結實,蘭蓀比蔭盡成芽。
精神矍鑠春長駐,白首鴻光歲月賒。
祥云高覆萬年枝,日麗風和晉酒卮。
東渡求知深造詣,南華講學頌名師。
襟懷曠達香山派,落句清新開府詞。
此日耆英赴勝會,正逢盛世入新時。
樓平疊巘。瞰瀛海、波三面。
碧云掃盡,桂輪滉玉,鯨波張練。
化出無邊寶界,是名壯觀。
追游汗漫。愿少借、長風便。
麻姑相顧,□然笑指,寒潮清淺。
頓覺蓬萊方丈,去人不遠。
日穿花影碎,村犬花外吠。一起南村來,婦女裝成隊。
小兒懷在懷,大兒背在背。右手持彎弓,左手張闊袋。
下我村北田,挑我田中菜。菜花香可憐,菜葉青可愛。
但苦根不肥,天旱失灌溉。饑多難普療,人多不一輩。
得挑時且挑,盡我此田內。三五村東頭,誰家鄰姊妹。
相邀斗草來,各擷幽芳在。金釵落翠鬟,坐地成賭賽。
嫣然一笑間,春風生萬態。那知挑菜人,當年亦粉黛。
祖佛超談問作家,
困來宜吃建溪茶。
重陽日近開金菊,
深水魚行暗動沙。
幾年傷遠別,今日訪吾師。
入谷聞鐘早,穿林到寺遲。
燕巢新構殿,云護舊編籬。
采藥歸應晚,瓶花落硯池。
駐馬城南路,對繞堤深柳,垂蔭天窄。散麴芳悰,怕東風飏起,幾絲愁碧。霧眼花光隔。任葉底、亂鶯梭織。背畫闌、影落平蕪,遙揖翠微山色。
水側。憑高望日。問殘酒催醒,何處羌笛。門巷依然,嘆蘭叢露冷,棗林香寂。梁杏春無跡。剩幕燕、飄零如客。問曉風、夜月徘徊,幾人鬢白。
鐵柱空勞造昔年,
巍峨宮闕削寒煙。
異香散盡秋風冷,
辜負深藏廿四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