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漢逸人傳二首
子陵沒已久,讀史思其賢。誰謂潁陽人,千秋如比肩。嘗聞漢皇帝,曾是曠周旋。名位茍無心,對君猶可眠。
東過富春渚,樂此佳山川。夜臥松下月,朝看江上煙。釣時如有待,釣罷應忘筌。生事在林壑,悠悠經暮年。
于今七里瀨,遺跡尚依然。高臺竟寂寞,流水空潺湲。
龐公南郡人,家在襄陽里。何處偏來往,襄陽東陂是。誓將業田種,終得保妻子。何言二千石,乃欲勸吾仕。
鸛鵲巢茂林,黿鼉穴深水。萬物從所欲,吾心亦如此。不見鹿門山,朝朝白云起。采藥復采樵,優游終暮齒。
子陵沒已久,讀史思其賢。誰謂潁陽人,千秋如比肩。嘗聞漢皇帝,曾是曠周旋。名位茍無心,對君猶可眠。
東過富春渚,樂此佳山川。夜臥松下月,朝看江上煙。釣時如有待,釣罷應忘筌。生事在林壑,悠悠經暮年。
于今七里瀨,遺跡尚依然。高臺竟寂寞,流水空潺湲。
龐公南郡人,家在襄陽里。何處偏來往,襄陽東陂是。誓將業田種,終得保妻子。何言二千石,乃欲勸吾仕。
鸛鵲巢茂林,黿鼉穴深水。萬物從所欲,吾心亦如此。不見鹿門山,朝朝白云起。采藥復采樵,優游終暮齒。
嚴子陵離世已久,讀史時我思念他的賢德。誰說潁陽的嚴子陵,雖歷經千秋卻如在身邊。曾聽說漢光武帝,與他交往不拘禮節。若對名位無心,面對君主也能安然入眠。東行經過富春渚,喜愛這里的美好山川。夜晚臥于松下賞月,清晨觀看江上云煙。垂釣時似有所期待,釣完后便忘了捕魚的工具。生活在山林溝壑間,悠然度過晚年。如今七里瀨,遺跡依舊留存。高臺寂寞無人,流水空自潺潺。龐公是南郡人,家在襄陽。他常去哪里呢,是襄陽東陂。他發誓從事農田耕種,最終能保全妻子兒女。何必提二千石的官職,還想勸我出仕。鸛鵲在茂林筑巢,黿鼉在深穴棲息。萬物各隨其愿,我的心意也是如此。不見鹿門山,每天清晨白云升起。采藥又砍柴,悠閑度過一生。
子陵:嚴子陵,東漢隱士,曾與劉秀一同游學,劉秀稱帝后,他隱居不仕。
潁陽人:指嚴子陵,他曾隱居潁水之陽。
曠周旋:交往不拘禮節。
忘筌:比喻達到目的后忘記了原來的憑借。
二千石:漢代郡守俸祿為二千石,后用以代指郡守等官職。
黿鼉:大鱉和鱷魚。
暮齒:晚年。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處于對現實有所不滿,向往古代隱士的生活,可能是在社會動蕩或個人仕途不順等情況下創作,以表達對隱逸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通過贊頌嚴子陵和龐公兩位隱士,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詩中展現了隱士們不慕名利、親近自然的高尚品質,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由、閑適生活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柳郎八十二,藍嫂一十八。夫妻共百年,相憐情狡猾。弄璋字烏?,擲瓦名婠妠。屢見枯楊荑,常遭青女殺。
花映巖廊近紫宸,宮官行酒過三巡。共攜滿袖香煙出,散作都城十日春。
君看籌筆驛江邊,翠壁蒼崖起晝煙。正是峽中佳絕處,土人休用作畬田。
石火機鋒上,那容著意根。透情名出世,離念是知恩。
花滿晴煙樹滿云,我來寧是學仙人。愿將九曲溪頭水,散作年年百里春。
汧流入城郭,亹亹渡千家。不見雙池水,長漂十里花。
仔細曾窮究。想六地眾生,強攬閑愁。恰才得食飽,又思量、駿馬輕裘。有駿馬,有輕裘。又思量、建節封侯。假若金銀過北斗。置下萬頃良田,蓋起百尺高樓。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貪利祿。競虛名,惹機勾。豈知身似、水上浮漚。貪戀氣財并酒色,不肯上、釣魚舟。荒盡丹田三頃,荊棘多稠。寶藏庫、偷盜了明珠,鐵燈盞、滲漏了清油。水銀迸散難再收。大丹砂甚日成就。殺曾叮嚀勸,勸著后,幾曾偢。苦海深,波浪流。心閑無事卻垂鉤。嗚呼錦鱗終不省,搖頭擺尾,姿縱來來,往戲波流。愚迷子,省貪求。只為針頭上名利。等閑白了少年頭。
津亭歌罷酒杯空,目極遙天送斷鴻。馬上夕陽孤店柳,渡頭殘月半林楓。瘴云漠漠辭閩北,鄉樹重重辨甬東。此日莼鱸歸計得,思家張翰怯秋風。
爾愛文章事,應知著力難。涵容須有日,操縱亦多端。大義如分燭,圓機自躍丸。果能追古作,先向老夫看。
何處飛來海鶴姿,白頭金紫照清時。天教椿樹長如此,身是神仙自不知。膝下綵衣丞相舞,花邊春酒上公持。年年入奏升平曲,不道禎祥正在茲。
細雨秋山凈,寒煙暮野空。龍蟠無濁水,鳳宿有孤桐。世業兵戈后,年光客旅中。云林千古意,寂寞幾英雄。
會合自昔有,茲遇諒非常。孰知謫馀者,而復登君堂。承顏愜素仰,聆論慰離傷。矧乃二月中,物景屆春陽。歷歷嘉禽哢,靡靡眾樹芳。清芬已云好,重有酒盈觴。詢候舉舊札,攄情藉新章。榮貴豈衷慕,所蘄樂時康。
按得千金御藥方,合時分取桂輪香。圣人一體君臣義,百病祛除保壽康。
鴛鴦宿處常交頸。上有蓮花雙蒂并。招呼妾夢夢中人,愿作君身身外影。同心細語曾同允。嚙臂深盟羞獨冷。可憐蹀躞笑溝流,不起波瀾如古井。
瑞鹿吾所慕,勇決敢不勉。夜來歸夢清,疑在啼猿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