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書事
單衣初著下湖天,飛蓋相隨出郭船。
得雨人人喜秧信,祈蠶戶戶斂神錢。
黃雞煮??無停筯,青韭淹葅欲墮涎。
丞相傳聞又三押,衡茅未改日高眠。
單衣初著下湖天,飛蓋相隨出郭船。
得雨人人喜秧信,祈蠶戶戶斂神錢。
黃雞煮??無停筯,青韭淹葅欲墮涎。
丞相傳聞又三押,衡茅未改日高眠。
剛穿上單衣就來到湖邊,乘車相隨乘船出了城郭。下雨了人人都為秧苗生長的消息而歡喜,家家戶戶為祈蠶收斂祭神的錢。黃雞煮成菜肴,大家不停地用筷子夾著吃,腌制的青韭讓人饞得要流口水。聽說丞相又多次簽署文書,而我依舊住在簡陋的茅屋中,直到太陽高高升起還在安睡。
上巳:古代節日,在農歷三月初三。
飛蓋:飛馳的車輛。蓋,車蓋,代指車。
郭:外城。
秧信:秧苗生長的消息。
斂神錢:收斂祭神的錢。
??:同“臛”,肉羹。
筯:筷子。
淹葅:腌制的菜。
三押:多次簽署文書。
衡茅:簡陋的茅屋。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此詩描繪的是上巳節時鄉村的景象,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人們能夠正常開展農事和節日活動。詩人或許處于一種遠離官場紛擾的狀態,在鄉村享受著寧靜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上巳節鄉村的熱鬧生活和詩人的閑適心境。其特點是生活氣息濃厚,以鄉村瑣事入詩。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生動反映了當時的民俗風情。
落日淮橋上,因君得勝游。花蹊入流水,林院近清秋。撫景方成玩,題詩更少留。悠然心跡靜,新月照歸休。
春風無聲海日起,梅花滿樹煙茫茫。西湖昨夜笙歌靜,相見逋仙是林中。
秋氣四山寂,拂云欲彈琴。聊以發清嘯,天風吹我衿。我衿白露零,起立空山岑。耿耿不得寐,遙望煙云深。無聊策短筇,薄采苓與芩。合以舒煩郁,寒泉照吾心。
遼室東丹九葉芳,曾陪劍佩侍明昌。學書寫盡千林葉,習射能穿百步楊。興廢人間戰白蟻,榮枯枕上夢黃粱。故山咫尺宜歸去,莫使因循三徑荒。
我有骍角弓,百步能破敵。力強不受檠,材美陋越棘。時能斃飛將,萬騎莫敢逼。翻翻鐵絲箭,剡剡金瓜鏑。鼓寒霜氣重,應手響霹靂。豈惟射渠魁,眼中已無敵。雄哉兩櫜鞬,儼若左右翼。時來亦大用,不偶直暫塞。我弓雖少置,未許楚人得。
蟬聲樹色村村似,一坐君亭日每斜。靜里柴門惟燕雀,老來樽酒是桑麻。年豐鄰里家家麥,時至園林處處花。苦熱只今憂赤土,幾時龍起沛天涯。
潦草支塵事,閑僧不用邀。聞山皆欲去,愛雪只愁消。春近忙移樹,溪平好作橋。詩文三百卷,全似許由瓢。
聞道為關日,舟船正好行。依然經賦足,頗覺算緡輕。牢落江湖夢,遲回故舊情。致身霄漢上,林下望升平。
紫鳳檀槽綠發娼,玉堂見慣可尋常。作歌未必腸能斷,明日聽歌更斷腸。
簌簌精靈無所匿。大夢初時,不解孤和寂。墮落花前蝴蝶翼,說穿冥滅之消息。從此溫柔成記憶。隨了風姿,迷惑中沈默。收拾微霜青白色,溶于刻骨深寒側。
當今一代數詞宗,俯視榆生獨仰公。十譜論叢傳海外,遍栽桃李滿春風。
夏日尋幽到上方,清陰滿地午生涼。雨過山色重重好,風度荷花陣陣香。詩景百般行處有,塵緣萬種坐來忘。云扃叩遍無人見,惟有殘書滿石床。
是花紅似美人心。小坐春馀一線陰。開到高樓夜氣深。舊羅襟。綠鬢欺狂勸爾簪。
虎將親提十萬師,功成頻奏乞歸詞。寧知巧貝生文錦,不信明珠溷素絲。上將且開黃菊宴,游人先到赤松祠。飛霜夜發河橋舫,愁絕乖龍入夢思。
老子從來寵利輕,于棋待詔昧平生。內中稱賞秦郎帖,御筆批依不必更。最怕摛詞與草麻,明朝傳布競攻瑕。而今失韻乖平仄,撻市哄堂一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