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足累日不能出庵門折花自娛
頻報園花照眼明,蹣跚正廢下堂行。
擁衾又聽五更雨,屈指元無三日晴。
不奈病何拋酒醆,粗知春在賴鶯聲。
一枝自浸銅瓶水,喜與年光未隔生。
頻報園花照眼明,蹣跚正廢下堂行。
擁衾又聽五更雨,屈指元無三日晴。
不奈病何拋酒醆,粗知春在賴鶯聲。
一枝自浸銅瓶水,喜與年光未隔生。
頻頻有人來報,園中的花開得耀眼。可我腿腳不便,連下堂行走都困難。蓋著被子又聽到五更的雨聲,屈指一算,竟沒有連續三日是晴天。無奈被病痛折磨,只能放下酒杯。幸虧聽到黃鶯啼叫,才大略知道春天來了。我折了一枝花浸在銅瓶的水中,欣喜自己與這美好的春光并未隔絕。
蹣跚:走路緩慢、不穩的樣子。廢:停止。
醆:同“盞”,酒杯。
元:同“原”。
粗知:大略知道。
隔生:隔絕生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知,詩人當時因病足多日不能出門,身體不適。在這樣的情況下,外界的春光和自身的病痛形成對比,詩人通過折花來自娛,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病中對春光的感受。其特點是情感細膩,將病中的無奈與對春的喜愛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情感的能力。
相逢杯酒罄交歡,轉眼真成按劍看。千古相知推管鮑,同心直到白頭難。
歸自星壇日未斜,草庵留住一杯茶。道人自點花如雪,云是新收白露芽。
中年兒女更情長,宛轉重吟婦病行。終日菜羹魚醬外,帖書乞米藥鈔方。
為歡亦已侈,祇覺別離輕。便有還家樂,難堪此夜行。夢君小兒女,依我尚縱橫。佛住無三日,由來鑒此情。
朝來寫得故人書,雙鯉難尋雁亦無。付與離堆江水去,解從郫縣到成都。
生紅一簇海榴枝,慚愧虛翁兩鬢絲。久客湖山何足戀,□□父子自相知。江南江北千鐘酒,身后身前萬首詩。連□□霖忽開朗,人生亦有晚晴時。
玄經罷草不勝閒,愁遣幽人問字還。別后相思何所道,尊前秋色似君山。鈴閣深沈漏漸稀,新涼綷縩上荷衣。相逢始信無官好,今夜思家明夜歸。
江南無此一雄藩,穩稱將軍小踞蟠。韜略世傳天下少,棣華鼎峙帥臣難。狂胡要使如灰滅,中國先須大器安。慘慘塵沙天欲雪,北風凜凜劍芒寒。
詩詠東山我欲徂,音沈絲竹辟新途。飛天穴地翻奇局,沂水春風猶故吾。眼見累朝容自傲,身全歷劫不為愚。紛爭蠻觸休多管,且慶馀生醉唱喁。
千卷儲書作墨莊,夢隨春草到池塘。涓涓碧井分仙社,面面青峰隔女墻。丹桂燕山多異種,金砂樵谷有遺方。接?倒著閒臨水,照見?鬖發影長。郡郭風光此具觀,頻來杖屨不辭難。花枝詰曲池邊過,山色崔嵬雨后看。軒冕已拋全世局,圖書終不厭儒酸。病馀筋力猶供客,日課園蔬侑素盤。
相看疑是夢,別恨好誰知。驛路花將發,離亭柳漫垂。淺渚孤舟泊,深山匹馬遲。憑闌無個事,日日數歸期。飛盡楊花別,相看不自由。征人望絕塞,少婦倚空樓。易換春前色,難聽角里愁。無情江上水,日日送行舟。
墮劍遺弓淚未乾,斷蓬漂梗不知寒。月明正在行宮上,猶作瑤墀舊夢看。
去年此日買蘭橈,薄暮輕陰轉石橋。未到平山明月上,水香深處共聞簫。
墜溷由常事亦常,才人竟詡足如霜。卻教人憶泥中婢,八字墻高似鄭鄉。里門四鼓不曾關,此會良宵豈等閑!馬異盧同俱絕妙,更聞詩派到牛山。
三千年事一傷神,難問前因與后因。黃土何心理季子,青山無淚哭春申。帶橫絕壁天為塹,斗大孤城地有垠。我為陳思一惆悵,等閒飄泊苦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