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
天地回春律,山川掃積陰。
波光迎日動,柳色向人深。
霑灑憂時淚,飛騰滅虜心。
人扶上危榭,未廢一長吟。
天地回春律,山川掃積陰。
波光迎日動,柳色向人深。
霑灑憂時淚,飛騰滅虜心。
人扶上危榭,未廢一長吟。
天地迎來春天的節律,山川掃除了長久的陰霾。波光迎著陽光閃動,柳色對著人顯得更加濃郁。我揮灑著憂慮時局的淚水,心中懷著消滅敵虜的豪情壯志。有人攙扶著我登上高亭,我仍忍不住放聲長吟。
春律:春天的節令、規律。
積陰:長久的陰霾。
霑灑:揮灑。
飛騰:形容情緒高漲。
危榭:高亭。
此詩可能創作于國家面臨外敵威脅、局勢動蕩之時。詩人在春天看到自然的生機,對比現實的憂患,從而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以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和對時局的憂慮。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的愛國情懷和對時局的憂慮。它的突出特點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在特定時代的情感與思考。
妾年八九齡,始知男女別。十三學女工,穿針向秋月。十五繡得雙鴛鴦,自小不離慈母傍。有髻不簪金雀釵,有耳不懸明月珰。朝朝畫眉臨古井,愛渠百尺波瀾靜。水底桃花不見春,愁心亂若青絲綆。東家女兒花滿頭,問妾不嫁心焉求。鸚鵡愿依丹桂老,蟪蛄安識青松秋。乾坤無情白日短,寂寞空閨綠苔滿。何當約取許飛瓊,月明夜夜吹瓊琯。
同隊嬉游一鏡塘,往來戲弄碧波光。不知誰洗蕓窗硯,吞得胸中墨水香。
汝病謝含香,歸歟臥草堂。庭趨候杖屨,林憩訊松篁。種藥春登圃,尋源夕泛航。猶憐臺館地,不負芰荷裳。屈宋元悲楚,鄒枚舊賦梁。卑棲愁燕雀,高起羨鸞凰。琴憶風流調,詩留倡和章。因君嵩少去,吾亦念滄浪。
未化濃愁似酒醺,蟲聲每向夜窗聞。孤吟忽覺形骸失,兩地長如羽翼分。剪燭期同李商隱,尋春恐作杜司勛。何當攜手白云外,歸去西山鸞鶴群。
晨榜催宵發,荒煙浦溆迷。津遙微見樹,村近稍聞雞。宿莽漁先起,殘荷鷺尚棲。羨君高枕臥,誰念庾安西。
吾獨愛孤竹,挺身霜雪中。不曾似行葦,傾倒只隨風。
黃塵走名都,白日觸隆景。云山忽當眼,便自出人境。翛然蹇驢翁,細路轉巖嶺。疏林劃空明,一笑得人影。我家柴墟旁,南望長引領。煙蘿繞茅屋,江月閑漁艇。棲棲恐無成,題詩聊自省。
暑天何處避炎蒸,駕在蕭臺第九層。黃蓋亭亭日將午,宮嬪催賜近臣冰。
大雅久不作,斯文今在茲。賢哉李伯襄,矯矯拔俗姿。弱歲事文藝,振藻何陸離。早登作者堂,嘉譽淩風飛。俯視天地間,蒼蒼何所之。非不愛軒冕,中情寡所諧。寥寥斯人徒,晤言得心期。手把松柏枝,零露何當萎。勖哉同心人,千載無遐遺。
朱明巖壑洞天遙,樓結青霞傍斗杓。呼吸可能通帝座,嘯歌猶聽和鸞簫。上清縹緲無今古,下界蒼茫自暮朝。不用登高誇作賦,游仙須奏白云謠。
白發堪憐我,貞姿喜見梅。倚闌成獨笑,帶雪為誰開。天地含元氣,山林產異材。遙知東閣里,吟賞興悠哉。
越王城頭箭如雨,妾是溪邊浣紗女。虜妾軍中兩見春,好花開謝春無主。將軍重色不重人,賤妾如花豈愛身。妾豈不知身可惜,落葉隨風歸不得。妾豈不知節可全,白璧一碎何時完。妾今但有雙淚血,流向曹娥江上月。
蒲帆穩掛一舟輕,珍重高年事遠征。飛絮游絲縈別恨,落花芳草黯離情。山中暫輟幽人社,輦下爭傳處士名。回望南云鄉邑近,秋風江上笑相迎。
樓下旌旗五丈馀,府中賢尹計魁梧。
回望苦綠掛虞山,天壓歸程不盡寒。忍此一車顛沛后,隔年心事整闌珊。街燈飄箔影毿毿,負雨徐行興轉酣。笑謝陳君錯聞路,浮生得意北成南。自為簫乞過吳市,卻把醪觴說楚門。安得本真出謝幕,劇場燈火警黃昏。風塵何地歇蒼黃,揚子宅溫容客床。滿墻書卷如朝我,落拓虬髯異域王。細雨滴檐天半暝,明堂狼藉簫劍冷。童心我獨未銷磨,素壁空塘想花影。說項殷勤丈人惠,論文瀟灑丈人風。我報丈人唯一法:惠風期與丈人同。豈必傾囊洗酒家,閑談薄茗最風華。慣齋隨飲惟齋啜,一樣因緣管到茶。敢依七圣問迷途,眼底河山自碧朱。話到斯文同默默,連朝寒雨住西湖。披襟喚起落星魂,北斗恰堪為酒樽。不是天人來入夢,今宵抵足兩昆侖。石橋隱隱識鄰村,鄉愈近兮心愈奔。檐下一燈紅欲裂,誰家老母亦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