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除夕前二日休假感懷二首 其一
掛冠神武莫躊躇,家具何妨載鹿車。
怨謗相乘真市虎,技能已盡似黔驢。
黃金散后猶耽酒,白發生來更愛書。
新歲定尋林下約,一觴一詠未成疏。
掛冠神武莫躊躇,家具何妨載鹿車。
怨謗相乘真市虎,技能已盡似黔驢。
黃金散后猶耽酒,白發生來更愛書。
新歲定尋林下約,一觴一詠未成疏。
在神武門掛冠辭官不要猶豫,用鹿車裝載家具又有何妨。眾人的怨謗就像集市上有老虎的謠言一樣可怕,自己的才能已經用盡,如同黔地的那頭驢。黃金散盡后依舊喜愛飲酒,白發叢生時更加熱愛讀書。新的一年一定要去踐行隱居山林的約定,飲酒賦詩的雅事并未生疏。
掛冠神武:指辭官。神武,即神武門,古代官員掛冠辭官多在神武門。
鹿車:古代的一種小車,此處指簡便的交通工具。
市虎:即“三人成虎”,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反復,就有使人信以為真的可能。
黔驢:出自“黔之驢”的故事,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也已經用完了。
耽:沉溺,愛好。
林下約:指隱居的約定。
一觴一詠:出自王羲之《蘭亭集序》,指飲酒賦詩。
“丁未”為干支紀年,需結合詩人具體生平確定年份。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官場遭遇了他人的怨謗,自覺才能已盡,對官場生活感到失望,于是萌生了辭官隱居的想法,在除夕前二日休假時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決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辭官隱居的意愿。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貼切,形象地展現了詩人的處境和心境。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廣泛影響,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途不順時追求歸隱的普遍心態。
依依巖畔挺虬姿,猶愛寒云戀舊枝。小立斜陽離幻境,抗懷千古在斯時。蟬吟風葉如知晚,鶴啄霜毛亦覺衰。剩有枯藤長作伴,竹坳松島一支持。
珠簾瑣戶幾多重,迢遞佳期絳帳空。小坐閒行如昨夜,星辰不恨五更風。
幽亭闊方丈,脩竹種千百。有時人不來,影月為吾客。
詩名晚歲滿江南,卻向渠南小結庵。塵起污人聊作界,客來看竹亦容參。跡如盤谷還嫌僻,計似菟裘已絕貪。不用丹青寫行樂,白頭臨水影涵涵。
皓月金波滿,奇花玉樹新。浮輝與流艷,并弄一江春。還持誰可比,結綺閣中人。
清淺蓬萊往復還。上仙難解玉連環。素娥入月緣偷藥,青女飛霜不斗妍。何日藕,幾時蓮?,幊匦戮G正田田。天風吹下鈞天樂,譜記人間莫錯傳。閬苑重樓第幾層。云間曾見許飛瓊。十年詩夢終非幻,萬古閒愁總負情。秋澹蕩,醉瞢騰?,幣_有愿記分明。碧天似海冰輪涌,花影如潮夜氣清。姑射仙軿馭素云。含冰掬月照清心。輕衾遙夜隔扉語,細雨明燈擁袖吟。天浩渺,海深沉。海天澒洞化牙琴。何須滄海移情思,一剪柔波比海深。
南酒應憐未歸客。
接葉深為翠,雙葩淺作黃。因憐合歡意,紗幕覆鴛鴦。
急雨驅殘暑,蕭然夜掩關。秋聲過亂竹,涼氣殷空山。紫署君期入,青門我暫還。庭前桂花發,曾憶幾人攀。
鐘鼓聲喧徹九衢,洞簫吹月正愁予。千年風木無窮恨,兩載松楸別故居。有酒不沾三尺土,逢人難寄九泉書。東風灑向天涯淚,罔極恩深報答疏。
獵獵天風吹酒醒,茅茨籬落尚燈明。梅花屋背無人見,殘角疏鐘雪一城。
生涯霜鬢里,舊宅閬溪旁?,幉轂檎l綠,辟邪應自香。大車聲檻檻,君子志陽陽。何日騎魚去,攜孫看海桑。
秋江鴛鷺各成行,新愛何當惜往傷。白露為霜花換葉,盛年未去忍相忘。
老僧能琴復能畫,八十四齡何瀟灑。扇頭貽我瀟湘景,彷佛聞有飛泉瀉。乞師即來一鼓琴,移將萬壑寒松林。霜鐘一醒青蓮耳,流水長清太白心。
結草為廬萬仞頭,人間蟻穴自王侯。客來借問窮通理,不意僧中有許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