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蜀四首 其三
來從云棧北,行度雪山西。
故事談金馬,遺蹤訪石犀。
閑情淡于水,豪飲醉如泥。
壊壁塵封遍,何人拂舊題。
來從云棧北,行度雪山西。
故事談金馬,遺蹤訪石犀。
閑情淡于水,豪飲醉如泥。
壊壁塵封遍,何人拂舊題。
從云棧的北面而來,又從雪山的西面走過。與友人暢談著金馬的典故,去尋訪石犀的遺跡。閑適的心情比水還要淡泊,暢快豪飲后醉得像泥一樣。破敗的墻壁上滿是灰塵,有誰會去拂去舊日的題字呢?
云棧:高入云霄的棧道。
雪山:可能指岷山等西部山脈。
故事:舊事,典故。金馬:漢代有金馬門,是學士待詔之處,這里代指相關典故。
石犀:傳說李冰作石犀五頭,以厭水精,這里指石犀的遺跡。
壞壁:破敗的墻壁。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蜀地游歷。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wěn)定,詩人有閑暇去尋訪古跡。其心境可能是在經歷一番行程后,處于一種閑適又略帶感慨的狀態(tài)。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在蜀地的游歷感受,既有對歷史文化的追尋,又有對當下現(xiàn)狀的感慨。其特點是將敘事與抒情巧妙結合,語言平實卻意味深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也能反映出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情感世界。
日落應門閉,愁思百端生。況復昭陽近,風傳歌吹聲。寵移終不恨,讒枉太無情。只言爭分理,非妒舞腰輕。
雪里薊門樹,北風鴻雁寒。故人五載別,逼歲一書看。拙宦謀誰長,浮名損自寬。論心竟何日,天地轉艱難。
山上有山未還家,日日望斷金犢車。湖陰剩種宜男草,直待郎歸始著花。
漠漠黃云塞草低,南人空說翠輿歸。孤臣淚盡仍嘗膽,白首江湖雁北飛。
塵榻昏昏睡未醒,床頭腷膞老雞聲。年來學道多晨起,免聽城頭畫角清。
密樹連云暗,殘荷雜草香。心孤寄水月,年邁歷秋霜。世有高僧傳,人無辟谷方。方知林下士,多半為閒忙。
永夜不能眠,渴思鄰墻酒。瓊漿輕壓芻,馨雰撲戶牖。須知卓公狂,不失醒時守。醉分甕底春,興超豪俠右。流鶯囀幽谷,玄蟬鳴新柳。東風滿林巒,扶藜羨野叟。旅囊笑屢空,供具成烏有。明發(fā)重踟躕,欲攜二三友。
館娃宮,西子淚。春日凝妝,慵對吳王醉。復國遲遲心已碎。傳說千年,誰與評真?zhèn)巍R簧剿?,奇石倚。寶塔青青,秀色籠蕭寺。正是參禪清凈地。兩度來游,更識靈巖翠。
林密草纖纖,卑枝拂帽檐。春光來一月,猶畏曉霜嚴。
腐儒今年四十二,幸當堯舜圣明時。堂中白發(fā)慈親健,膝下紅顏二子奇。竹葉香浮春拍拍,棣花輝映日遲遲。寸心為國雖無補,不愧皇天后土知。
邴原猶薄宦,疏廣已遺榮。無復周王獵,誰欽釣渭名。余亦武夷去,探玄學久生。逢君五湖畔,北眺有馀情。
鞦韆索外闌干側,一曲凝云花影直。玉瓶風暖醉忘歸,春水不分楊柳色。
異種穹窿產,移栽自昔年。發(fā)生宜土壤,潤澤近山泉。品出武夷外,香分谷雨前。誰能識滋味,為問趙州禪。
紫氣朝來滿近關,千秋名勝在人間。杯前霞繞盧敖杖,海上濤飛葛令山。珠樹豈曾吟落葉,丹砂聊得駐春顏。玉笙吹罷邀明月,又見孤城一鶴還。
幽趣清才合一奇,三生石上早相知。是真是幻何須辨,風韻天然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