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野夫寺丞牧滁州
皇天方憂九州裂,建隆真人仗黃鉞。陣云冷壓清流關,戰壘咿嚶氣如發。
逋誅猾虜入檻車,北風吹干草頭血。一龍上天三百年,舊事空聞遺老說。
金印斗大誰作州,公子玉面蒼髯虬。賦詩健筆挾風雨,論兵辯舌森戈矛。
別君帳飲灞橋頭,長歌為君寛旅愁。戰塲遺跡儻可畫,尺素寄我關河秋。
皇天方憂九州裂,建隆真人仗黃鉞。陣云冷壓清流關,戰壘咿嚶氣如發。
逋誅猾虜入檻車,北風吹干草頭血。一龍上天三百年,舊事空聞遺老說。
金印斗大誰作州,公子玉面蒼髯虬。賦詩健筆挾風雨,論兵辯舌森戈矛。
別君帳飲灞橋頭,長歌為君寛旅愁。戰塲遺跡儻可畫,尺素寄我關河秋。
上天正憂慮九州分裂,宋太祖手持黃鉞起兵。戰云冰冷地壓在清流關,舊戰壘似有嗚咽聲,士氣待發。漏網的狡猾敵人被押入囚車,北風吹干了草上的血跡。太祖稱帝已三百年,往事只能聽遺老們訴說。誰能持斗大金印去做一州長官?公子您面如美玉,長著虬曲的蒼髯。您賦詩時健筆如挾風雨,論兵時辯舌如森然戈矛。與您在灞橋頭設帳餞別,我為您長歌以寬解旅途憂愁。戰場遺跡倘若能畫下來,就請寄給我關河的秋景圖。
皇天:上天。九州裂:指國家分裂。建隆真人:指宋太祖趙匡胤,建隆是其年號,真人是對帝王的尊稱。仗黃鉞:手持黃鉞,象征掌握征伐大權。清流關:在今安徽滁州西北。逋誅:漏網未被誅殺。檻車:囚車。一龍上天:指趙匡胤稱帝。金印斗大:形容官職高。虬:虬曲。灞橋:在長安東,古人多在此送別。尺素:指書信或小幅畫作。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北宋時期,雖然政權建立已久,但邊疆仍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國家面臨著潛在的分裂威脅。詩人送友人張野夫去滁州任職,有感于歷史上的戰爭和當下的局勢,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結合,既有對往昔戰爭的回顧,又有對友人才能的贊美和送別時的情感表達。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宋詩中關注歷史和現實的創作風格。
包羞曾借虎皮蒙,筆陣仍推兔作鋒。未用吹毛強分別,即今同受管城封。
怪伊占斷殘春,漫天舞罷和煙墜。翻階涴雨,繞闌飄雪,惱人情思。黯黯濛濛,嫩寒池榭,畫簾空閉。奈鶯慵蝶怨,故枝瘦盡,愁欲斷,吹還起。撩亂詩魂似此。蕩斜陽、鬢絲羞綴。靈和夢遠,春痕千疊,忍教揉碎。結帶前歡,浮槎后約,總隨流水。算芳情不隔,天涯處處,惹東風淚。
門向山城靜處開,更無一點舊塵埃。葛藤尚憶龍溪老,拄杖橫擔便可來。
重見湖山淡冶姿,煙嵐怯望更迷離。只供倦客茹清淚,無復當年賺好詩。故宇溫存惟片石,扁舟邂逅剩篙師。小軒幽夢殘痕了,猶遣回波一蕩時。
我本山中牧羊客,偶然失腳紅塵陌。矯首丹崖不可攀,但見層空暮云碧。樓居仙人元不死,天長地久無消息。騎麟翳鳳者為誰,道上相逢不相識。披圖示我舊游處,流水桃花尚春色。為言白石久已爛,茯苓無復成琥珀。忽然長揖不肯住,飄若流星去無跡。若為握手賦歸來,永與人間風雨隔。
凝塵不去鼠行幾,劃見巨然與千里。修眉拂略遠意開,碎點孤煙樹如薺。髯龍郁郁新翠搖,我覺鄭公殊嫵媚。懸知自是棟梁具,歲晚霜雪須飽試。舊聞北岳鐘冱寒,長松造天冰裂地。蒼皮玉骨不受凍,礧砢千丈世絕擬。誰能為我試貌取,奇姿偉狀來眼底。張君平生飫所見,雅復愛此秀而美。雖然莫作差池觀,老壯險夷同一致。
不涂紅粉自風流,往往禪徒到此休。透過古今圈后,卻來這里吃拳頭。
陰蟲切切啼秋露,涼月娟娟照夕風。鸞鳳幾曾棲枳棘,鴟鸮多是占梧桐。人皆酤酒追陶令,我獨栽蓮學遠公。堪笑當年槐國夢,黃粱未熟已成空。
酒嫩細斟浮蟻綠,芡柔輕剝汗衫紅。搜羅物象嗟予拙,揮掃詞章放子工。
平時袞袞向諸公,投老猶推作郡公。未覺朝廷疏汲黯,極知州郡要文翁。
銀漢分涼,誤嬋娟、仙衣五銖初試。露綴鈿輕,風飐鈴圓,扶上晚籬煙紫。錦棚一角秋來早,只閒伴、吟人無睡。驀腸斷、紅墻淺夢,暗蛩啼碎。宛轉愁絲自系。偏盼到星期,替人憔悴。妒煞漢宮夜月,鴛機虛伴,渚蓮香墜。洗車消息前番雨,認綃碧、幾痕殘淚。數離緒年年,倩伊細記。
記與微明初到此,鐘流一杵洗心塵。竟看絕境成囂市,誰信禪天坐恨人。螺髻峰攢愁外影,龍鱗樹擁赦馀身。山門何日湔除凈,欲決靈泉涌玉津。
熊君南州山澤臞,敝衣不滿六尺軀。年丁七十氣尚粗,撥棄舟楫違江湖。塵埃掠面冰生須,北走梁宋至皇都。舉頭仰瞻天子居,姓名無由達公車。何王之門無長裾,君惟抱瑟王好竽。寒風蕭蕭雪塞廬,退從諸生詠唐虞。詩成篝燈手自書,字如凍蠅密復疏。食可無肉出無驢,為我蹝履來于于。曰予其歸無所須,一言用比明月珠。我方守官橛株拘,嗒然忘言據槁梧。童子穰穰環座隅,笑我腹笥太空虛。感君遠來增嘆吁,愛莫助之將何如。翰林主人揭大夫,與君少若同隊魚。巖棲穴處多其徒,君歸而求宜有馀。長歌鼓缶聲嗚嗚,青天自高云自孤。
長插雙釵低系裙,手持青傘步如云。忽然退傍芭蕉立,元是前頭逢伯君。
南湖山人小戲劇,夜半鈞天聞拊擊。音節疏宕鳳起舞,至今筍簴遺樅業。君來訪古用此時,地老天荒何處覓。矻矻渡盡澗與岡,確犖徑微予趾棘。重華忽已三千載,鳳鳥一去無消息。石兮石兮奈爾何,搔首湖漘徒佇立。群仙拍手相勞苦,但知簸空吸寒碧。殷勤問翁今何如,方瞳炯炯映丹頰。頗記三生石上無,讀書雙趺雨苔澀。歸來舉似翁一笑,飛鴻踏雪那可憶。子其為我謝群仙,不妨天游復八極。袖中行記真畫圖,留向人間作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