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史館資政木石尤公三首
往年群玉頂,典領偶然同。我去如廷秀,君來似放翁。周聃駕牛出,魯叟感麟逢。縱有招魂些,誰為寄浙中。雖云鉤二府,終未到頭聽。密勿多中赤,淹留了汗青。讒能離主眷,史果有天刑。太息崇儒世,申公不在廷。歷代名書畫,中原古鼎彝。不教蕭翼看,常怕米顛知。此物空盈笈,何人與掌匙。貴無它嗜好,焉用太清為。
往年群玉頂,典領偶然同。我去如廷秀,君來似放翁。周聃駕牛出,魯叟感麟逢。縱有招魂些,誰為寄浙中。雖云鉤二府,終未到頭聽。密勿多中赤,淹留了汗青。讒能離主眷,史果有天刑。太息崇儒世,申公不在廷。歷代名書畫,中原古鼎彝。不教蕭翼看,常怕米顛知。此物空盈笈,何人與掌匙。貴無它嗜好,焉用太清為。
名山何壯哉,玄覽一徘徊。
御路穿林轉,旌門倚石開。
煙霞肘后發,河塞掌中來。
不學蓬壺遠,經年猶未回。
風已清,月朗琴復明。掩抑悲千態,殷勤是一聲。歌宛轉,宛轉和更長。愿為雙鴻鵠,比翼共翱翔。
日已暮,長簷鳥應度。此時望君君不來,愿為形與影,出入恒相逐。
二月風光半,三邊戍不還。
年華妾自惜,楊柳為君攀。
落絮縈衫袖,垂條拂髻鬟。
那堪音信斷,流涕望陽關。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畫堂。鴛鴦裁錦袖,翡翠貼花黃。
歌響舞分行,艷色動流光。
庭際花微落,樓前漢已橫。金臺催夜盡,羅袖佛寒輕。
樂笑暢歡情,未半著天明。
廟堂初解印,郡邸忽腰章。
按節巡河右,鳴騶入漢陽。
城臨南峴出,樹繞北津長。
好學風猶扇,夸才俗未忘。
江山跨七澤,煙雨接三湘。
蛟浦菱荷凈,漁舟橘柚香。
醉中求習氏,夢里憶襄王。
宅壞仍思鳳,碑存更憶羊。
下車慚政美,閉閣幸時康。
多謝南征術,于今尚不亡。
竹徑桃源本出塵,
松軒茅棟別驚新。
御蹕何須林下駐,
山公不是俗中人。
去國未千里,離家已再旬。
丹心恒戀闕,白首更辭親。
懷璧常貽訓,捐金詎得鄰。
抱冤非忤物,罹謗豈由人。
不濫辭終辨,無瑕理竟伸。
黻還中省舊,符與外臺新。
塞上同遷客,江潭異逐臣。
淚垂非屬峴,腸斷固由秦。
歲月行遒盡,山川難重陳。
始知亭伯去,還是拙謀身。
回首覽燕趙,春生兩河間。
曠然余萬里,際海不見山。
雨歇青林潤,煙空綠野閑。
問鄉無處所,目送白云關。
韓公堆上望秦川,
渺渺關山西接連。
孤客一身千里外,
未知歸日是何年。
智瓊神女,來訪文君。
蛾眉始約,羅袖初熏。
歌齊曲韻,舞亂行紛。
若向陽臺薦枕,何啻得勝朝云。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桂宇幽襟積,山亭涼夜永。
森沉野徑寒,肅穆巖扉靜。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
清興殊未闌,林端照初景。
仆本江上客,牽跡在方內。
寤寐霄漢間,居然有靈對。
翕爾登霞首,依然躡云背。
電策驅龍光,煙途儼鸞態。
乘月披金帔,連星解瓊佩。
浮識俄易歸,真游邈難再。
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遺誨。
流俗非我鄉,何當釋塵昧。
江南弄,
巫山連楚夢,行雨行云幾相送。
瑤軒金谷上春時,玉童仙女無見期。
紫露香煙渺難托,
采蓮歸,綠水芙蓉衣。秋風起浪鳧雁飛。
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輕搖櫓。
葉嶼花潭極望平,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采蓮今已暮。
今已暮,采蓮花。渠今那必盡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采蓮花。
蓮花復蓮花,花葉何稠疊。
葉翠本羞眉,花紅強如頰。
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
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
故情無處所,新物從華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正逢浩蕩江上風,又值裴回江上月。
裴回蓮浦夜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