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五首 其四
種菜三四畦,畜豚七八個。
永言給賔祭,且復課慵惰。
霜清黃犢健,土潤小雨過。
冬耕不可失,努力勿安臥。
種菜三四畦,畜豚七八個。
永言給賔祭,且復課慵惰。
霜清黃犢健,土潤小雨過。
冬耕不可失,努力勿安臥。
種了三四畦菜,養了七八頭豬。一直想著用來供應賓客和祭祀,還能督促自己改掉慵懶的毛病。霜氣清爽,小黃牛健壯,土地濕潤,剛下過小雨。冬季耕種的時機不能錯過,要努力勞作,別安心躺著。
畜豚:養豬。
永言:長久,一直。
給賔祭:供應賓客和祭祀。
課:督促。
慵惰:慵懶、懶惰。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隱居期間,當時詩人遠離塵世喧囂,過上田園生活,在勞作中感悟生活,創作此詩以記錄日常與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田園勞作生活,鼓勵人們珍惜農時。其特點是語言質樸、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古代田園詩對日常勞作的關注。
天涯蹤跡等浮鷗,聚散無端我欲愁。此去江南秋色好,一村黃葉認歸舟。
獨霸專橫勢未能。八纮一宇亦何曾。果然聽到金雞叫,落日西沉最下層。終覆滅,儆驕矜。多行不義力難憑。邦人及早苞桑計,戒懼冰淵若不勝。
廿年舊雨,喜天涯握手,倍增幽興。遲日園林新霽后,佔取風光殊勝。瘦竹迎筇,枯苔印屐,柳色明衫影。湖光湛綠,小亭恰似漁艇。最愛泉味清甘,瓶笙細響,就石支茶鼎。似此佳游曾幾度,記否故山煙景。靜識禽音,樂知魚意,懶愜閒云性。踏歌歸去,一林疏翠初暝。
濃綠疏黃總古新,六橋風日更精神。柳腰似欲爭游妓,鶯舌分明喚醉人。暖谷蒸香疑作雨,芳蹊吹汗不沾塵。洛妃謾欲淩波出,曹植荒唐恐未真。畫閣層層出曉波,東風湖面軟于羅。佳人秾李山花髻,蕩子垂楊水調歌。蝴蝶意閒隨夢去,鴛鴦情熟奈春何。蘇公雅亦稱相識,浪比西施愧已多。桃葉成蹊柳作行,東風吹熱少年場。趙家姊妹皆端正,謝族兒郎有短長。陌上口聲多汴語,壚頭結束盡唐裝。吳歌越舞顛如夢,不是湖山也斷腸。亭亭如月婉如春,堤上樓邊總麗人。柳汁染將袍已嫩,梨花吹落粉痕新。瑈簾欲度閒仙語,寶屐初移拾翠塵。宋玉也知空作賦,越姬十倍勝東鄰。
鳥依山,魚依湖,但有所有無所無。輕舟沿溯窮遠近,肩輿上下更傳呼。翩然獨往不攜孥,兼擅魚鳥兩所娛。困依巖石坐巉絕,行牽翠蔓隨纏紆。道逢勤思訪其廬,誦詩清切秋蟬孤。隱居羞踏陌上土,何人起愛輪下蒲。水南巷中羅百夫,雞鳴朝謁至日晡。人生變化安可料,憐汝久遁終無圖。鳧鹥不足鶴有馀,一俯一仰戚與蘧。嗟我久欲從逃逋,方圓不敢左右摹。
霜重天初曉,馀寒醒宿酲。蕪城老秋色,滄海感浮生。明月刀環夢,殘山鼓角聲。八州今已寂,遺恨寫蘭成。塵暗秋無跡,窗明月有痕。露螀自凄吊,棲鵑互驚翻。漆室空悲志,巫陽失問冤。獨彈家國淚,殘野臥荒村。
風柳疏疏飐酒旗。夕陽下盡月來時。一般情緒少人知。夢里鎮長無覓處,曉來何苦又相思。人間天上兩空期。
高居遙憶大江頭,門對江濤浩浩流。桃葉笙歌春色滿,茅君丹鼎夜光浮。閒招黃鶴三山外,快馭蒼龍八極游。行到蓬來游興倦,一瓢明月臥滄洲。
堆徑殘花落艷陽,通幽何處覓禪房。留連盡日南溪上,熱惱都忘眼界涼。昏昏煙暖帶蕪城,畫出僧坊一岸清。誰過橋來共幽討,碧羅紋里小溪平。禪月臺邊洗墨池,春晴風里看詩碑。同來不是紅塵客,香拂茶煙兩鬢吹。
若能轉物即如來,糞掃堆頭正眼開。隨順眾生顛倒見,庶幾隨處顯靈臺。
貴溪一尉隱家山,靜結茅廬三兩間。九十歲時尸解日,時人猶見是童顏。
不是頭陀苦行,由來佛性自圓。破釜閑支白石,瘦藤高掛青天。
進士能舉母,偏親可忍離。紫芝亦良苦,負母入京師。
春山平遠不宜秋。新月彎環只似鉤。說與蕭郎莫浪游。怕登樓。一曲闌干一曲愁。
信州南去近鄉山,便道爭看衣錦還。蓮幕得賢資畫諾,玉峰多暇稱躋攀。半生勤苦鹽齏味,千里歌謠井臼間。別后要知重會處,天香兩袖覲龍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