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晦日作
長夏忽云過,徂年行且休。
川原方渴雨,草木已驚秋。
露蔓晨猶泫,風蟬莫更遒。
明窗對清鏡,世事判悠悠。
長夏忽云過,徂年行且休。
川原方渴雨,草木已驚秋。
露蔓晨猶泫,風蟬莫更遒。
明窗對清鏡,世事判悠悠。
漫長的夏日忽然說過去就過去了,這一年也即將結束。平原正渴望著雨水,草木卻已感知到秋意。帶著露珠的藤蔓清晨還閃著水珠,風中的蟬到傍晚叫得更急切。在明亮的窗前對著鏡子,覺得世間之事都渺遠悠長。
晦日:農歷每月的最后一天。
長夏:指夏天。
徂年:流年,逝去的歲月。行且休:即將結束。
渴雨:渴望下雨。
泫:水珠下滴的樣子。
莫:同‘暮’,傍晚。遒:強勁,這里指蟬鳴急促。
判:分明,顯然。悠悠:遙遠、長久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可能創作于夏秋交替之際。當時詩人或許在生活中有所感悟,面對季節的更迭,聯想到時光的流逝和世事的變化,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易逝、世事無常。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自然景象反映內心情緒。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敏銳的觀察力。
麝沈灰暖瑞煙輕,十二闌干轉畫屏。翠袖閒調鸚鵡語,牙牌分榜牡丹名。半垂簾幕因春冷,未放笙歌為宿酲。飐飐流蘇風不定,隔墻時送賣花聲。
嵩岱國之鎮,鳳麟天所生。有人占寶氣,無耳著修名。斯道自神圣,爾曹聊重輕。晉書定一付,一代聽權衡。
日高春睡足,帖馬賞年華。倒插銀魚袋,行隨金犢車。還攜新市酒,遠醉曲江花。幾度歸侵黑,金吾送到家。
參差樓閣淩云起。疏星搖曳空蒙里。燈火出空櫳。簾垂燈影紅。行人回懶步。誰解馀心素。海氣動輕寒。歸來興已闌。
桂輪逼采,菱沼漾金,潛虬暗動鮫室。水路乍疑霜雪,明眸洗春色。年時事,還記憶。對萬頃,葑痕龜坼。舊游處,不認三潭,此際曾識。今度涌金樓,素練縈窗,頻照庾侯席。自與影娥人約,移舟弄空碧。宵風悄,簽漏滴。早未許、睡魂相覓。有時恨,月被云妨,天也拚得。
山居常與白云俱,小筑東軒著藥爐。消遣客魔須底物,竹間葉葉有靈符。
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解綬歸來繼二疏,賜金留得起山居。天書藻翰猶飛動,云臥松巢任卷舒。亭倚孤山初放鶴,座臨西澗靜觀魚。飛來靈鷲多佳氣,長日相看樂有馀。
入俎溪毛亦細纖,調和終恐費梅鹽。故應黃面瞿曇老,只說中邊蜜最甜。
物外方絪缊,白云山之巔。匡廬下馬墳,是家卜牛眠。人子豈不養,生人無百年。至今心眼孤,皎如香爐煙。人人有此云,回望俱可憐。霜降春雨濡,何獨君拳拳。終身知孝慕,體受當歸全。一舉足出言,而親長在前。因君與世人,死生安者天。不見南陽行,荒哉原巨先。但威太行險,勿羨懷英賢。
少陵曾賦閬州詩,苦說城南天下稀。鈴閤訟閒簾半卷,胡床客好麈頻揮。著鞭尚及春耕勸,促詔應隨曉仗歸。他日遺簪猶在念,端容杖策扣黃扉。
舟兀東風怯曉寒,綠楊堤畔見青山。溯流不礙朝天去,掉鞅何當拜命還。半世光陰憂患里,他時勛業笑談間。兒童似覺吾衰老,只欲西歸便丐閒。
暮屏翠冷,秋樹赭疏,雙峰對起南北。好與霽天相接,浮圖現西極。岧峣處,云共碧。漫費盡、少年游屐。故鄉近,一望空遙,水斷煙隔。閑憑涌金樓,瀲滟波心,如洗夢淹筆。喚醒睡龍蒼角,盤空壯商翼。西湖路,成倦客。待倩寫、素縑千尺。便歸去,酒底花邊,猶自看得。
好勝耽長行,天明燭滿樓。留人看獨腳,賭馬換偏頭。樂奏曾無歇,杯巡不暫休。時時遙冷笑,怪客有春愁。
一丘一壑養生主,聽松聽水逍遙游。本來無病維摩詰,長慣單棲許散愁。世上榮名仇晚節,山中風物媚清秋。高寒夜夜月明好,與子相期最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