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三首 其三
老子雖貧未易量,風流猶在小茆堂。
葡萄錦覆桐孫古,鸚鵡螺斟玉瀣香。
千點荷聲先報雨,一林竹影剩分涼。
秋來便有欣然處,新種莼絲己滿塘。
老子雖貧未易量,風流猶在小茆堂。
葡萄錦覆桐孫古,鸚鵡螺斟玉瀣香。
千點荷聲先報雨,一林竹影剩分涼。
秋來便有欣然處,新種莼絲己滿塘。
我雖貧窮但不可小覷,小茅堂中仍有風流韻致。葡萄藤如錦覆蓋著古老桐樹,用鸚鵡螺杯斟著美酒散發著香氣。雨點打在荷葉上預示著雨將來臨,竹林的影子帶來清涼。秋天到了便有令人欣喜之處,新種的莼菜已長滿池塘。
老子:詩人自稱。未易量:不可小看。
風流:這里指風雅的情趣。茆堂:即茅堂,茅草蓋的堂屋。
葡萄錦:葡萄藤像錦緞一樣。桐孫:小桐樹。
鸚鵡螺:一種海螺,殼可制酒杯。玉瀣:美酒。
剩:頗,甚。
莼絲:莼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生活相對清苦但心態閑適的時期,在秋季看到自己居所周圍的景色變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安貧樂道、熱愛生活的情懷。特點是寫景細膩,將自然之景與生活之趣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感悟和創作風格。
后身梅福與誰論,正有幽人夙契敦。更欲上書陳世事,卻來微服守吳門。
自愛新梅好,相歡得幾回。來年又相見,先發映春臺。
問君何日出京畿,馬上相逢話轉遲。朝野喜聞多善政,廟堂誤說有相知。病軀只合淮陽臥,散木何煩匠石推。四海和平宗社固,鹽梅不必問伊誰。
蓂莢生階,驗他榮落,葉葉準隨芳序。爭似名花知應候,替把支干頻數。紅香開陳四時,鱗次蟬聯,墻陰遠似玫瑰補。還指水西亭外,薔薇當路。依約倩女前身,蔓長刺短,罥人多少情緒。自花底、玉郎久別,甚潮信、都無憑據。照蟾影、凄涼院宇。歷頭新換番風誤。只獨對珍叢,遺篇夏正閒箋注。
安平南去道,官署在河潯。一水風煙色,三秋魚鳥心。才高君柱石,計拙我山林。應念離居者,蟲鳴蔓草深。
敕賜天閑玉鼻骍,便教騎在駕前行。過都歷塊還輕健,疑有風云足下生。
燈燭熒熒照夜闌,分明影里見瑯玕。雙雙羅襪凌波濕,朵朵金蓮出水寒。新制恍疑來貝闕,高懸只合在瑤壇。為言火樹休相逼,只恐清輝一夕殘。
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閑于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系舟。
高如云氣白如沙,遠望那知是眼花。漸見山頭堆玉屑,遠觀日腳射銀霞。橫空一字長千里,照地連城及萬家。從古至今常不壞,吟詩寫向直南誇。
云水地臨三憲節,江湖天放一漁舟。虛煩倚樹看黃帽,耐可乘槎漾碧流。
良朋不易得,此去復誰群?別酒無勞勸,濃愁已自醺。間關花外鳥,冷淡日邊云。莫唱《陽關》徹,離聲忍更聞。
急流勇退神仙,跛蹩龍鐘將相。借問華山山中,何似天津橋上。
拄笏西山爽氣新,萬人如海一閑身。堂中自蠟登山屐,門外從增沒馬塵。美祿方辭緣肆志,華軒偶羨見清真。遺編半掩思標致,未必今人愧古人。
倦投林樾當誅茅。鴻雁響寒郊。溪上晚來楊柳,月露洗煙梢。霜后渚,水分槽。尚平橋。客床歸夢,何必江南,門接云濤。
天風環佩響珊珊,瑤海秋高王母還。好著萊衣娛鶴發,要將董策覲龍顏。霞翻錦幟金鸞殿,日射丹墀玉筍班。待得瓦橋春雪霽,馬嘶官路彩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