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湖至東涇三首 其三
細細桃枝竹,疏踈麂眼籬。
雪霜燒葑夜,月露采菱時。
腰斧登山早,移罾出浦遲。
關心盡幽事,恨汝不能詩。
細細桃枝竹,疏踈麂眼籬。
雪霜燒葑夜,月露采菱時。
腰斧登山早,移罾出浦遲。
關心盡幽事,恨汝不能詩。
細細的桃枝竹挺立著,稀疏的像麂眼一樣的籬笆。雪霜的夜里燒著茭草,明月夜露水重時去采菱。早早地腰插斧頭去登山,很晚才移動漁網出河浦。這些讓人關心的都是幽美之事,可惜你不會作詩來描繪。
麂眼籬:用竹子編成的像麂眼形狀的籬笆。
葑:茭草,水生植物。
罾:一種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魚網。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泛湖游玩至東涇時,被當地鄉村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場景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鄉村生活場景,主旨是贊美鄉村幽美寧靜。其特點是白描手法生動,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獨特感受。
歡意千年孰與齊,恰如稚子候門時。八旬半載爭多少,匹似淵明已較遲。
鵑吊月,鳥呼風。駿骨龍媒,翠華西巡天廄空。血殷宮錦障泥紅。渥洼神物在,感懷同。
園中荒穢漸平治,老子何妨鬢有絲。從此五行無晦氣,一閒成就萬篇詩。
游宦歸來似系匏,偶依河渚寄衡茅。以貧為樂漫喜酒,與世無求非絕交。倚杖靜聞風過竹,枕書閒看燕爭巢。卻憐多事揚夫子,更為玄文作解嘲。
花唾碧,淚珠紅。裥衩仙裙,絳河春潮波不通。甃苔凄映綺疏櫳。石華誰攬袂,問修容。
斷續鄉心隨晚汐。江底愁魚,吹起波千尺。戍角一聲人語寂,四山無月天如漆。午夜寒風欺敗壁。臘淚縱橫,試問今何夕。敲缺唾壺秋雨急,新詞欲譜冰弦澀。
盤屈回廊面面同,頂門開竅更神通。非關意匠玲瓏巧,示現圓融轉物功。
蟬鈿委,鳳幃空。結綺臨春,景陽歌殘沉斷鐘。落紅驚葉舞回風。御溝長蹀躞,水西東。
轉轂輕雷腸九折。月逐征程,夜夜清輝缺。落盡繁香春早歇,西風苦自吹黃葉。幾曲屏山山萬疊。翠幕金爐,此后應虛設。不惜流年烘久別,歸時可有馀香爇。
梨柿魚鹽來海上,殷勤持送與閒官。緣何似得千金贈,明日重親語笑歡。
麟髓簏,獺脂筒。剪發涂眉,脫簪非關秋扇風。卻憐金井墜芳桐。繞闌悲露草,兩心紅。
紅滿芙蓉菊滿黃,連朝衰病負秋光。乘除自此無憂惱,醉賞家園一萬場。
平生自笑書成癖,運墨圓毫日幾回。六角招人聊一戲,區區老媼復能來。
瓊淚赤,砑箋紅。錦臆纏綿,一篇無題詞思慵。卻愁難寄此心同。為君歌讀曲,夢魂中。
揚夢茶煙,回腸香印。晚風帷幕寒成陣。夜闌留取燭花紅,蠟盤不惜灰成寸。寶鏡塵昏,羅衫淚暈。眉痕深淺憑誰問?卷簾日日倚朱樓,燕翎不寄春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