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會僧房
床頭書卷綠牙簽,病起名家手自拈。氣息未回禪誦少,猶能彈舌講楞嚴。
床頭書卷綠牙簽,病起名家手自拈。氣息未回禪誦少,猶能彈舌講楞嚴。
風勁如刀,宵寒似水,紗窗驀透玲瓏。看月開門,琉璃千頃溶溶。畫圖點綴天公戲,有梅花、傲骨相同。擘鶯箋、呵墨推敲,獨對燈紅。
名園往日繁華地,怕闌干幾曲,難覓吟蹤。飄泊江湖,關心琴鶴惺松。追尋卅載羅浮夢,悵爪痕、又印泥鴻。問何時、歸去廬山,閑聽晨鐘。
珍叢鳳舞,曾是宣和,春風送歸禁幄。翠淺紅深,婉娩步空金落。腥塵未飛動處,是先知、早辭華萼。好在□,四并難多少,怨懷無托。
猛拍闌干誰會,浮世事、悠悠白云黃鶴。有酒當花,休得是今非昨。花猶百年寧耐,算人生、能幾歡樂。又忽忽,醉夢里、春去不覺。
駕出北郭門,馬樊不肯馳。
下車步踟躕,仰折枯楊枝。
顧聞丘林中,噭噭有悲啼。
借問啼者出,何為乃如斯。
親母舍我歿,后母憎孤兒。
饑寒無衣食,舉動鞭捶施。
骨消肌肉盡,體若枯樹皮。
藏我空室中,父還不能知。
上冢察故處,存亡永別離。
親母何可見,淚下聲正嘶。
棄我于此間,窮厄豈有貲。
傳告后代人,以此為明規。
山共人閒水共清
滿林松籟助吟聲
十年中外紅塵騎
何似斜陽策杖行
錦段明裝,銀瓷邢色,綠篆花紋微露。黯淡風塵,那知畫工心苦。琢紅玉、坡老低吟,乞白盌,杜陵佳句。笑今番、一晌歡逢,繡囊無用穩相護。
琴床人正按譜。檢得霏桃千瓣,商量茶具。絕好縹青,費了酒錢幾許。閒心事,崔托先成,舊款識、哥窯誰署。渾無賴、懶過春陰,隔簾吹夢雨。
鄉村年久競農務,秋斂春耕恐失時。我老元無夙興事,懶雞啼曉恰相宜。
貧家也復謹朝昏,小犬今年乞近村。糠秕無多深愧汝,狺狺終夜護籬門。
投耒去學仕,登降千里馀。終日馳車走,風波陰中涂。誤落塵網中,言盡意不舒。恐此非良計,逝將理舟輿。
代耕非所望,棲遲固多娛。野外罕人事,委懷在琴書。春秫作美酒,摘我園中蔬。日月擲我去,不樂復何如。
風塵移使節,燈火共仙舟。
霧月涵波動,秋星拂樹流。
暗村喧鼓角,深渚靜浮鷗。
白露蒹葭落,思君難重游。
五嶺三江會,星躔應斗牛。
越佗分漢治,宮闕奠羊州。
白云隆北鎮,南匯海珠浮。
文物馴開拓,衣冠入魯鄒。
何年輕作改,城角斜分流。
頓令風氣泄,百疹生疵憂。
窮極有變通,群公集嘉猷。
東西引泉澗,合注城南陬。
若臂抱心腹,若襟斂重裘。
精淑自此完,禎福交來遒。
人和挽地利,天時亦為謀。
景山員維河,商業云孔修。
姬周卜洛食,伊瀍亦綢繆。
再拜賀吾廣,永言遘鴻休。
儒行荊人識,
文章澧郡傳。
夷方仍俎豆,
客路半舟船。
太守迎徐稚,
諸生仰鄭玄。
獨憐門下士,
何日進彭宣。
長夜悠悠二十年,流螢死焰燭高天。春浮夢里迷歸鶴,敗葉云中哭杜鵑。一線不留夕照影,孤虹應繞點蒼煙。何人抱器歸張楚,馀有南華內七篇。
三年懷袖尺書深,文水東流隔楚潯。半嶺斜陽雙雪鬢,五湖煙水一霜林。遠游留作他生賦,土室聊安后死心。恰恐相逢難下口,靈旗不杳寄空音。
仙鳳翠皇死,葳蕤光彩低。
非無鴛鸞侶,誓不同樹棲。
飛馳歲云暮,感念雛在泥。
顧影不自暖,寄爾蟠桃雞。
馴養豈無愧,類族安得齊。
愿言成羽翼,奮翅凌丹梯。
羲馭當炎候,
天閒放浴晨。
魁梧看若輩,
豢養幾經春。
騎出人爭擁,
調來性已馴。
應沾新雨露,
天子禱郊頻。
以此為津梁,
赤體露堂堂。
風光都買盡,
當處是家鄉。
寒泉中有小崢嶸,
種得芭蕉積漸成。
一葉似抽人不見,
坐窗頭白眼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