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刁經臣山居時已應辟西幕
向不樂郡府,遂云歸田園。
結廬復種蓺,草樹日已繁。
散帙理舊學,了然無俗喧。
春雨一回過,覽耕登古原。
青山每自愛,霽色當衡門。
故人茍來往,名宦未嘗言。
趣適已不淺,道心良亦存。
忽聞辟書至,便令驅犢轅。
豈期同瓠瓜,長系蒿萊根。
始知古君子,出處惟義敦。
向不樂郡府,遂云歸田園。
結廬復種蓺,草樹日已繁。
散帙理舊學,了然無俗喧。
春雨一回過,覽耕登古原。
青山每自愛,霽色當衡門。
故人茍來往,名宦未嘗言。
趣適已不淺,道心良亦存。
忽聞辟書至,便令驅犢轅。
豈期同瓠瓜,長系蒿萊根。
始知古君子,出處惟義敦。
從前不喜歡在郡府為官,于是說要回歸田園。搭建茅屋又種植作物,花草樹木日漸繁茂。打開書籍研習舊學,全然沒有世俗的喧鬧。春雨剛下過一場,登上古原觀看農耕。總是喜愛那青山,雨過天晴的景色正對著家門。老朋友若來往來,從不談論名利仕途。情趣閑適已不淺,道心也依然留存。忽然聽說征召的文書到來,便讓人趕牛駕車準備出發。哪里料到會像那瓠瓜,長久地系在野草的根上。這才知道古代的君子,出仕或歸隱只看重道義。
應辟:接受征召。西幕:西邊的幕府。
種蓺(yì):種植。
散帙(zhì):打開書籍。
霽(jì)色:雨后初晴的景色。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房屋。
瓠(hù)瓜:葫蘆的一種,比喻不得仕而無所用。
出處:指出仕和隱居。義敦:看重道義。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刁經臣原本過著田園隱居生活,醉心于舊學,享受著田園的寧靜與閑適。但此時接到了西邊幕府的征召,詩人由此引發了對出仕與歸隱的思考,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眷戀和面對征召的復雜心境,最后以古代君子重義自勉。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生活場景的描寫展現內心變化。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仕隱之間的常見心態。
學道蹉跎秖未成,歲華荏苒壯心驚。烏紗不愧青天覆,玄鬢從教白雪生。皇覽豈能忘卜夢,聞詩猶自憶趨庭。天涯忽忽思千種,風木聲中淚最清。
閶闔初開。正蒼蒼曙色,天上春回。絳幘雞人時報,禁漏頻催。九奏鈞天帝樂,御香惹、千官環佩。鳴鞘靜,嵩岳三呼,萬歲聲震如雷。殊方異域盡來。滿彤庭貢珍,皇化無外。日繞龍顏,云近絳闕蓬萊。四海歡欣鼓舞,圣德過、唐虞三代。年年宴,王母瑤池,紫霞長進瓊杯。
蚴蟉青龍,婉嬗象輿。其載伊何,煌煌金書。乃由端門,乃行康衢。于以榮親,振古所無。
仙家不似人間歡,瑤漿瑯菜青玉盤。乘醉東游憩陽谷,酒瓢閑掛扶桑木。
欲念山阿人,臨崖九秋樹。袖手謝鼎來,屬袂推不去。兀爾自忘緣,湛然隨所遇。稱譏洶濤波,渤澥恬喜怒。
匡廬五老與天高,深眇能收一世豪。孤抱定應親木石,微吟時足蕩風濤。養生自蓄三年艾,斗健才題九日糕。留飲料多錢尹輩,莫因憂國損霜毛。
臨風衣自整,對月影偏長。獨立經寒暑,真成石作腸。
金門曉,玉京春,駿馬驟輕塵。樺煙深處白衫新,認得化龍身。九陌喧,千戶啟,滿袖桂香風細。杏園歡宴曲江濱,自此占芳辰。
明朝便典黑貂裘,寒食寧無數日留?煙斷昔曾悲介子,火衰今不祀商丘。百年盡付風吹柳,一雨遠隨山入樓。安得五侯鯖到我,自脩茶事試香篝。慘淡微茫斷客魂,最難忘處最難言。南陵不可避風雨,麥飯如何托子孫。往事滄江吹白鳥,誰家鐵撥送金尊。欲尋隱者相傾倒,煙柳深深不見門。
筆頭風月無多子,盡是前人追琢馀。豈有聲名到溫李,僅能楚些屬三閭。
吼聲狂遏怒江潮,且任同仇檻外囂。盡豢群獒堅四壁,北窗祇自困紅綃。
誰知歸雁亭中客,鼓翼來游雁蕩山。更寄雁圖憑雁足,秋風孤雁苦思還。
危祠何處倚高岑,碧磴穿云一徑深。精爽九原猶赫奕,江山千古自蕭森。伏波勛業曾聞昔,魏國聲名合配今。見說近郊還寇盜,起公無計獨傷心。
受命既長,福祿既康。如日之升,如月之常。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君子萬年,保其家邦。
弄晴微雨細絲絲。山色淡無姿。柳絮飛殘,荼蘼開罷,青杏已團枝。欄干倚遍人何處,愁聽語黃鸝。寶瑟塵生,翠銷香減,天遠雁書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