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仲文西湖野步至新堰二首 其二
潭上水容暖,野中寒吹橫。
行塘人已晚,吟步日難更。
凍地坼枯龜,斷冰流破鏡。
王都且不遠,樂此林泉性。
潭上水容暖,野中寒吹橫。
行塘人已晚,吟步日難更。
凍地坼枯龜,斷冰流破鏡。
王都且不遠,樂此林泉性。
潭上的水色帶著暖意,郊野中寒風橫行。沿著池塘漫步天色已晚,吟詩漫步時光難以更改。凍裂的土地如同枯龜的背殼,斷裂的冰塊像破碎的鏡子漂流。京城離這里并不遠,我卻喜愛這林泉的性情。
水容:水的顏色、狀態。
寒吹:寒風。
坼:裂開。
王都:京城。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一個冬日于西湖郊野漫步時創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詩人在自然中尋求寧靜,遠離京城的喧囂,表達對林泉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林泉生活的喜愛。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冬日郊野景色,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生活的追求。
諸嶺桃花嶺最高,
冰枯泉脈草身高。
四山相并疑無日,
若是南山雪不消。
十年前飲貪泉水,隱之肝膽心相似。
今日送君十年后,抉出肝膽猶如舊。
丈夫何必盡公卿,男兒須留身后名。
珠海潮生月正出,石門風靜雨初晴。
浩歌放浪中流飲,疏星倒影銀河橫。
故人若問今能不,簿書除卻眼前清。
墮淚碑前百感生,
泰山姓族舊知名。
行人但指羊流驛,
豈識當時有憲英。
卷葉亞青螺,
開花鄙絳荷。
不教春識得,
雅韻在秋莎。
一劍南來兩鬢星,肩輿隨處看丹青。那知庾嶺梅邊客,卻上交州海角亭。
島嶼潮來日欲曛,聱牙蠻蜑動成群。拿舟盡入沙灣泊,為避犁頭海上云。
海濱朝夕易炎涼,濕氣蒸人沁薄裳。昨日崖州有船到,滿城爭買白檳榔。
石鼎微熏茉莉香,椰瓢滿貯荔枝漿。木綿花落南風起,五月交州海氣涼。
牂牁流水碧潺潺,潮落潮生草木閒。一片海云吹不起,越人遙指是崖山。
春意亭涼酒滿杯,昔人遺刻尚崔嵬。亭前幾樹黃皮熟,日日鶯啼數百回。
雁翅城東涌怒濤,外洋水長蜑船高。莫言昨夜南風急,今日登盤有海蠔。
吉貝衣單木屐輕,晚涼門外蹋新晴。相逢故舊無多語,解說邊壚骨董羹。
山溪款獞愛喧嘩,垢面文身到處家。試問年年事何事,強弓勁弩舊生涯。
倔強馮陵距海垠,半為魚鱉半為塵。只今編戶聞聲教,遺類何由辨馬人。
魚鹽蠻蜑托為生,狹路逢人便弄兵。見說官曹巡邏急,賣刀買犢也歸耕。
誰跨鯨鯢斬斷虹,海波飛立瘴云空。阇婆真蠟船收澳,知是來朝起颶風。
謾把金釵品價高,荔枝端不讓櫻桃。若教李白諳風味,甘分南州脫錦袍。
澹白輕紅斗剪裁,紫薇終不占先開。如今爛漫炎天里,剩有春風座上來。
番禺南望渺煙波,怪底魚龍出沒多。頃刻風霆飛白晝,黑龍拖雨過牂牁。
南海廟前花草新,波羅垂實雨頻頻。遐荒只愛求奇氣,兩兩來看種樹人。
云色蠻箋傲薛濤,斗南樓上海天高。都將陸賈千年事,付與江淹五色毫。
涼風吹雨海門來,一洗蠻煙瘴霧開。回望帝京家萬里,懶教人下越王臺。
花覆禪房刻漏遲,妙香浮動碧蓮池。月明風細菩提落,想是南能出定時。
海上安期去不來,石門花落又花開。幾時相約騎黃鵠,爛醉秋風玉鏡臺。
白云山上白云飛,騰達年來與愿違。鶴發慈親應記憶,嶺南游子幾時歸。
嘯彈長鋏出秦川,又入蠻鄉掃瘴煙。寄語鳳凰臺上客,別來五見月團圓。
榕樹陰陰集暮鴉,竹深人靜似仙家。芭蕉小苑垂雙實,茉莉南州壓萬花。
玉液池邊夏木青,石屏臺上晚風輕。道人心靜不知暑,默坐焚香待月明。
越鹽如雪賽吳鹽,藷蕷初肥竹筍甜。何事眉山蘇太守,只將雙蟹較團尖。
羅浮山下葛洪家,遺履軒前尚種花。鄧岳早能參妙契,也從勾漏覓丹砂。
村團社日喜晴和,銅鼓齊敲唱海歌。都道一年生計足,五收蠶繭兩收禾。
海隅風俗似朱陳,嫁娶從來只近鄰。椰子檳榔供納采,祖孫頭白每相因。
不輸租稅不憂貧,縛屋邊崖淺洞人。爭捕蚺蛇邀遠客,旋澆糟粕送比鄰。
蠻落人家厭食魚,兒孫生長不知書。桄榔滿種緣山邏,翡翠新收越海墟。
一臥憐君三十朝,呼醫仍苦禁城遙。
靈根自逐新陽發,病蘗從經野火燒。
吻燥未須尋曲糵,囊空誰與典絺蕉。
何時匹馬隨街鼓,睡起頻驚髀肉消。
江南日暖芭蕉展,美人折得親裁剪。
畫成小簡寄情人,臨行更把輕輕撚。
其中撚破相思字,卻恐郎疑蹤不似。
若還猜妾倩人書,誤了平生多少事。
神仙秘訣妙難傳,
禿頂脩羅打左拳。
半夜歸來無覓處,
忍饑高臥飯籮邊。
一掠青絲鏡面垂,朱題銀額呂仙祠。饒他壽盡塵沙劫,只是黃梁未醒時。
不脫陰區苦奈何,仙官塵侶不爭多。人間惟有李長吉,解與神仙作挽歌。
春人可似,似黛眉隱語,鏡中猶殢。暮色千條,只愁難把花驄系。
樓窗無縫深深閉,又還見,腰兒眠起。更無聊、和月迷離,寫漢宮人字。
還向長亭旖旎,又青眼細窺,別筵杯底。也學銷魂,渡頭搖得斜陽膩。
孤帆才近隋堤尾,便遮抹、縷絲痕翠。添些落絮,疏煙如夢里。
君不見西飛太液雙黃鵠,宮前沆漭春波浴。白日寒光颯羽毛,樂府歌之薦嘉福。
劉生兄弟起梁苑,五色衣裳照龍袞。給札承明侍從間,一朝致身未為晚。
憶我酣呼郭隗臺,黃金突兀浮云摧。當時駿馬不易得,此地悲風千里來。
易水東流過臺側,太行雪片大如席。舞陽勾踐安在哉,吳鉤灑削芙蓉色。
昨傳烽燧到邊城,三輔先屯大將營。天山遙奪單于壘,瀚海俱懸屬國兵。
劉生豈但文章伯,花卿二子騰驤客。實塞先條漢使書,繞朝獨贈秦人策。
入關棄繻誰敢當,門前受謁諸侯王。腰間不插大羽箭,手上何用綠沉槍。
自揮曉日旌旗散,寧遣秋陰鼓角長。三軍喜見旄頭落,圣人端拱開明堂。
借君千尺如虹筆,長掃妖氛北斗旁。
靜極翻如有待,眠多未是無憀。
柳花毬轉碧窗綃,不信東風才到。
閉月三三小徑,藏鶯六六彎橋。
香囊蟬錦懶重挑,乞取春愁閒了。
草樹陰陰一徑開,
饑烏閒下啄莓苔。
清風無事自還往,
時送官池荷氣來。
去天尺五高,世外得奇境。
插腳萬山低,舉頭片云靜。
挺枝松盡虬,禿頂楓半癭。
龍目炯炯光,澄澈驗雙井。
恐有神蛟潛,變化出俄頃。
石屋辟磊砢,鐙龕潔以整。
枯僧不知年,塵緣久徹屏。
老鶴為守門,露涼時一警。
天風吹冥冥,巖花襲裾冷。
空翠淡欲無,夕陽散遙嶺。
冰花擁草,臘鼓催年,人海半生藏未了。
俊游如昨,幾點寒燈夢回早。
憑誰道?;臉蛸€酒,孤館停歌,偏是近來歡意少。
譜入鹍弦,尚覺商聲動懷抱。
瑣窗悄。羈旅縱忘,故家路徑,漸迷池沼。
挑菜歸時,畫中燕鶯都老。
暗情裊。依舊共飾太平,烏衣巷邊重到。
只怕銅壺漏滴,夜長難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