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雅十首 其一九
帝賚高年,式宴且喜。
種種黃發,族立而議。
我生艱難,暴亂以繼。
耳狃金鼓,目狎戎器。
皇其我圖,親講農事。
有子有孫,力田孝悌。
鼓舞至仁,薰焉如醉。
帝賚高年,式宴且喜。
種種黃發,族立而議。
我生艱難,暴亂以繼。
耳狃金鼓,目狎戎器。
皇其我圖,親講農事。
有子有孫,力田孝悌。
鼓舞至仁,薰焉如醉。
皇帝賜予高壽之人恩惠,設宴款待,大家歡喜。眾多白發老人聚在一起商議。我們一生艱難,暴亂接連不斷。耳朵聽慣了金鼓之聲,眼睛看慣了兵器。皇帝為我們謀劃,親自倡導農事。我們有子有孫,努力耕種,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大家被皇帝的至仁所鼓舞,如癡如醉。
賚(lài):賜予。
式:語助詞,無實義。
種種:形容頭發短而亂,這里指白發。
狃(niǔ):習慣。
狎(xiá):親近、習慣。
圖:謀劃。
力田:努力耕種。
孝悌:孝順父母、敬愛兄長。
此詩可能創作于國家從戰亂走向和平的時期,皇帝重視農業生產,關心百姓生活。詩人通過描寫高壽老人的感受,反映當時社會的變化和百姓對皇帝的感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皇帝倡導農事,使百姓從戰亂中走向和平生活。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百姓心聲。
白首南朝女,愁聽異域歌。收兵頡利國,飲馬胡盧河。毳布腥膻久,穹廬歲月多。雕窠城上宿,吹笛淚滂沱。祖席駐征橈,開帆復信潮。隔筵桃葉泣,吹管杏花飄。船去鷗飛閣,人歸鹿上橋。別離惆悵淚,江鷺宿紅蕉。
眇眇蛸掛網,漠漠蠶弄絲。空慚不自信,怯與君畫期。
青童白玉姿,謫降自瑤池。一接芳蘭體,如披瓊樹枝。見人偏裊裊,聞喚故遲遲。何處看聯碧,花前倚小兒。
萬里風帆水著天,麝煤鼠尾過年年。滄江靜夜虹貫月,定是米家書畫船。
離人夜月俱無恙。驚心兒哭如驪唱。山色送行兵。長空秋氣橫。自慚千日暇。肯被詩書化。拍手忌言他。傷時徒奈何。
丹楓下。瀟湘夜。橫披省見王維畫。畫無聲。慘經營。何如幻我,清寒此道行。馬頭風急催行色。疑是山靈嫌俗客。釣魚磯。綠蓑衣。有人坐弄,滄浪猶未歸。
冰至人猶玩,波頹力不支。搖搖路旁梗,炯炯日中葵。學道長身健,憂時兩鬢絲。竟搖天老眼,畀以寧馨兒。
上公王者后,宗子圣人孫。世接神明盛,身持德教尊。尼山培道脈,洙水浚文源。君子多仁壽,弦歌不可諼。
江東烽火已難知,亂后那堪更別離。縱有鄉書傳驛使,開緘不省是何時。
日照千門萬戶開,參差樓觀出飛臺。地靈長看紅云繞,天近時迎翠輦來。絕好西山如華岳,何須東海覓蓬萊。微臣幾度陪游豫,欲繼卷阿愧乏才。
一曲滄浪水,盈盈片月光。湖邊香不散,玉女試霓裳。
峽中奇勝擬蓬萊,想是當年欲建臺。天恐此方窮土木,故令神物特飛來。
菰城城畔碧氤氳,書著名山海內聞。臺上劍懸天目月,枕邊帆帶具區云。星回寶塔雙標立,地坼銀河二水分。夜有青藜傳太乙,時來高策重河汾。為霖尚想蟠龍氣,澤霧終多隱豹文。太守風流馀勝跡,上公勛業耀蒼旻。蓬萊近接夔龍會,松桂遙拋鹿豕群。未論東山起安石,且圖麟閣答明君。
昔年少小耽嬉游,家君攜我游岡州。岡州風景最奇勝,使我因之成久留。潯洋風高高百丈,群英拉我緣蘿上。澄溪宛在金山陽,幾欲尋幽不成往。歸來城市惟夢思,寸心長掛金山涯。髫年之好別來久,至今郁郁嗟睽違。當時故舊多如雨,最愛澄溪李夫子。論交于我獨忘年,況與家君素知己。聞君清隱澄溪頭,虛檐曲檻臨清流。當門一鏡湛虛碧,清波不動長悠悠。興來俯視真奇絕,云影天光共浮沒。人間萬類莫逃形,波底魚龍見活潑。東風二月春正晴,繞堤碧柳啼金鶯。閑同詩客覓佳句,更與漁人歌濯纓。濯纓歌聲齊欸乃,萬里乾坤一顧盻。甕里香醪不用沽,溪頭鮮鯉何須買。臨溪膾鮮鯉,好友頻相留。百年自得個中樂,一生不識人間憂。予愛李翁賢,復愛澄溪好。人生此樂真難逢,何須更覓蓬萊島。譚君重姻義,索作澄溪詩。幾回揮翰不敢賦,我才蹇劣將何為。共期泛扁舟,直抵金山曲。煩報澄溪清隱翁,早為開軒掃書屋。
昔余客武昌,詣臺受束約。夫君實同好,居體意相托。天然圭璋器,何必問雕琢。乘時佐銓府,和光聊畫諾。循吏乃其余,映照亦不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