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題希深美檜亭
幽深有佳趣,曾不減林泉。
眾綠經新雨,殘紅墮夕煙。
栽萱北堂近,夢草故池連。
乘月時來往,清歌思浩然。
幽深有佳趣,曾不減林泉。
眾綠經新雨,殘紅墮夕煙。
栽萱北堂近,夢草故池連。
乘月時來往,清歌思浩然。
幽深之處有著美妙的情趣,絲毫不遜色于山林泉石之地。眾多綠葉經過新雨的洗禮,殘花在傍晚的煙霧中飄落。在北堂附近栽種萱草,這里仿佛與謝靈運夢草得詩的池塘相連。趁著月色時常往來于此,清越的歌聲中思緒浩渺悠遠。
希深:人名。美檜亭:以檜樹而得名的亭子。
林泉:山林與泉石,指隱居之地。
萱:萱草,古代常種植在北堂,象征母親。
夢草:典出南朝宋謝靈運夢見族弟謝惠連而得“池塘生春草”名句。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希深的美檜亭時,被亭中清幽的環境和寧靜的氛圍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美檜亭的清幽佳趣。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且運用典故增添文化內涵。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和細膩表達。
滿城風雨近重陽,門掩空濛薜荔長。
何處扁舟頻載菊,誰家新簏待飛觴。
一舟詠雪蘆千頃,萬里書天雁幾行。
行淖釀途人不出,振衣徒切望危岡。
高人隱陋巷,至藥初無方。
心知無生妙,運轉開陰陽。
才如淩云松,豈受尺寸量。
氣如幽谷蘭,時送清風香。
嗟我本病肺,寒暑隨翕張。
丹砂苦落落,青春去堂堂。
清詩墮云霧,至音叩琳瑯。
山海信多士,世俗非所望。
遠游居臨安,間出從諸王。
他年解冠佩,共游無邊疆。
儀麟既委照,永謝過隙光。
一片東風吹艷雪。錦瑟如人,忍使華年歇。
夢去青溪溪畔月,洛神休寫王家帖。
非霧非花疑刬襪。楚客多愁,鳳紙新來絕。
落葉依枝飛又怯,秋奩空羨泥金蝶。
家自開文苑,人誰共釣竿。
清纓來濯近,白雪和歌難。
杖底河山盡,尊前星斗寒。
深憐蘿薜色,出戶幾回看。
醉翁亭畔寒梅折,
庶子泉邊瑞雪鋪。
不二法門從此入,
更于何處覓文殊。
東南山水冠湖州,
笠澤煙波載弁丘。
白傅題詩精舍寺,
至今人說可堪游。
百身難贖生吾父,柔腸斷來如剪。掌上擎珠,膝前琢玉,海水量恩還淺。何慳鶴算。竟續命絲難,返魂香遠。恨赍難留,鄧攸無子枉為善。
憑棺惟剩弱女,欲靈椿伴萎,無奈萱戀。強解愁顏,潛揮痛淚,七供俄驚期滿,幾筵拜奠。愿佛力垂慈,天心終眷。遺腹生男,德門綿一線。
殘曛隔嶺冠輕霞,疏柳微風宿暮鴉。
數頃秧田飛白鷺,西頭槿壁粲紅花。
王孫洲上樵蹤細,帝子祠邊社樹斜。
似比東山更清絕,愿分楊柳即移家。
天漠漠。青山淡相對,野云閑著。海門浩渺,禪關搖落。何日仙真再到?儻勾留、依舊林壑。空懷昨。可憐京口,廢營荒郭。
客里扁舟重泊。嘆匆匆、登臨負約。聽過江、聲聲鈴語,都成消索。北固南徐,剩太息、徒付深杯孤酌。晚風作,應返危崖瘦鶴。
我道非生滅,天時自去來。交親常在席,醪酒不空罍。
默坐唯聽水,閒行忽見梅。何人同此適,君意亦悠哉。
雪意凝還解,冰紋結復開。林鴉時嘯侶,城雉不憂媒。
造適心無礙,忘機語絕猜。曹溪不欺我,何處有塵埃。
青池白石每談空,銷卻寒缸幾炷紅。記取柳浪湖上柳,夜禪聽盡碧絲風。
碧溪影里一僧歸,漾得云光上衲衣。記取柳浪湖上水,縠紋風起鷺鷥飛。
不爐話盡晚窗煙,閒剔春芽自煮泉。記取柳浪湖上月,隔花呼起放生船。
崢嶸頭角隱何年,
直露靈光在此間。
天下蒼生方引領,
好施膏雨潤人寰。
孤帆江上夕陽回,一片晴云覆釣臺。
山色濃于初釀酒,詩心淡到半開梅。
人無風骨才何用,世有知音念不灰。
似此煙波無限好,閑愁排遣且銜杯。
絡緯聲聲寒咽露。懶上鴛機,怕織愁情緒。刀尺秋風催歲暮。征夫猶作遼陽戍。
鄰女嬌癡年十五。未解傷心,那解傷心語。敲斷玉釵誰慰汝。挑燈獨聽芭蕉雨。
三年身不到窮岡,
詩友飄零半在亡。
杯里縱能談矻矻,
鏡中無復鬢蒼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