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縣阮籍嘯堂
古城多瘦棘,莽莽連荒臺。
不見長嘯人,黃土空崔嵬。
北顧蓬池上,枯廢生蒿萊。
當時思大梁,還望已徘徊。
今我復懷昔,豈不傷且哀。
鳥呼有遺響,英靈同土灰。
古城多瘦棘,莽莽連荒臺。
不見長嘯人,黃土空崔嵬。
北顧蓬池上,枯廢生蒿萊。
當時思大梁,還望已徘徊。
今我復懷昔,豈不傷且哀。
鳥呼有遺響,英靈同土灰。
古老的城池邊長著許多瘦瘠的荊棘,茫茫一片連接著荒涼的高臺。再也看不到那長嘯的人,只有黃土堆高高隆起。向北眺望蓬池,一片荒廢,長滿了野草。當年阮籍思念大梁,回望時已滿心徘徊。如今我也懷念往昔,怎能不哀傷悲痛。鳥兒的鳴叫似有遺響,可英靈已同土化為灰燼。
瘦棘:瘦瘠的荊棘。
崔嵬:高聳的樣子。
蓬池:古地名。
蒿萊:野草。
大梁:地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阮籍是魏晉時期的名士,其嘯堂在尉氏縣。詩人可能是游覽此地,面對古跡,追思阮籍,感慨時光流轉、人事變遷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阮籍的緬懷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人物的追思和對人生的思考。
作詩無定例,高者不因人。奇險宜深穩,孤清欲峭新。有如臡雁鴇,何必別蓀莼。韓杜吾師也,問誰狎主臣。
小小茅齋傍樾開,壺山流影入書臺。翠濤搖動清風起,疑是云莊逸老來。
已拋竹杖不須扶,線斷芒鞋腳也無。瀹筍興能添此際,尋花人自費工夫。昨宵月窟醒如夢,今日荒原夢亦蘇。愛殺短莎江上綠,曲肱吾且任真吾。
栟櫚冠,青芒屩,上天下天不騎鶴。喚作神仙渠不肯,道是凡人我又錯,會稽城中且賣藥。
山城碌碌負魚符,尺五家園好坦途。可惜光陰迷簿領,漫無惠露到樵蘇。雞豚小社元相接,鷗鷺新盟不敢渝。莫話彈冠仍結綬,祇宜袯襫與夫須。衒石難夸和氏場,揮犀久避蓋公堂。筆端風雨真無敵,紙上寒溫細作行。結屋競傳千畝竹,奉祠聊對一爐香。朝中環賜無虛月,遙想眉黃已效祥。
龐公真隱,志凌冰雪。弗慕榮華,自寧巢穴。遺與人殊,身于世絕。茹秀鹿門,欣怡云月。
夷光與修明,艷色天下殊。一朝入吳宮,權與人主俱。不妒比螽斯,妙選聘名姝。紅樓富家女,芳年春華敷。頭上何所有,木難間珊瑚。身上何所有,金縷繡羅襦。佩間何所有,環珥皆瑤瑜。足下何所有,龍縞覆氍毹。歌舞君不顧,低頭獨長吁。遂疑入宮嫉,母乃此言誣。何若漢皋女,麗服佩兩珠。獨贈鄭交甫,奇緣千載無。
一踏雙高氣即蘇,風雷誰與擘真圖。詎論竹箭三門駛,盡遣螭龍絕壑徂。石竇秋深喧草木,海潮天落應虛無。題崖不記飛仙事,薄采空憐九節蒲。
曾將玉蕊餉妝臺,低枕親聞暗麝來。爭奈暮秋花事斷,閑窗驚喜蠟梅開。
紅羊再再亂神州,滿地儒冠走馬牛。一笑凄然回首處,茫茫滄海正橫流。
未謂中秋今夕是,外簾瓜果特多儀。月侵屋入窺文卷,席趁檐斜閣酒卮。艷魄不辭忙里看,新寒先報客中知。燕山海月同誰賞,北望詩成有所思。
輕紫含精白,孤香逼晚風。居然歲寒思,除是玉梅同。
三江燈火夜無眠,舟楫分行向曉天。獨掛東風更西去,川南燕北思綿綿。
分別層溪與遠巒,天章寺里雨中看。會稽內史風流甚,賴得中朝有謝安。
香骨全消化紫霓,千年陳跡草萋萋。冰衫尚怯花魂薄,月影還疑雪夜迷。長袖風難回白日,時王力不到黃坭。芙蓉歲歲秋江上,一度來僧惜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