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馬廷評之余姚
越鄉知勝楚,君去莫辭遙。
曉日魚蝦市,新霜橘柚橋。
河流通海道,山井應江潮。
近邑逢鷗鳥,先應避畫橈。
越鄉知勝楚,君去莫辭遙。
曉日魚蝦市,新霜橘柚橋。
河流通海道,山井應江潮。
近邑逢鷗鳥,先應避畫橈。
你要去的越地比楚地更勝一籌,你不要嫌路途遙遠而推辭前往。清晨,集市上擺滿了魚蝦;初霜時節,橘柚掛滿了橋邊枝頭。這里的河流通向大海,山間的水井也與江潮相應和。臨近城邑時會遇到鷗鳥,它們應該會先避開你華美的船槳。
越鄉:指今浙江一帶。楚:泛指古代楚國地區。
橈:船槳,這里代指船。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友人馬廷評要前往余姚任職,詩人寫詩送別。當時余姚屬于越地,經濟文化有一定發展,水鄉特色明顯。詩人出于對友人遠行的關懷與對越地的了解,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通過想象描繪越地風光。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宋代送別詩描繪地域特色的風格。
頻年卜宅愿常賒,得地而今又自嗟。
百歲故居成逐客,一湖新水送全家。
丹雞白犬隨行笈,綠箬青蓑伴釣車。
補幅移居圖也好,春風婀娜片帆斜。
或草為衣,或獅為輿。
千變萬化,無二文殊。
雖然覓則不可得,五臺山色猶如如。
霜天敝了羊裘,荻花秋。
恰遇纖簾高士倚江樓。
垂柳罅,琵琶砑,是揚州。
觸著一生心事到眉頭。
吳王厭得國,所玩終不足。一上姑蘇臺,猶自嫌局促。
艅艎六宮鬧,艨沖后軍肅。一陣水麝風,空中蕩平淥。
鳥困避錦帆,龍跧防鐵軸。流蘇惹煙浪,羽葆飄巖谷。
靈境太蹂踐,因茲塞林屋。空闊嫌太湖,崎嶇開練瀆。
三尋齾石齒,數里穿山腹。底靜似金膏,礫碎如丹粟。
波殿鄭妲醉,蟾閣西施宿。幾轉含煙舟,一唱來云曲。
不知闌楯上,夜有越人鏃。君王掩面死,嬪御不敢哭。
艷魄逐波濤,荒宮養麋鹿。國破溝亦淺,代變草空綠。
白鳥都不知,朝眠還暮浴。
欲持何語慰蹉跎,袞袞諸公以禮羅。聞道郎君赴西蜀,好尋事跡到東坡。詩人作吏寧今有,詞客哀時孰古多。一念蠶叢與鳥道,如今閬水閬山歌。
我亦同君作意癡,幾回想欲上峨嵋。祇緣步履難稱健,未是山川有所私。昨日招游石遺老,異時重話習家池。窮生行止常如此,不許達人粗見知。
滿地干戈不可驅,幾時復我兩京都。羊城胡馬近還集,兔歲佛貍死豈誣。劍閣上游天設險,王師南定民其蘇。有人為問潮中事,繪事幸無鄭俠圖。
勿笑慵翁與物乖,暮年心事自安排。不知家國遑知己,誰問狐貍況問豺。干世當捫王猛虱,建邦肯似子陽蛙?萬方盼望春開動,一雨能生百草荄。
不是君家真愛國,如何一夜聳詩肩。但聞新貴車為步,焉識流民草作氈。心痛議和南渡日,眼驚遷地永嘉年。大言若說書生憤,試讀龜堂學杜篇。
丹詔脩時祀,詞臣肅桂觴。
仙壇秋日靜,寶篆瑞輝揚。
俎豆紛陳列,冠裳供祼將。
梧山思帝舜,桐室憶成湯。
恍惚神如在,凄其淚欲滂。
更祈垂庇澤,宗社萬年康。
晚色煙和。鳥散庭柯。聽街頭、擊破吹螺。酒闌送客,夜火星羅。
幡幢引處,看蝶演,似鶯梭。
法輪常轉,五方何處,現維摩、試問禪那。作天魔舞,于意云何。
香壇行過,隨嘯詠,且婆娑。
鉤簾翠濕。寒江上、雨晴風急。
亂峰低處明殘日。雁字成行,寫破暮天碧。
故人天外長為客。倚闌一望情何極。
新來得個歸消息。去棹回舟,數過幾千只。
傍柳移舟風過浦。借新涼、片云留駐。叢荷半委,衰蘭暗泣,稱悲秋詞句。客燕識歸程,西風外、聯翩飛去。明霞送晚,回波照人,依稀認,夢游處。
酒意消,詩思苦。想當時、雜花生樹。春寒未減,清歌乍起,動逢逢鼉鼓。執手上河梁,臨岐淚、滿襟如雨。天涯縱有,平生萬感,登樓漫賦。
云門老去蘄春死,文星后先驚隕。四海詞宗,百年肸蚃,大夢而今偏醒。凄涼暮景。祗萬里江山,空余高詠。淚灑西風,白門遙悵絳帷冷。
江漢英靈未泯。流芳承屈賈,代生才俊。馬鄭遺風,許倉絕學,誰沐芳薰雅訓。千秋論定。每痛哭天涯,才人薄命。回首■■,曲高難和郢。
上苑何心謝四鄰,移栽黃閣帶云根。舊游尚識宣皇賜,新綠紛披圣主恩。含笑迥懸香國夢,乍開試醉玉堂尊。自天雨露春如海,未可人間灌溉論。
朝罷繁香玉一叢,鳴珂徑轉碧朣朧。天家不羨秾華氣,璧府全消貴近風。寡和九重金闕迥,同枝百尺玉橋東。碧紗何處名花友,得似丹心向日紅。
一覿羲農絕世知,敢因顏色入宮私。石家絳蠟渾無夢,唐苑沈香漫有思。欲擬芙蓉憐晚艷,更栽芍藥悵繁枝。絲綸片席華林會,攀賞還看絕妙詞。
萬里風帆水著天,麝煤鼠尾過年年。滄江靜夜虹貫月,定是米家書畫船。
我有玄暉古印章,印刓不忍與諸郎。虎兒筆力能扛鼎,教字玄暉繼阿章。
可惜三春麗,偏為二豎磨。
病因趨事少,貧乃負人多。
每嘆升沈異,空嗟歲月過。
朝來試攬鏡,星鬢更如何。
巍巍峭迥出云霄,
頂鎖水寒勢外遙。
坐觀四望煙籠處,
一帶青山萬水潮。
邊堠遠,置郵稀。
附與征衣襯鐵衣。
連夜不妨頻夢見,過年惟望得書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