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貢進士三山王士奇大父母挽詩二首 其一
良玉堪瑚璉,宏材中棟梁。云衢淹素志,旅夢熟黃粱。書閣蕓香散,吟壇草色荒。賢孫高擢第,應是慶源長。
良玉堪瑚璉,宏材中棟梁。云衢淹素志,旅夢熟黃粱。書閣蕓香散,吟壇草色荒。賢孫高擢第,應是慶源長。
瑟瑟如迸珠玉
冽冽不浸苞稂
入口疑嘗石髓
沁脾嘗帶花香
盡多名士畫牢丸,薇省猶供苜蓿盤。
清瘦自憐同鶴熊,羞珍何苦膾龍肝。
性成姜桂終嫌辣,骨傲風霜盡耐寒。
我寄浮生隨處好,幾時同隱釣臺灘。
憑欄盡日看山色
攲枕連宵聽水聲
一點紅塵無入處
戴家池館近清明
君來自慶陽,我先宿靈武。前路入沙磧,況為風雨阻。
館舍對層臺,蒼茫閱今古。愁云黯蕭關,江聲帶鼙鼓。
憶昔白衣士,談笑恢疆土。君住泰山下,日夕吟梁甫。
局蹐者何為,王事方靡盬。逢時樹勛名,桑劉口不數。
我鬢已刁騷,逝將尋巢父。山城無酒家,別悰覺其苦。
荷花蕩西湖水深,
上有蘭若當高岑。
客吟時見猿鳥下,
僧定不聞鐘磬音。
雨香秋林橘子熟,
云落空澗棠梨陰。
閑來掃石坐竹里,
靜與山人論素心。
五龍之峰云作屏,
雙崖削出芙蓉青。
何人澗里拾瑤草,
有客松間尋茯苓。
林風不驚虎臥石,
山雨忽來龍聽經。
吳王臺榭今寂寞,
秋香薜荔花冥冥。
有原一本流無窮,
有物萬殊生不同。
自從太極兩儀后,
往古來今感應中。
銀河耿耿夜悠悠,
悵望雙星獨倚樓。
莫更修成仙眷屬,
須知一會一年愁。
十年居委巷,上有白頭親。
此別逢知己,微軀亦借人。
杏園北寺題名日,
數到如今四十年。
點檢生涯與官職,
一莖野竹在身邊。
塵埃老矣未收身,
每對山林強自親。
詩縱滿囊慚李賀,
筆雖成冢愧藏真。
七莖花上春云熱。鷓斑點點明金屑。莫遣兩頭然。鼻塵須細參。
香心灰也未。懺盡相思字。趺坐寫經時。玉奴添一枝。
春夢迷離春事空,
小樓昨夜過東風。
夭桃秾李皆無色,
惟有葵花得意紅。
眼中見慣是尋常,
又不驚人又久長。
留得寒窗夜來月,
三更依舊照茅堂。
公以四□,近事三朝。絕識巖峣,心畫以昭。
帖出于近世撫臣之家,又得以記先友于嘗僚也。
東風吹暖到南枝
殘臘初回日漸遲
晚節自能留歲暮
清名久已畏人知
崦西山遠花成海
湖上春寒鶴守祠
茗碗爐香新位置
手搴殘萼插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