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夜行
孤客心多恐,寒風夜度溪。
山長羸馬困,月黑怪禽啼。
遠火生樵舍,荒榛亂野蹊。
喜言林館近,聞犬入猶迷。
孤客心多恐,寒風夜度溪。
山長羸馬困,月黑怪禽啼。
遠火生樵舍,荒榛亂野蹊。
喜言林館近,聞犬入猶迷。
孤獨的旅人心中充滿恐懼,寒夜中迎著冷風渡過小溪。山路漫長瘦弱的馬疲憊不堪,月黑風高怪禽啼叫。遠處的火光從樵夫的房舍中升起,荒草雜亂地生長在野路上。高興地說樹林中的館舍已經很近了,聽到狗叫聲卻還是迷失了方向。
孤客:孤獨的旅人。
羸馬:瘦弱的馬。
樵舍:樵夫的房舍。
荒榛:雜亂的荒草。
野蹊:野路。
林館:樹林中的館舍。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可能是在獨自出行途中,于山中夜行時有感而發。當時或許社會環境不穩定,旅途充滿艱辛,詩人在孤寂的行程中產生諸多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中夜行的經歷和感受。其突出特點是環境描寫細膩,氛圍渲染到位。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生動展現了古代旅人旅途的艱難,具有一定生活寫照意義。
萬頃淪漣映,平沙一望收。天光起水色,云影共波流。隔岸姑蘇遠,臨軒夜月浮。民情咸自得,何必泛龍舟。
喚詩魂病起向郊園,憑闌洗吟眸。正林亭初霽,濕泥留燕,新漲浮鷗。碎蕊苔花錯委,繡地寫春愁。啼鴂年年恨,都在高樓。樓外夕陽斜處,有臨風擪笛,度水飄謳。記紅紅雙曲,天際想歌喉。盡平生、狂情未換,怕絮飛、換了鬢邊秋。空凝佇、亂鴉歸樹,綠暗汀州。
蒿萊自輿臺,松桂猶伯叔。便合追孔林,無庸號寒木。
彼此垂七十,相逢意若何。圣明殊未至,離亂更應多。澹泊門難到,從容日易過。馀生消息外,只合聽詩魔。
東渡星槎賦海初,詞源直溯木玄虛。行憐地古攀榆葉,卻愧廚寒餉鰈魚。野渡停驂春水冷,山樓珥節夕陽流。他時儻得黃公訊,為報相思滿月如。
平泉金谷競豪華,幾度花時得在家。爭似南園陳處士,曉看泉石暮煙霞。
攜得新茶竹里煎,晚歸踏破小橋煙。一鐙紅出蟲聲外,萬木黃從雁影邊。月落漸昏鄰院樹,鐘殘猶到隔江船。懸知坐待癡兒女,欲遣僮迎正未眠。
春暖晝添長。欲渡金針轉自傷。記得畫堂同并繡,端相。裁罷吳綾玉尺量。今日雁分行。閨課琴書久已荒。獨把淚珠穿繡線,凄涼。線短珠多更斷腸。
打土編茅費幾錢,白云深夜一燈懸。知君未是壺山主,只借壺山過兩年。齏粥朝朝長白寺,衣冠夜夜百原山。三年枕席何曾設,一紙家書亦不看。
磊磊襟懷楚楚儀,客來能酒更能棋。從今寂寞耆英會,不聽山陽笛也悲。
不肯埽一室,顧欲天下清。少日又不羈,頗復鄉黨輕。長年始羞悔,耳目尚聰明。何須更市藥,小女故知名。
傍曉發蕪城,風帆疾如駛。晚照半平湖,舟行百馀里。
旅居復如何,朔氣忽已至。悠悠出門去,杖策隨所憩。闉都掠眼過,平野迥舒轡。驚蓬多風沙,雜樹失青翠。我來正長夏,單衣猶在笥。今茲還幾時,踐此霜雪地。歲月去浩蕩,身世惄如醉。離憂能傷人,徜徉聊自恣。
何處園無杏,何園杏不花。一時成圣跡,千古艷奇葩。爛漫尼山宅,芬芳制府家。行行來西郭,如涉泗洙涯。八九東蒙士,傳燈祗一仁。有懷窺孔室,著意認王春。生趣年年盛,天心的的真。此時無一酌,那不負東君。誰把春容鑄,紅妝向曉開。爾憐寧待語,吾與勿須猜。解佐犧樽興,知經羯鼓催。朱欄廑愛護,不遣雨風摧。宴罷七人起,籃輿遍插枝。頓令鹺海塢,恍步上林時。一色色無間,眾香香更奇。愿憑風九萬,布散滿天涯。
客中人日思冥冥,取次詩函眼忽青。細數舊游如斷夢,幾多知己又晨星。雜花三月江南路,名士千秋歷下亭。自笑敝裘何所事,乘桴吾道在滄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