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園宴
寒食二月三月交,紅桃破颣柳染梢。
陰晴不定野云密,黕黕鼓聲湖岸坳。
使君千騎出南圃,歌吹前導后鳴鐃。
是時輒預車馬末,傾市競觀民業拋。
竹亭臨水美可愛,嗑咂草木皆吐苞。
游人春服靚粧出,笑踏俚歌相與嘲。
使君白發體尤健,自晨及暮奏酒肴。
爾輩少年翻易倦,倚席欠伸誰得教。
公雖不責以正禮,我意未容誠斗筲。
逡巡秉燭各分散,小人爭路何呶呶。
寒食二月三月交,紅桃破颣柳染梢。
陰晴不定野云密,黕黕鼓聲湖岸坳。
使君千騎出南圃,歌吹前導后鳴鐃。
是時輒預車馬末,傾市競觀民業拋。
竹亭臨水美可愛,嗑咂草木皆吐苞。
游人春服靚粧出,笑踏俚歌相與嘲。
使君白發體尤健,自晨及暮奏酒肴。
爾輩少年翻易倦,倚席欠伸誰得教。
公雖不責以正禮,我意未容誠斗筲。
逡巡秉燭各分散,小人爭路何呶呶。
寒食節在二月與三月之交,紅桃破蕾柳染新綠。天氣陰晴不定,野外云密,沉悶的鼓聲從湖岸坳傳來。太守帶著眾多人馬出了南園,前面有歌舞吹奏引導,后面鳴鐃相隨。這時我也跟在車馬后面,全城人都出來觀看,拋下了自己的營生。竹亭臨水,十分可愛,草木都吐出了花苞。游人穿著春服,打扮靚麗而出,笑著踏著俚歌相互調笑。太守雖已白發卻身體康健,從早到晚擺酒上菜。你們這些少年反而容易疲倦,靠在席上打哈欠伸懶腰,誰能管得了。太守雖然不按正禮責備,但我心里覺得自己不能像斗筲之人一樣無禮。不一會兒就拿著蠟燭各自分散,小人們爭路喧鬧不已。
破颣(lèi):指花苞初放。颣,絲上的疙瘩,這里指花蕾。
黕黕(dǎn):形容鼓聲沉悶。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里指太守。
鐃(náo):一種打擊樂器。
輒預:總是參與。
嗑咂:形容草木生長的聲音。
靚粧(zhuāng):美麗的妝飾。
斗筲(shāo):比喻氣量狹小、才識短淺的人。
逡巡:不一會兒。
此詩創作于詩人在湖州時,寒食節是傳統節日,人們有出游、宴飲等習俗。詩人陪太守在南園宴游,看到節日的熱鬧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湖州寒食節時太守南園宴的熱鬧場景,展現了節日的歡樂氛圍。詩中體現了太守與民同樂,也反映出詩人守禮的態度。在文學上,以其生動的描寫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俗。
云藏北固山頭寺,煙鎖南徐水際樓。
不許閑人作好嬉,遨頭偏值雨澌澌。已藏日月仍朝夜,也辨春秋有悅凄。棄絕自天如覆水,綿連到地只生泥。世間難得虛堂睡,更與堯章續舊題。
江樹棲煙暝色浮,波聲不動月華流。浪花千頃潮平岸,興入春風萬斛舟。
入港晴蕪遠際山,鷺群翻處綠回環。林隈隱寺僧慵出,橋底通船客正閒。乍喜身心俱寂靜,足憐名相惑愚頑。興闌猶約寒梅發,月下來觀側近灣。
草色人心相與閑,是非名利有無間。橋橫落照虹堪畫,樹鎖千門鳥自還。芝蓋不來云杳杳,仙舟何處水潺潺?君王謙讓泥金事,蒼翠空高萬歲山。
紫鵑喚客,道爛錦年光,夜歸瑤島。素緣未了。似陽關送別,馬嘶芳草。夢里天涯路,比山中更小。翠云窈。問昔日萬花,今為誰好。門凈風自掃。且料理吟身,寺鐘催小。錦江■棹。念橋通萬里,故人書少。作客家山,過活依然皂帽。訴圓照。幾時春、太平同到。
云興霞蔚控千山,勢壓江南廣殿寒。風偃萬松斜日晚,臥看風雨落人間。
泥行活活到門苔,不見差如興盡回。款戶客能今雨至,隔墻花想殿春開。欲歌獨漉愁深水,敢哭窮途起濕灰。幽草天憐晴未晚,吳郎會訪杜陵來。
萬峰深處,憶升平朝市,往來詩侶。三十余年桑海幻,云夢陰晴難數。古剎依然,危樓無恙,幾度經風雨。鐘聲隱隱,賺人多少新句。此地野鶴蹁躚,閒云自在,何日攜筇去。寂寂蒲團空影外,一片梅花香浦。展卷題名,憑闌話舊,小作溪山住。留連佳境,幾忘尋棹歸路。
天漢東穿白玉京,日華浮動翠光生。橋邊游女佩環委,波底上陽金碧明。月鎖名園孤鶴唳,川酣秋夢鑿龍聲。連昌繡嶺行宮在,玉輦何時父老迎。
山邊畏景欲流金,山下浮埃幾度深。水宿巖棲得真樂,可無馀事到商林。
白骨堆山滿白城,敗亡鬼哭亦吞聲。熟知重死勝輕死,縱卜他生惜此生。身即化灰尚赍恨,天為積氣本無情。艾芝玉石歸同盡,哀望江南賦不成。
將歸遠客已三年,難學王尼到處便。染血真憂成赤縣,返魂空與闕黃泉。蜉蝣身世桑田變,螻蟻朝廷槐國全。聞道輿圖新換稿,向人青只舊時天。
勸農因到好溪頭,把酒相看憶舊游。三十年來如一夢,可憐空負釣魚舟。
對名山、留連勝跡,披襟嘯吟如許。斷崖石罅名題遍,洗認苔痕誰主。花落處。吊芳冢前朝,枉費消魂句。春歸故浦。只翠柏森森,疏梅淡淡,搖曳自千古。余剩墨,回首當年醉舞。而今寂寞僧戶。浮云十載渾難說,夢里猶驚鼙鼓。招舊侶。問拓篆攜鐘,可有重來賦。危樓再據。拚青眼情懷,酌醪滋味,抵掌話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