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寬禪師院
北望極長廊,斜扉映叢竹。
亭午一來尋,院幽僧亦獨。
唯聞山鳥啼,愛此林下宿。
北望極長廊,斜扉映叢竹。
亭午一來尋,院幽僧亦獨。
唯聞山鳥啼,愛此林下宿。
向北望去是長長的走廊,歪斜的門扉掩映在叢生的翠竹間。正午時分我前來尋訪,院子清幽,僧人也獨自靜處。只聽見山間鳥兒啼鳴,我喜愛這山林之下的棲息之所。
極:盡頭。
斜扉:歪斜的門扉。
亭午:正午。
宿:棲息之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某個閑適的日子,來到行寬禪師的院子,被清幽的環境所觸動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禪師院的清幽之景,突出其寧靜的特點。以簡潔的語言勾勒畫面,體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在展現自然之美和禪意氛圍上有一定特色。
高空之山聶公宅,稚川作圖才數尺。秋天薄云千仞表,春雨喬林百年物。憶昔侍郎鎮成都,將佐盈庭賓客趨。錦官城外笳鼓發,駟馬橋邊高蓋車。先廬舊在小東郭,丞相祠前同寂寞。嚴公同訪杜陵家,退之亦到淮西幕。峨眉嵯峨久不歸,江水娛人秋日暉。坐看蓬萊變桑海,自古南城天下稀。公子親迎陳氏館,我初至撫猶弱冠。看君揮翰甚風流,豈想重逢鬢毛換。君言中間一再來,數見先公胸次開。鶯花風雨必求友,水竹園林持酒杯。嗟予晚歲始能退,寧有文章驚海內。平生不受簡書畏,故家高致君應最。圖中山色積翠濃,雖欲舍子將焉從。蜀人相如最能賦,行倚山木歌高空。
劈碎崤潼坼太行,才通腥鮑到咸陽。地后山靈思報德,故教蒙毅去辒辌。
瑣碎金中踏薜蘿,出云苔壁手摩挲。飛鴻送盡不知暝,烏鵲窺林日下坡。
當年大白此相浮,老守娛賓得二丘。白發重來故人盡,空馀叢桂小山幽。
挹翠樓前秋日清,挹翠樓下秋水明。海色屏開九峰曉,玉樹時作蛟龍鳴。主人愛客勸客醉,鳳弦欲語杯先行。杯上菊花黃似酒,碧袖雙歌若楊柳。白日飛去紅燭來,兩兩玉童爭拍手。拍手笑,風飔飔。初疑蓬島,何異瑤池。人生百歲,不樂何為。不愿發再黑,但愿長醉如今時。
老子浮沉田里間,犢車轅許野人攀。飲中仙去東西玉,行處人傳大小山。天且莫教三月盡,我今無負一生閒。春寒正愜牛衣暖,富貴從渠晝錦還。
毗邪丈室,盡銷除客慧。來往天花本游戲。甚鬢絲、禪榻輕飏茶煙,忘不了、十載怨紅顰翠。傷春驚刻骨,我亦愁人,斷夢三生費清淚。獨繭自纏綿,解脫繁絲,還倚仗、蓮臺香偈。好打疊、前塵付雙修,漫長簟、空房更傷孤寄。
說短談非遍世間,終身隔耳罔相關。才聞傳報無多語,煙起心胸火足顏。
絕勝匡廬郡,分曹暫歲年。高牙三楚外,巨舳九江前。日抱香爐上,天齊瀑布懸。東林秋咫尺,一問遠公禪。
半面未相識,情深即故知。金蘭敦古道,松柏挺奇姿。屢辱分佳惠,何由致我私。盍簪須有日,談笑豁襟期。
醉歸那忍旋分手,竹屋燈明。石鼎茶聲。坐久聽來酒力輕。粉箋染就芙蓉滑,小句初成。轉自凄清。寒逼春衫欲二更。
中州白日虎狼嗥,越海鯨鯢更浪高。化日尺書歸故里,依然逃董不逃曹。
鏡中白發負長纓,一釣連鰲我不能。剩種長竿繞溪綠,得魚君看積如陵。
芙蓉山陽萬家邑,石嶺戴轍縈紆入。溪水西行夜雨深,連村桑柘春云濕。昔因荒迥少官府,日暮狐兔作人立。自從置縣二百年,稍有衣冠更俗習。讀書進士比舍聞,潤屋黃金亦家給。山中白日浮云多,負乘因仍足車笠。燮侯世冑國勛舊,射策君門恥沿襲。朱衣作監列星宿,遠人豈意高軒及。援琴不鼓書牒稀,彈鋏無魚賓客集。繡衣使者停車見,黃堂大夫下床揖。登高望遠送飛鴻,攬轡骎骎度原隰。人言桐鄉人愛我,我愛桐鄉重于邑。畫圖千疊山木稠,茇舍蕭條莫忘葺。
家近閩南。三姑姊妹,秀揖仙巖。須女精神,玉卮標格,謫下塵凡。他時佳婿成雙,紅絲應牽第三。倚看樽前,團欒六子,三女三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