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大卿挽詞 其二
自古賢才少,滔滔豈足云。
善人安得見,清譽久來聞。
器隕龍文鼎,魂歸馬鬣墳。
豐碑幾當立,籍甚著遺芬。
自古賢才少,滔滔豈足云。
善人安得見,清譽久來聞。
器隕龍文鼎,魂歸馬鬣墳。
豐碑幾當立,籍甚著遺芬。
自古以來賢才就稀少,那些平庸之輩不值一提。善良的人哪里還能見到,他的美好聲譽早已聽聞。賢才就像龍文鼎破碎,魂魄已歸葬于馬鬣形的墳中。何時能立起豐碑,他顯著的遺德將流芳后世。
滔滔:形容眾多、普通之人。
器:指人才。龍文鼎:刻有龍紋的鼎,這里比喻杰出人才。
馬鬣墳:墳墓封土的一種形狀,像馬頸上的鬃毛,代指墳墓。
豐碑:高大的石碑,古時多立于墓前。
籍甚:盛大、顯著。遺芬:遺留的美德、聲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葉大卿去世后,作者出于對賢才的敬重和惋惜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賢才難得,葉大卿的離世讓作者深感遺憾。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葉大卿,突出賢才稀少,贊美其清譽。特點是情感真摯,以簡潔語言表達深切追思。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對賢才的重視。
青子初肥色半鮮,綠陰深處壓枝懸。日長幾陣廉纖雨,正是江南四月天。
驛使傳宣詔逐臣,輕舟夜發五河濱。當年早際風云會,此日重沾雨露新。豈有文章裨制作,祗將忠直答皇仁。明朝咫尺天顏近,莫怪燈花報喜頻。
茲山近南服,勝跡冠朱方。石骨入海眼,地脈通混茫。金精孕清淑,水德融嘉祥。寒含六月冰,潤浹九里長。鯨腮狎獵起,虎只呿呀張。發竇既窈窕,流渠遂汪洋。洞徹瑩玉鑒,鏘鳴合宮商。靜含玄機妙,動見大智藏。養德君子類,膏物農夫望。野僧向我言,其功殊匪常。飲之祛百邪,能使俗慮忘。漱咽入靈府,喉舌生清香。爽淅動毛發,飄忽凌風翔。何當揚湛冽,盡洗貪濁腸。
富貴須論命有無,謀身只是半行書。饑腸不羨千鐘粟,廣廈何如一畝居。世路茫茫終偃蹇,生涯處處是贏馀。蕭條此道誰為助,掩卷時過長者居。
長鬣張郎詩骨□,幅巾藜杖氣仇仇。老坡言語妙百世,子美經行半九州。自笑我猶為口累,不應君亦有羈愁。眼看塵土羞形穢,夢拗梅花雪上頭。
黃沙一片,又飄然,獨往山川何處。十載江湖頻載酒,消受風船客與。落拓今朝,一囊書劍,扶上征輪去。斜陽古道,晚煙吹起如霧。試看斷甃頹垣,是魏家宮闕,趙家陵樹。文采風流安在也,此恨總成千古。鴉影翻空,馬蹄交錯,猶是東華土。河流滾滾,依稀嗚咽愁語。
曩持玉節問痌瘝,邂逅南昌一解顏。親見瘡痍摩手拊,夜深父子短檠間。行裝約束有琴鶴,道力較量無素蠻。自合明光將劍履,如何零落遂丘山。
小院閑春愁幾許。目斷行云,醉憶曾游處。寂寞而今芳草路。年年綠遍清明雨。花影重簾斜日暮。酒冷香溫,幽恨無人顧。一陣東風吹柳絮。又隨燕子西泠去。
七年三上春官日,各賦詩篇送我行。今日蠹魚生滿紙,主人依舊一儒生。
黃郎遁世士,抱影處空谷。擷芳上木末,采藻立水澳。妙善難可鄰,歲暮守幽獨。懷姝匪自媚,出門重結束。風云一撫念,故術草豐蓐。鄙夫附丘阿,達者從所欲。康樂營石門,知章疏剡曲。存道茍不貳,豈貽山靈辱。
處處三門向南開,青山綠水自圍裹。鐘魚鳴時攤缽盂,精粗隨分吃些個。一生受用只如此,何用忙忙腳踏火。口閑莫說事,留取吞飯顆。眼明穿得針,要自時補破。粥后眠一覺,不著溲漲亦不起。齋后行數步,不是肚膨也打過。我不求世人,世人不求我。時時牽衣領,臃腫包頭渦。一味怯風吹耳朵,世上許多人。蘗蘗猶如蟻旋磨,團團并頭爭什么。一籌輸與摩陀板頭盤腳坐,人言南岳好。奇峰七十朵,廬山更是好。瀑布垂天云,凈色不受涴。殿閣參差如畫出,萬人圍繞看登坐。汝若學道便成佛,汝若不學地獄禍。眼看鼻孔也尋常,六月日頭甚熱火。一籌輸與摩陀看屋臥,喚渠挽不來,送渠推不可。摩陀摩陀,無如之何。問著不答,好啞大哥。
南岳諸劉豈易逢,相望無復馬牛風。山公雖見無多子,社燕何由戀塞鴻。
璚臺人去后,麋鹿自成群。樹濕才經雨,山昏又出云。仙家三疊外,春水一支分。獨坐扁舟客,棹歌時遠聞。
玉雪祠官貂帽低,笑乘飛雁上天梯。寶幡繡重團金粟,鈿合香嚴印紫泥。官饌每供千歲鹿,驛程深聽五更雞。流沙可是河源地,搖首揚鞭更欲西。
朝辭鳳闕五云邊,夕上龍江萬里船。文軌會同瞻日月,關河迢遞入云煙。離家歲久星霜易,報國心存鐵石堅。今夜潮生何處泊,時時翹首望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