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法云寺觀彝老新葺小園
古寺朱扉傍水開,高僧笑語共徘徊。
陰陰曲徑人稀到,一一名花手自栽。
竹筧引泉滋藥壟,風爐篝火試茶杯。
此行自喜非生客,二百年間六世來。
古寺朱扉傍水開,高僧笑語共徘徊。
陰陰曲徑人稀到,一一名花手自栽。
竹筧引泉滋藥壟,風爐篝火試茶杯。
此行自喜非生客,二百年間六世來。
古老的寺廟朱紅大門依傍著水流敞開,高僧帶著歡聲笑語與我一同漫步徘徊。那幽深曲折的小徑很少有人來到,一株株名貴的花都由高僧親手栽培。竹制的引水管道引來泉水滋潤藥田,風爐里燃著火來烹茶試飲。我這一趟出游暗自欣喜并非生客,二百年間家族已經有六代人來過這里。
朱扉:朱紅的大門。
陰陰:形容環境幽深。
竹筧:用竹管做成的引水設施。
藥壟:種植草藥的田壟。
風爐:一種煮茶的爐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前往法云寺游覽,該寺有高僧新葺小園,詩人在游覽過程中感受到了古寺的寧靜和與家族的淵源,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游覽法云寺的經歷與感受。其特點是描繪了古寺園林的清幽之景,展現出閑適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對傳統的珍視。
君齒馀四十,見推十年兄。驚呼昔安在,相逢太晚生。坐語未及盡,風帆忽遐征。愿君懷此都,吾廬始經營。
漢苑春繁鎖縟紗,銀窗嬌小護仙葩。朝云裊裊行清曉,落月娟娟見玉華。湘女漫彈瑤瑟怨,天孫遙憶紫煙槎。使君五馬何軒豁,佇望郊端柘影斜。
綠楊如線草如茵,紫竹肩輿白疊巾。不是為春禁不得,老來心緒最憐春。
曰晉是常。享祀時序。宗廟致敬。禮樂具舉。惟其來祭。普天率土。犧樽既奠。清酤既載。亦有和羹。薦羞斯備。蒸蒸永慕。感時興思。登歌奏舞。神樂其和。祖考來格。佑我邦家。敷天之下。罔不休嘉。肅肅在位。濟濟臣工。四海來格。禮儀有容。鐘鼓振。管弦理。舞開元。歌永始。神胥樂兮。肅肅在位。臣工濟濟。小大咸敬。上下有禮。理管弦。振鼓鐘。舞象德。歌詠功。神胥樂兮。肅肅在位。有來雍雍。穆穆天子。相維辟公。禮有儀。樂有則。舞象功。歌詠德。神胥樂兮。
山川依舊歲華新,又見紛紛拜節人。昨日兒童今皓首,蹉跎羞看故園春。
街聲崇墉隔,畏客陶詩興。枯梅三兩株,僅有枝條剩。斜暉臥竹棚,疊蘚覆石磴。始來覬聯屬,久去歸蹭蹬。萬丈廬山高,苦恨無樓憑。此時坐寬涼,忘卻船如甑。
夜堂月上無人影,小鸚鵡、困酣難醒。正好試金盆,一斛紅泉冷。浴馀借得蟾為鏡,誰愛取、冠兒重整。低髻卸偏荷,茉莉圈成餅。
琴聲絕似松言語,君把松聲盡入琴。天籟最多惟五鬣,微風亦復響蕭森。家貧亦有數瑤琴,兒女能知山水音。況有松聲來萬壑,何人不道似空林。
路寢崔嵬敞九筵,相儀曾識帝心虔。漢家山委無窮瑞,盡屬淵云奏賦年。
晚云藏日下山腰,海氣吹涼片月高。夢覺小樓人不寐,五更風送浙江濤。
一枕初回似轉輪,夢中偷換廿番春。衣冠聊湊新年景,筆硯猶堆隔歲塵。百煉冰霜成鐵漢,萬家燈火奉書神。兒時嬉戲供彈指,眼底平添幾輩人。殘臘痕留幾點霜,披衣出戶起彷徨。破衫青暗春前草,短燭紅消曙后芒。身是裸蟲雕刻苦,年如過客送迎忙。東皇又索鶯花債,準備新詩按日償。臘鼓聲希唱竹枝,此鄉風物費尋思。翠分柏葉冬無改,白到梅花月未知。爆竹聲威驚豎子,桃符面目傲貧兒。閉門猬縮忘寒暑,紀月編年賴有詩。
玉色天然賽渥丹,亭亭并立倚朱欄。正緣不語偏含思,若使能行卻厭看。曉來玉露浥香腮,雪態云裳妙剪裁。不比世情隨冷暖,此花端為老人開。
絮綿葺殘襖,聊以禦嚴霜。辛苦度歲寒,與郎樂春光。
迎侍雖然勝左遷,戀鄉畢竟怕離筵。讀書不合能譏佛,罰向潮州住幾年。
芳事闌珊極。更何堪、幾番風雨,幾番摧抑。似繡園林誰管領,祗恨長幡無力。但一任、封姨狼藉。零落國香無人問,剩浮花、浪蕊爭春色。鵑啼苦,落英積。玉簫聲里流年擲。遍天涯、濛濛飛絮,綠愁紅惻。滄海沈沈碧云暮,夢里難忘故國。問誰侍、東皇案側。陶令門前垂垂柳,折腰支、移傍章臺植。闌干外,月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