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臨川
見客道傍店,添衣江上村。
陂長風浩浩,山遠霧昏昏。
虛日人聲合,兇年菜色繁。
扶衰歸北闕,何以報君恩。
見客道傍店,添衣江上村。
陂長風浩浩,山遠霧昏昏。
虛日人聲合,兇年菜色繁。
扶衰歸北闕,何以報君恩。
在路旁的店鋪遇見行人,在江邊的村落添了衣裳。池塘邊大風浩浩蕩蕩,遠處的山巒霧氣昏沉。空閑時日人聲嘈雜,荒年里百姓面有饑色。我拖著衰老之軀回到朝廷,拿什么來報答君王的恩情呢。
陂:池塘。
虛日:集市日,古時農村集市按一定日子開放,稱虛日。
菜色:指饑民營養(yǎng)不良的臉色。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這里代指朝廷。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描寫的荒年景象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災荒時期,百姓生活困苦。詩人可能在從臨川出發(fā)返回朝廷的途中,目睹百姓的悲慘遭遇,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百姓苦難的關切和對君王的感恩。其突出特點是將旅途見聞與自身情感相結合,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責任感。
冷院虛窗,坐數殘更,短角烏烏。正秋風入幕,扇悲捐篋,白云在望,人喜膏車。習隱金門,藏身人海,不念蒪羹鱸膾乎。今而后,定狂吟縱酒,方屬吾徒。長卿四壁猶虛,笑索米王門一事無。憶青燈十載,但馀瘦影,黃塵百丈,長染輕裾。鳥倦知還,駒過竟逝,報道南山歸敝廬。休留戀,任他年有淚,不灑黃壚。
窮儒志名山,策士競囊智。大云復何心,舒卷非異致。遘遇有至難,忘身任宏濟。堯夫論新法,仁言深可味。愿力空鐵圍,夢中行佛事。接人熙怡顏,注海大悲淚。行有不求諒,言有不盡意。此心無所生,生心唯一是。
圓象無停運,日馭轉西陸。原野多歸人,翩翩共馳逐。念昔居閒曹,未老先納祿。蒙恩列外監(jiān),放浪湖一曲。薄田皆舊畬,敝廬非新卜。白首重見招,英游并華轂。寒松雖復凋,幽蘭豈再馥。宣尼譏患失,伯陽貴止足。時暮復何言,終期返初服。
一夜西風作曉晴,紛然花草斗欣榮。蒼松巧與夭桃并,漫使詩人意不平。
何處消除半日閒,看朱成碧夜扶還。定知此意風塵表,能致吾曹水竹間。孝友門闌佳子弟,承平人物舊湖山。飲多過量成詩緩,酒醒思之亦厚顏。
桴鼓息荒村,袯襫盛南畝。永日省文書,呼客共樽酒。主人出塵姿,宛是靈和柳。行歸帝所游,此地豈淹久。
憶昔花間相見后,只憑纖手,暗拋紅豆。人前不解,巧傳心事,別來依舊,孤負春晝。碧羅衣上蹙金繡,睹對對鴛鴦,空裛淚痕透。想韶顏非久,終是為伊,只恁偷瘦。
庵依兜率寺,小憩俗心灰。竹密暑不到,窗虛風自來。山昏飛鶴下,磬斷定僧回。拂拭殘碑看,年深厚綠苔。
拄杖橫擔得自由,冷云飛雪下南州。殷勤要識廬山面,五老峰前一舉頭。
天末孤鴻疾。想東南、無邊勝概,合留吟屐。海上成連知何許,絕調幾時聞得。念湖海、飄零倦客。跨馬出郊時極目,恨身無、彩鳳雙飛翼。相見也,定何日。江湖滿地多秋色。望中原、青山一發(fā),但馀殘弈。月不圓時花未好,轉眼葉黃云碧。又舊雨、幾番追憶。我是黃須君青兕,更群推、白也詩無敵。風雅事,已陳跡。
眼看平地欲流金,暫借僧園數畝陰。束帶市朝誰刺促,閉門松檜自幽深。客來棋局時招隱,飯罷茶甌快洗心。便靜乞閒吾有味,墻東詩老許同襟。
貞居遠人寰,屋老四山靜。一翁屹靈光,二季亦秀整。曉聞楓林鼓,雨過鄰墻杏。翛然發(fā)孤詠,語盡意方永。
擺脫塵機上釣船,免教榮辱有流年。無系絆,沒愁煎,須信船中有散仙。
□□□□□□□,□□□□□□□。□□□□□□□,□軍不復過前村。
山下溪邊阿母家,春雷初過茗生芽。馬頭睡思濃無那,一椀何妨泛乳花。